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貿老板之死與行業生態調查

2010-5-30 0: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5月18日下午,上海迎來了一場難得的小雨,淋濕了連日的悶熱。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鋼領·上海國際鋼鐵服務中心(下述簡稱“鋼領”)一棟棟銀白色的商務摟比鄰高聳,來來往往的行人神色像往常一樣平靜。這里是上海寶山區最大的鋼鐵物流產業園,聚集了近千家鋼貿企業。
    而就在兩天前,在這里入駐的一家企業卻因為老板的死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5月16日是星期天,當園區內大多數人放假休息時,這家企業的老板卻在辦公室內突然自殺,這引發了圈內人士的種種猜測與討論。
    此時,鋼價已連續一個月大跌,作為受鋼價下挫影響最大的群體——鋼貿老板的日子一下子變得艱難。自殺事件發生后,圈內流傳著諸多版本的傳說,皆與此輪行情有關。不過,細究之下,這些說法模棱兩可,有的甚至互相矛盾。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這位老板自殺的真相與此前的傳言大相徑庭。迷霧與流言背后,鋼貿老板的生存狀況究竟是怎樣的,這個行業正在經歷著何種發展與變遷?
被扭曲的真相
    5月18日下午,在知情人士的帶領下,本報記者來到了位于鋼領11號樓的事發公司門前。此時,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大門已經緊鎖,透過玻璃門向里看,公司書架、辦公桌上的用品皆已被收拾一空,僅門前地上還散落著幾張報紙,顯示出員工撤退時的匆忙與驚慌。從現場來看,這曾是一家中小規模的鋼鐵貿易公司。
    門前樓道的長廊寂寥悠長,昏黃的燈光將倒影拖得細長,長時間內未有人通過。與這里的冷寂形成很大反差的是,位于長廊另一頭的一家鋼貿公司內,人來人往,電話鈴聲不時響起。很難想像這里也曾有過那樣的喧囂與繁華。
    此事在鋼貿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甚至有人開始在QQ群熱炒,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不乏包括:25歲,董事長,因鋼材電子盤操作失誤,虧損2億,自殺。事實證明這是訛傳。
    一位熟知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規則的業內人士透露,“按照電子盤1:5的杠桿規則,結合大多鋼貿企業的實力,即使投入2000萬,虧損也不至于超過1個億。”
    事實撲朔迷離,傳言與大跌相互交叉。5月17日,螺紋鋼、熱卷電子盤價格幾至跌停,跌勢連續多日。業內有人稱,不排除做空者借機炒作的可能。
    記者通過廣泛走訪事發當日目擊者、知情人士及鋼領市場管理部門得到了與傳言完全不同的結果:死者今年50多歲,生意經營確實出現資金問題,“不過其時常患有憂郁癥,曾開車撞死過人,心事很重。”一位知情人士描述,死者生前曾多次有輕生念頭,處于家人的嚴密監控中,然而5月16日星期天,他突然說要去公司看看,家人預感到不妙。20分鐘趕到后,便發生了令人惋惜的結果。
    由此,可知這位老板并非單純因為生意問題而自殺。與大多數同行老板的健談、豪爽善交際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當事人可謂是一個“非典型”的鋼貿老板。自閉、憂郁、朋友較少,但在他身上發生的種種挫折與遭遇卻是這個行業所共有的。
    據知情者介紹,這家主營螺紋鋼,線材等產品的鋼鐵貿易企業,在江蘇、重慶、成都、廣州等地設有分公司,先后被福建省上海商會、上海工商聯等單位評為先進企業。可見這位老板做大做強企業的信念是強烈的,業績也很突出。不過,近年來鋼鐵行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風險帶來的沖擊顯而易見,許多老板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
    鋼領市場管理處和一位鋼貿人士均向記者證實,因經營虧損欠了銀行不少錢,這位老板曾向市場管理處提出物業費推遲三年上交的請求。不過,在這個行情波動已經成為常態的行業里,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他是最早入住“鋼領”這一現代化綜合性服務中心的商戶之一,可見其在努力適應這個行業發生的變化,試圖嘗試新的運作。近年來,鋼材的金融屬性大大提高,他還嘗試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去規避風險,卻在這次電子盤的行情波動中損失巨大;他也曾嘗試轉型,延伸到下游行業。據悉,他還在長沙涉足房地產開發,卻因政策調控折戟損兵。
    5月16日,他的種種嘗試與探索一下終止了……
