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存在繼續下行壓力
2010-5-30 0: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螺紋鋼期貨自四月中旬見頂之后,連續五周下挫,且跌勢愈來愈猛。究其原因,一是鋼市基本面脆弱,二是受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與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共振可能引發全球經濟二次探底風險的影響。并且未來這兩方面的壓力仍難言樂觀,國內鋼市運行面臨系統性風險。筆者認為近期鋼價仍有每噸200~300元左右的下跌空間,甚至有下穿鋼廠成本線的可能。
國內樓市調控力度空前,恢復需較長時間
我們認為本次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并非簡單打壓房價那么簡單,而是有著更為深刻的政策意圖。政府有借房地產市場調控為當前火熱的投資浪潮降溫,進而實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與優化,以降低經濟運行系統性風險的考慮。如果此判斷成立,那么房地產市場在受重挫之后恢復元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意味著作為鋼材需求最大的行業,房地產對鋼價的帶動作用將明顯弱化。2009年國內鋼廠之所以大幅擴張產能,對未來需求強勁的預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今在政府宏觀經濟調控之下,這種預期正在弱化,甚至消失。這必將對鋼廠造成極大的減產壓力。在鋼價上漲期,雖然國家一再呼吁鋼廠減產、限產,但得不到鋼廠的有力回應,鋼廠不愿選擇主動性減產。如今在鋼價加速下跌的市場壓力之下,鋼廠只能選擇被動性減產,承受盲目擴張產能帶來的后果。
需求弱化,供需矛盾壓力增大
在需求弱化的情況下,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從國內鋼鐵產能來看,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1~4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21386.5萬噸、20222.5萬噸和25442.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4%、22.2%和29.3%。其中,4月份我國粗鋼、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184.7萬噸和230.4萬噸,環比分別增長4.2%和4.6%,均創下歷史新高。這顯示,日益過剩的產能逐步轉化成超額的市場資源供給,但供給并未被需求部門有效吸納,部分過剩資源轉化成日益高企的國內社會庫存。
據統計,截至5月14日,國內14個主要城市線材庫存總量為117.69萬噸,較上周末增加2.71萬噸;螺紋鋼庫存總量為444.37萬噸,較上周末明顯增加7.85萬噸。建筑鋼材社會庫存連續三周上揚,在前期需求帶動下出現的庫存下降周期出現逆轉,去庫存化進程受阻。且在鋼價下跌過程中,終端需求方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故庫存仍面臨進一步走高的風險。
歐元區主權債務蘊藏危機,中國經濟面臨雙重風險
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月初曾造成全球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道瓊斯工業指數更是出現盤中急挫1000余點的不可解釋性異動。在希臘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被看作歐元鏈條上新的薄弱環節。這也使歐盟難以采取單一救助策略,歐盟最終不得不與IMF攜手達成一項總值達7500億歐元綜合性解決方案。救助計劃出爐后一周,在短暫的緩和后,金融市場擔憂又起,全球股市普跌,美元指數與金價齊漲,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再度升溫。上周五,歐元跌至雷曼兄弟倒閉以來的最低點。這顯示,雖然歐盟采取的這些措施在短期內緩解了歐元區主權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但該計劃同時也增加了整個歐元區的負債,進而會損害歐洲剛剛出現的復蘇苗頭。
希臘、西班牙等國家未來不得不面臨痛苦抉擇,減少政府赤字,削減勞工工資與社會福利,這將導致歐元區國家本來并不強勁的復蘇勢頭有進一步減弱的可能性,并且失業率可能因此增加,政治風險相應增大。未來歐盟經濟發展之路仍充滿坎坷。
對中國來說,形勢也不樂觀,人民幣相對歐元的升值使得中國對歐出口競爭力下降,加上目前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傳統經濟增長中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可能遭到極大的削弱,這將迫使中國進行國際貿易政策的調整,由之前的出口替代戰略轉向內需拉動為主的新的發展模式。在此過程中,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勢不可免。
綜上所述,國內房地產調控是近期鋼價走低的導火索及鋼價一路下瀉的主要推動力,并且房地產調控可能暗含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政策意圖。國際上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不斷發酵,與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遙相呼應,加大了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這將對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并且也構成2010年國內鋼市運行的系統性風險。在此背景下,國內鋼價面臨著極大的下行壓力,我們判斷鋼價后市仍有每噸200~300元的下跌空間,鋼價企穩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