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起飛 云南最大“旱碼頭”為何被“拋棄”?
2010-5-24 23: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捕捉昆明“起飛”瞬間
兩年的時間,昆明就從頭到腳換了個新
三年任務一年完成的二環高架讓昆明上班遲到人數直線下降;盼了十幾年的地鐵井噴式施工使云南最大的旱碼頭陷入一場史無前例的“混亂”;昆明336個城中村在一場場紛亂中默默地選擇了告別;在朝著商貿旅游城市挺進近10年后突然轉身奔向工業化的懷抱;于規劃和建設中進出云南的高鐵讓昆明轉瞬從交通節點成了樞紐……
在今年“兩會”上,即將出臺的“西部大開發新10年規劃”成為熱議的話題,中國西部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在過去的十年,昆明的發展即使在西部也被甩在了后面,這次昆明不再等待,選擇了“笨鳥先飛”。
2010年,仇和說,昆明要工業強市,實現三年倍增六年跨越,“城市面貌變了,環境好了,招商引資才更有可能。”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前兩年天翻地覆的真實邏輯。
昆明為這次起飛做了什么準備?她將飛向何處?
在一個還算恰當的時候,我們以“產業發展”為一個適當的標本,在昆明14個區(市、縣)中展開了針孔般的窺察,只為捕捉昆明“起飛”的瞬間。
5月13日中午12時40分,搬運工李樹貴坐在路邊陰涼處,神情緊張,不停地探頭望向昆明東部涼亭貨場,今天再接不到活,就三天“沒開張”了。
不遠處,云南省供銷社儲運公司涼亭分公司經理楊建軍正在和公司員工探討公司的出路,討論會場顯得有些沉悶,楊建軍這個公司的靈魂人物眉頭緊鎖,表情凝重。
這種情緒如電流般迅速躥遍涼亭——這個被稱為云南最大的旱碼頭。
3天前,為緩解地鐵施工對交通帶來的影響,昆明市交警支隊召開了貨車交通調整措施聽證會。17位聽證代表中,16位經過討論后一致贊成貨車改為夜間通行。
“這相當于給我們判了個‘死緩’。”楊建軍認為昆明交通一旦按聽證結果執行,那么正好處于貨車限行區域中間的涼亭片區的物流業將寸步難行,因為貨車營運時間改變了,可是火車的運行卻無法更改,這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屆時,每年運轉1100多萬噸貨物,從業人員約10萬人的云南最大旱碼頭將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
然而,專家認為,這場混亂遲早都會到來,只是“貨車限行”將時間表提前了。
《昆明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編制組組長劉金鑫分析道,從地域條件和時代背景來看,涼亭近年來競爭力下降是因為處在時間和空間的不利地位。這只是涼亭貨場被“拋棄”的表面原因,而涼亭在這個轉型過程中表現出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卻是有更深層次原因的,那就是涼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更多是得益于區域優勢,但其卻沒有建立起一個具有現代化的物流產業集群,也沒有確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在《規劃》中,這個云南省最大的“旱碼頭”并沒有被規劃。接下來,涼亭貨場的貨運功能將進一步弱化,最終消失,而其編組功能將隨著昆明火車東站改擴建得到巨大的提升。官渡區坐了近半個世紀的物流公鐵聯運的頭把交椅或將易主。
專家認為,官渡區之所以對涼亭貨場遷移如此配合,主要原因是其獲得了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和空港經濟區兩個重大項目,這將直接促使官渡區第三產業迅速提升。
悄然間,楊建軍和公司的200多名員工走到了公司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站在他們旁邊的還有片區內140多家物流企業和在相關物流行業從業的近10萬人。涼亭這個曾經昆明乃至云南最大的旱碼頭,曾經征服了多次災難的貨物“救助站”,曾經光芒四射的物流中心,到現在似乎已黯然失色。
涼亭物流企業的出路
云南省物流協會會長曹榮新說:搬遷是遲早的事情,大家最想去的呈貢和安寧土地資源都極為有限。
東站改造后將取消貨運功能
今年4月,報紙刊登的一條消息在涼亭引發了一陣混亂。報道稱,東站改造后將取消貨運功能,涼亭貨場可能搬遷、分流到王家營西貨場或位于安寧桃花村擬建中的昆明西貨運站。
盡管大多數人心里對東站改造已經有了準備,可是大家都覺得這一切還是來得太快。再過一個月,云南省供銷社儲運公司涼亭分公司與昆明火車東站簽訂的專運線貨運半年期協議就要到期,這也是從1966年該公司擁有火車專運線以來貨運協議時間頭一次從一年降到半年。
“這還算好的。”今年3月,云南新儲物流有限公司昆明公司從東站拿到了70個左右的車皮,這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一半的量,絕大多數時間都處于有貨無車的等待狀態。“昆明東站車皮一直以來都不緊張,但是今年很反常。”該公司的王建昆有點忐忑不安。
而這種情緒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大多數傾家投入到企業里的公司老總們開始坐不住了,為了了解涼亭貨場的搬遷方案,一些企業代表先后到東站、鐵路局和省經貿委詢問過,卻始終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這激怒了當地的物流企業。很快,“堵路”等常見的極端情緒一度在企業之間達成共識,為了避免這場混亂,云南省物流協會出面召集涼亭片區所有企業負責人商討出路,順便安撫大家的不滿情緒。“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云南省物流協會會長曹榮新對云信記者說。
