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將步入快速整合并購期
2010-5-27 16: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2009年冬天快遞業的“漲價風波”和2010年初民營快遞企業DDS(深圳東道物流公司)的轟然倒閉,某專業研究機構2月22日發布研究認為,由于國內快遞業服務質量差、核心競爭力低的局面,運用并購手段推動快遞業整合重組將成為快遞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達到5000余家,全行業從業人員23.1萬人。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8.6億件,同比增長2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79億元,同比增長17.3%。
而CNNIS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則進一步說明了國內快遞發展所具有的潛力。2009年上半年,全國網絡購物消費金額總計1195.2億元,由于網絡購物特別是C2C交易通常選擇第三方快遞企業進行商品配送,因此網絡購物為快遞業提供了充足的業務來源。與國內最大C2C交易平臺淘寶網合作密切的圓通、申通等快遞企業,其六成以上的業務量都來自網購交易。快遞企業下一步除采取加盟、自建操作點等方式開拓市場外,利用收購、兼并現有快遞企業可以快速擴大市場規模。
雖然新《郵政法》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但《郵政法》并沒有對“外商”概念進行詳細規定,這使得外資快遞企業對該市場仍充滿遐想。通過收購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快遞企業,從而“迂回”進入國內快遞市場或將是外資快遞企業的現實選擇。
目前,快遞業中大型民營企業如順豐速運、申通快遞等業務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在中小線城市網絡較為薄弱。隨著一線城市競爭加劇及中小城市快遞需求增長,向中小城市擴張成為大型快遞企業的必然選擇。而中小城市快遞市場目前主要被當地小型快遞企業占據,這些小型企業在本地市場通常具有較廣泛的配送網絡,但資本實力有限,在行業政策影響調整下面臨出局危險。此時,大型民營快遞企業收購這些小型快遞企業,不僅可以完善大型民營快遞企業的網絡體系,也將使小型快遞企業獲得資金及技術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