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解讀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2010-5-29 0: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建設瓊北區域一體化 
  《綱要》提出,打造以海口為中心的瓊北都市經濟圈(包括文昌、澄邁、定安等市縣)。以資源整合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堅持同城理念,突破體制整縛,統籌規劃建設,實施跨區聯合開發,形成資源優勢互補、產業分工協作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具體有東部的海口-文昌旅游產業鏈,西部的海口-澄邁新型工業產業鏈,南部的海口-定安都市農業產業鏈。
  在用地布局上,北部地區堅持集聚發展,南部地區注重優化控制,生態空間強化重點保護。功能區劃及產業按照“一區、兩翼、三帶”的功能區劃布局。“一區”即中心城區,“兩翼”指江東組團和長流組團,“三帶”指濱海濱江旅游產業帶、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帶、熱帶現代農業產業帶。
  加快城市化進程
  《綱要》提出,2015年前完成鎮海村、博義村、夏瑤村、下洋村等28個舊城改造項目,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舊城改造項目。高品質開發金沙灣、長流新區、新埠島、美麗沙、大英山、江東新區等城市新區。
  推進特色中心鎮建設,以10個中心鎮為重要節點,形成海文高速、海榆東線、東線高速、海榆中線、海榆西線5條呈放射狀的小城鎮發展軸。
  實施城市旅游化改造。加快公廁擴建、中外文信息系統等旅游服務設施改造;加快城市交通改造與生活空間改造。
  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到2020年,基本形成水陸空并舉、大中小配套、多線連島外、島內大暢通的現代交通網絡;2015年實現網絡辦公全覆蓋;2020年建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建成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
  ■全力推進旅游物流會展
  ■制造業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建設農產品交易中心
  建設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
  《綱要》提出,海口要建成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
  旅游業重點發展八大旅游產品:以戶外運動、康體養生、醫療保健為主的健康旅游產品;商務會展旅游產品;以游艇度假、郵輪度假、時尚購物、濱海度假為重點的時尚休閑旅游產品;依托海口騎樓老街、五公祠等的文化旅游產品;以農家樂、漁家樂等為重點的鄉村旅游產品;以南渡江生態走廊等區域為重點的生態旅游產品;以海南島歡樂節、海口軍坡節和換花節等為重點的節慶賽事旅游產品;以房車、自駕車、自行車等為重點的自助旅游產品。建設六大主題公園:海洋文化主題公園、東寨港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海口影視體驗主題公園、海口火山群國家地質主題公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海南玉龍泉火山國家森林公園。
  物流業重點建設4個口岸性物流園區:美蘭臨空物流園區、新海物流園區、馬村港物流園區、海口綜合保稅區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區。此外,將培育一批特色物流批發配送中心,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商貿與商務會展業重點打造購物天堂;發展商務會展經濟,以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為依托,打造國際知名的商務會展城市。
  體育與康體保健業主打高爾夫、游艇兩大品牌,努力把海口建成世界著名、國內領先的高爾夫國際賽事基地、休閑旅游基地和教育培訓基地;規劃建設馬村港游艇下水碼頭和維修保養服務基地,到2015年建成1000個游艇泊位,海口游艇聚集區初見規模。
  此外,文化與休閑娛樂業主打本土特色品牌;大力發展金融保險與中介服務業和房地產業。
  海陸空工具都有“海口造”
  《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市擁有一批產值過百億元的大企業,形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壯大汽車制造、機電、化工化纖、醫藥、食品飲料、熱帶農副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新能源、電動汽車、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以及游艇、高爾夫用具、輕型水上飛機、潛水設備、房車、旅游醫療救護等旅游制造業。
  成為國內重要的菜籃子
  《綱要》提出,加大農產品營銷力度,促進產銷地對接、農超對接,暢通南菜北運綠色通道,使海口成為國內重要的菜籃子,到2020年建成生態循環農業基地20萬畝。
  積極推進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交易市場建設,建成全省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以云龍農產品加工產業示范園項目為重點,建設熱帶農產品深加工基地。
  打造綠色低碳城市
  ■鼓勵開發生態小區
  ■發展新能源汽車
  ■清潔能源服務生活
  ■推廣應用低碳產品
  我市鼓勵開發以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為載體的科技房地產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提高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標準。實施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融資、土地等優惠政策。
  今后,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沼氣等清潔能源都有望大規模服務市民的日常生活;加上蓄能、變頻、潔凈煤、新能源汽車、節能燈等低碳技術及產品的推廣應用,我們的生活將充滿低碳的氛圍。到2015年,各類公共建筑和12層以下民用住宅都將用上太陽能熱水系統,靠太陽能和風能點亮的路燈則成為司空見慣。(記者 黎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