山東黃河大橋創造橋梁建設史上的奇跡
2010-5-5 11: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東是黃河入海的省份,由于黃河尾端的河床加寬,淤沙嚴重,也給黃河南北兩岸的交通帶來不便。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黃河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大橋,創造了橋梁建設史上的奇跡。
平陰黃河公路大橋,全長964米,車行道寬9米。主橋為兩組下承式連續鋼桁架,每組3孔,總跨徑304米。引橋北端7孔,南端3孔,為跨徑33米的預應力混凝土工型梁。于1970年12月竣工通車。
曹家圈黃河鐵路大橋,位于濟南西北京滬鐵路線上,全長5698.30米。這座橋的興建,克服了京滬線運輸能力長年不足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于1981年7月最終完工。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是一座新型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斜拉橋,全長2022.8米,其中主橋長488米,引橋長1534.8米,大橋全寬19.5米。當時在世界居第7位,在亞洲則居首位。于1982年7月通車。
東明黃河公路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長聯大跨徑鋼構——連續組合體系梁式橋。大橋位于菏澤市西北,橋全長4142.14米,全寬18.5米。于1993年9月竣工通車。
東營勝利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雙鋼箱式斜拉公路橋”,位于墾利縣城東北側,橋是黃河下游的最后一座橋梁。大橋全長2817.46米,由主橋、南北引橋組成。于1987年10月建成通車。
濱州黃河公路大橋,原名北鎮黃河大橋,全長2931.5米,建成于1972年10月。此橋的建成通車,為連接魯中南北的交通,緩解附近多處渡口的壓力,起了重要作用。
利津黃河大橋,全長1350米,主橋為630米的五跨PC連續雙塔斜拉橋。橋面寬20.80米,為雙向四車道,是全國黃河上主跨最大的橋梁,也是山東省目前設計主跨最大的橋梁。于2001年底通車。
濟南第二黃河公路大橋,位于濟南市西郊大楊莊,全長5750米,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是目前黃河上設計標準最高、建筑規模最大、橋面最寬、橋身最長的公路橋梁。既是國家重點建設中的京福、京瀘高速公路重合路段的一部分,也是山東省“三縱三橫一環”公路主框架“一縱”的一部分。
于1999年7月竣工通車。
濟陽黃河公路大橋,是我國首座四塔單索斜拉橋,是溝通京滬高速、青銀高速等多條國家公路主干線重要的樞紐性工程。橋長1270米,橋面寬21米。于2008年11月建成通車。
京滬高鐵濟南黃河大橋,作為京滬高鐵重點、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跨河主橋采用五跨連續鋼桁柔性拱,有6個主橋墩,這在高速鐵路同類型橋型中堪稱世界第一。2010年4月14日,該橋主橋合龍。
鄄城黃河公路大橋,全橋一共是65跨,主橋部分是13跨,是國內首創的波形鋼腹板橋,其中引橋部分采取的是折線配筋的預應力先張T梁,在國內也是最為先進的一種橋梁技術。目前,該橋還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