    這位“非典型”鋼貿老板的離去雖然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案例,但在事件背后顯示的是,在行業變革轉型過程中,行業經營者內心壓力的沉重及一個草根企業轉型中遇到的種種挫折與不適。
困惑與郁悶并存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這句名言,此時用在全國20余萬鋼貿老板這一龐大的群體身上,尤顯恰當。
    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已行至半途,鋼材貿易的發展空間仍然潛力巨大。不過,隨著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自身的發展,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強,短短十年間,行業傳統的經營模式、流通體制已顯疲態。
    十多年間他們中的大多數在價格的風口浪尖摸爬滾打,在行情的波動中博利。有半數以上的企業沒有下游終端用戶,依賴于市場倒手賺錢。
    幾年時間,行情反復,虧損成主題。這讓很多老板臉上寫滿了困惑和失望。
    有著20多年從業經歷的上海萌興經貿有限公司徐智明向本報記者坦言,“有的時候真的很迷茫,心里沒譜,行情的走勢難以把握”,而10年前的行情卻能用“瘋狂”來形容,當時大貨車上拉著還冒著熱氣兒的鋼材滿大街地跑,人們拿著錢排著隊買鋼材。
    如今手頭有貨就能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挫折心態也在悄然變化。原來拿到貨即萬事大吉,而現在拿到貨則如坐針氈。“手中有貨,提心吊膽怕跌價;賣出去一旦漲價,又后悔賣早了”。上海鹿騁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愛國這樣說。
    動蕩起伏的行情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楊愛國越來越覺得自己像“華爾街的操盤手”了。夜里,起來看股市外盤的走勢;第二天上午,看國內股市、期市;每天下午三點半以后,又和其他老板坐在一起開始聊行情。
    與山西煤老板入則豪華酒店,出則悍馬明星隨行不同,這些鋼老板們大多低調而沉默,盡管不少身價過千萬甚至上億。他們深知賺錢不易,內心壓力巨大。因為這輪行情他們可能一個月賺一輛寶馬,而下輪行情波動中他們卻也可能資金鏈斷裂賠上身家性命。
    尤其是鋼材的金融屬性日益凸顯,大多數老板已經參與期貨和電子盤交易,即使價格上揚時也并不能掩蓋大多數老板的虧損現狀和內心的困惑。
    鋼領市場管理處一位人士說,在鋼貿這個行情波動無常、資金密集的行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說行情莫測是鋼老板面臨的外部風險,那么與鋼廠博弈,卻長期被鋼廠牽著鼻子走則是他們無法掙脫的體制之痛。鋼價漲了,鋼廠去自銷了,他們常常拿不到貨;鋼價跌了,拿貨就得虧本,但卻不得不拿,若不拿貨,就會被鋼廠取消代理資格。在生產主導流通的銷售體制中,生產企業往往會把風險轉嫁給他們。“行情好,你想吃,他不給你吃他自己留著吃;行情不好,你不想吃,硬塞給你吃。”
    以往單純從鋼廠拿貨賺差價的模式已經難以維持了。
只嘆江湖幾人回
    面對風雨突變的經營環境,如何成功轉型是擺在每個鋼貿老板面前的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在競爭越發殘酷的行業生態圈,是堅守還是轉型?行業發展已經越來越急迫得需要這些鋼貿老板用行動做出選擇。
    盡管心懷出局者良多,不過,徐智明說,一旦上岸便無回頭之路了,這個行業再難做,畢竟已經做熟悉了,進入其他行業沒有三年的時間根本就不知道水有多深。
    他的一個朋友此前曾進軍其他領域,由于把握不準一步步追加投資,可到最后投資了七八十萬元卻生產出一堆半成品。
    探索的失敗使更多貿易商認識到,圍繞鋼貿主業進行轉型勝算似乎更大。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鋼鐵貿易商會秘書長李強告訴本報記者說,行業企業轉型不外乎出現自然淘汰出局,圍繞鋼貿主業進行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利用鋼貿這一融資平臺進行資本運作這三種狀態。
    雖然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有挫敗與不適,但這是這個行業發展所必然要經歷的陣痛。
    十年間,鋼貿老板們始終風雨兼程,但歷史的車輪沒有給他們片刻休息的時間,不知不覺中他們已被帶到了新的起點上。“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當鋼貿企業在行業變革的大潮裹挾下被迫踏上轉型的道路時,李白的這首詩歌不知唱出了多少鋼貿老板此時內心的慨嘆!
    原想過離開這紛爭的、險惡的江湖,到最后發現還是扭不過強悍的命運。嘆只嘆韶華易逝,歲月催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