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美溢油事故對我國石油運輸的警示

2010-5-30 1:1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馮永鋒 劉慧莉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海上采油與海上石油運輸的生態風險,又一次讓世人高度關注。我國進口石油90%依賴海上運輸,美國漏油事件不得不引起我們對于石油運輸安全的關注。石油泄漏是海洋環境的超級殺手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鄭丙輝: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石油平臺的爆炸泄漏情況現在還未得到完全遏制,原油泄漏的速度遠遠超過美國政府最初的預期,造成的災情比當初預計的要嚴重得多。目前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已經演變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污染大災難。石油公司預測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40億美元,保險公司預測至少造成15億元的賠償。但是,生態方面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不知道美國如何評估生態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石油泄漏被稱為海洋環境的超級殺手。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途徑泄入于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其中以油輪遇難造成的污染最為突出。美國這次石油鉆井平臺上發生的原油泄漏可以算得上美國歷史上的重大生態災難,而且主要由人為因素造成。
    大量的海上石油開采,不停地在制造“最大的生態災難”。多種原因造成的海上石油污染事件
    目前,海上石油開采活動日益頻繁,海上石油運輸也日趨活躍,世界上曾多次發生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的事件,對地區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美國也“制造”過許多次。造成海上石油泄漏污染事件頻發的原因有多種:一是海上航運因素導致海上石油泄漏。主要是船舶與石油設施相互撞擊,包括船與海洋石油設施相撞,或油輪與海洋其他船舶、海洋設施相撞所造成的海上溢油。如1989年3月24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觸礁的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茨”號,造成3.4萬噸原油流入威廉王子灣。二是海上石油開采過程中鉆塔或者油井因爆炸或其他原因沉入海底,造成大量石油泄漏。如1977年挪威北海油田突發爆炸,導致油井保險設施沉入海底,而此次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石油平臺爆炸事故也屬于此類事件。三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海上石油溢油事故。如1974年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兩座石油鉆塔顛覆事故造成的石油溢油事故,起因是由于颶風導致的海底滑坡,進而導致鉆塔顛覆,石油外溢。美國海上溢油對我國石油運輸的警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環境與近海環境研究室原主任趙章元:我國是當今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進口石油的90%通過海上船舶運輸完成,防止船舶溢油污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任務非常艱巨。2009年,我國進口石油達2億噸左右。強大的運輸壓力,對海洋污染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迄今為止,我國從未發生過萬噸以上的特大船舶溢油事故,但特大溢油事故險情不斷,幾千噸的溢油事件發生概率越來越高。發生這樣的事件時,能采用的辦法不外乎燃燒、圍阻、施放消油劑等。
    有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溢油事件發生了,但肇事船只無法應對巨額的賠償,更沒有能力對污染區域進行清理。國際上比較通行的辦法,是建立油污基金,這些基金主要由石油公司出資成立;同時推行海洋污染責任保險,鼓勵石油運輸企業到保險公司投保。但這兩個方面,我國都還在起步階段,建議加快這方面的業務的推進速度。
    自然之友總干事李波:我們看到,石油污染發生后,無論是采用焚燒、圍阻、分散劑、吸附等技術,都會造成次生生態災難,比如用分散劑,就需要投放大量的化學品;焚燒,會污染空氣。無論怎么做,都已經難以補救,因此要先防范風險。
    鄭丙輝:正常的石油開采業也會造成部分石油以及油氣泄漏,會對開采平臺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泄漏的油氣還會污染石油平臺周圍的大氣環境。如果石油平臺處于洋流區,泄漏的石油還會隨著海流漂移到其他海域。因此,海域石油開采應該綜合權衡各種環境因素,確保安全生產,嚴防石油泄漏事故發生,減輕對石油平臺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海上石油開采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從管理政策上,要進一步完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提高海域油氣開采的環境管理能力,對于正常生產排放的油氣也應該實施嚴格的總量控制管理。(根據相關文章整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