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謹防物流風險:快遞業代收款服務無監管

2010-5-27 12: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在,幾乎所有的民營快遞企業都在打聽有關代收貨款業務的通知或者監管措施。競爭越來越激烈,代收貨款成為維系企業生存發展之關鍵。   監管空地
  “代收貨款業務在利潤中占的比例還是很大的,我們很關注接下來可能出臺的相關法規。”近日,某大型民營快遞分公司負責人表示。
  引起該負責人關注的是,4月底國家郵政局在網站上掛出了《關于加強快遞企業代收貨款業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由快遞企業總部承擔代收貨款業務的管理責任,要求快遞企業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資金返還以及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防范經營風險;同時,還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建立代收貨款業務的信息定期上報制度。
  代收貨款業務是快遞企業業務多元化的一種。為了方便寄件人和收件人,快遞公司在派送賣方商品時,可以同時代賣方收取買方貨款,隨后返還給賣方。按照常規,快遞公司提供代收貨款服務會收取3‰到5‰的手續費。
  據了解,這一業務在國際快遞行業中開展甚廣,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民營快遞公司也開展了該項業務。
  然而,各部門對于這項業務的監管卻是一直處于真空狀態。目前,只有國家郵政局頒布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二章第六條第五款提及到“應當以自營方式提供代收貨款服務”。
  在這樣的真空之下,一片灰色地帶順勢而生。“挪用代收貨款的現象在業內可以說是很普遍的。當然,大部分時間很多公司很幸運,可以及時把漏洞補上,但不是每家公司能夠一直走運。”上述快遞分公司負責人透露。
  今年年初,先后有DDS和深圳豐達因代收貨款的不規范操作而激發隱患。深圳豐達速遞公司爆出其分公司負責人攜款夜逃,卷走分公司上百萬元代收貨款。DDS則因為在運營中將代收貨款挪作他用,最后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民營快遞在代收貨款業務上的操作目前存在很大不規范。可以說這是一個還很自由的領域,當然,也有人把這說成是不規范、缺乏監管。”談及代收貨款業務,上述人士如此表示,“通常情況下,大一點的網點一周積累下來的代收貨款會有幾十萬,一般在5、6天之內返還給客戶,但總體說來,結算時間并不固定。”
  據記者了解,現在快遞行業里結算代收貨款都是先由加盟網點與總公司結算,絕大多數的代收貨款通過網點返還給寄件客戶。而這些加盟網點,盡管也是使用總公司的招牌,但大多是獨立運營,自負盈虧,有些甚至都沒有取得快遞業執照,其代收的貨款往往處于無監管狀態。
  融資出路
  民營快遞公司挪用代收貨款現象直接地反映了該行業企業在擴張中資金瓶頸難以得到解決的問題,代收貨款這一增值服務成為了非常態的融資手段。
  據了解,在民營快遞企業中,目前代收貨款幾乎已經與主營業務占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其主要利潤來源。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快遞業代收貨款7000萬筆,涉及資金400億元。
  而目前,外資快遞企業加速挺進國內市場,眾多民營企業降價拉客戶成為主要銷售手段,快遞業務本身皆處于微利或無利狀態。
  “代收貨款對我們來說不僅是業務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會帶來可觀的現金流。接下來可能出臺的相關法規,直接關系眾多中小型快遞企業的生死存亡。”上述人士表示。
  國家郵政局網站信息顯示,國家郵政局正在與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進行商議,具體的法律規定可能將于明年年初出臺。
  上述人士認為,快遞業本身就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擴張網點需要大量資金。然而,目前國內銀行兩種授信模式都不適用于快遞企業。快遞業的經營設施以租賃為主,主要價值在于品牌和網絡,但是這對于看重抵押物和企業規模的銀行來說根本沒有吸引力。
  在強大的資金壓力下,民營快遞企業集體選擇風險投資。據上述快遞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除了順豐等規模較大的幾家民營快遞,其他公司幾乎都在尋找金主。
  5月10日,天天快遞成功售出60%股份與海航集團。此前,剛剛成立一年的星晨急便也接受了阿里巴巴的入股。另有消息稱,申通快遞也正在引進復星等機構投資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