“一旦問題惡化,那我們的正常生活軌跡就被打破。”劉金鑫稱,每年通過涼亭進入云南的大米就有280萬噸,維系大半個昆明的口糧,一旦這里沒法正常運轉,這直接影響到了昆明市民有沒有米下鍋的問題。
“這只是冰山一角,昆明80%以上的生活用品幾乎都從這里中轉。”劉金鑫說,每個“涼亭人”都很清楚,涼亭片區已經不再適應城市擴張和交通升級后的貨物流通的市場需求。
早在兩年前,楊建軍就斷定涼亭貨運功能將被日益擴張的城市蠶食殆盡。然而由于資金短缺和土地難以置換等問題,他眼睜睜地等著公司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這是大多數涼亭物流企業的集體困惑。
曹榮新認為,直到今天,涼亭物流行業依舊是以中小企業組成的企業集群,面對挑戰與變化顯得過于弱小。“時間只需倒退6年,那時的涼亭就是昆明乃至云南物流行業的全部。”然而涼亭卻沒有借助當時無以取代的區域優勢,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物流產業集群。
在過去的幾年里,云南省公路、鐵路得到了飛速發展,大理、玉溪等地的物流行業也依托鐵路和公路得到了快速高效的發展,在昆明市這種變化更為明顯。
隨著滬滇高速鐵路、云貴高速鐵路、昆渝高速鐵路等鐵路的開工建設,昆明從交通節點搖身一變成為了大西南的交通樞紐,為適應這樣的變化,東站的改擴建勢在必行。否則一旦云南在建鐵路投入運行,那么本就吃力的東站將成為云南鐵路的最大瓶頸。
昆明鐵路局宣傳科長蘇惠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東站的改造是為了擴展樞紐——即編組、貨運、發車的能力。據另一名鐵路部門的人員透露,改造后的東站將大幅度地減弱貨運功能,而其編組功能將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翻番。
這意味著,涼亭片區的功能也將發生轉變。退出涼亭成了物流企業的唯一出路,然而在現實中邁出這一步卻無比艱難。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搬遷是遲早的事情。可是大家最想去的呈貢和安寧土地資源都極為有限,即便有適合的土地,高昂的土地成本也讓他們望而卻步。”曹榮新認為除了土地有限之外,涼亭片區物流企業自身實力也是其無法另謀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月10日,為緩解地鐵施工對交通帶來的影響,昆明市交警支隊召開了貨車交通調整措施聽證會。17位聽證代表中,16位經過討論后一致贊成貨車改為夜間通行。當天的聽證會核定載質量1000千克以上的載貨汽車,全天禁止在二環路以內區域道路以及彩云路主道上通行;每天7時至23時不得在彩云路輔道及東三環、白龍路、世博路北二環路、東二環路、南二環路、西二環路等數十條城區道路行駛。
這樣一來,被彩云北路與東二環路和東三環路包圍在中間的涼亭貨場片區的位置顯得尤為尷尬,白天他們將動彈不得。
“這相當于給我們判了個‘死緩’。”楊建軍認為昆明交通一旦按聽證結果執行,那么正好處于貨車限行區域中間的涼亭片區的物流業將寸步難行,因為貨車營運時間改變了,可是火車的運行卻無法更改,這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屆時每年運轉1100多萬噸貨物,從業人員約10萬人的云南最大旱碼頭將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
官渡區城市化的進程
“鐵公機”立體模式將成歷史,以后官渡物流從空中走向世界。
涼亭未來或成住宅區
在6年之前,涼亭還跟城區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之后官渡突然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
那一年9月,官渡經歷了建區以來最大的一次陣痛,為了讓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自主權,官渡區域重新劃定。經開區劃出去后,官渡一盤算,其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四大發展指標都少了一半。當時曾有一些悲觀言論說,要“恢復元氣”至少需要5至7年時間。之后,官渡區提出了“走出城郊型,融入都市圈,在現代新昆明建設中進一步凸顯中心城區的地位”的發展目標。
2005年,被官渡人譽為是現代新官渡“建設元年”。
官渡人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證明了自己,“我們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迎接GMS會議交通環境和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工作。這在當時臟亂差的官渡來說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同年官渡的規劃與定位中,金馬涼亭片區依舊是官渡物流的核心。在官渡交通與人居環境得到大幅度提升時,涼亭也享受到了城市發展帶來的實惠與便捷,同時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在給涼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隱患深深埋下。
2009年3月底,在一次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招商項目推介會中,官渡的涼亭村與昆明市其他9個村在推介會上簽訂了協議項目,涼亭未來將不再是物流中心,這里或將成為交通便捷的住宅區。
這一消息很快在涼亭傳開,從事物流的人員都在紛紛抱怨,“自己的未來就這樣被規劃了。”
同一年,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營業額第一次被重慶分公司超越。這次超越,其云南分公司輸掉的不僅僅是嘉里大通西區“老大”的位置,還有可能搭上嘉里大通西區總部。
“公司進入云南市場十多年,想要開展倉儲業務買不到地,開展國際貨代業務也頗周折。昆明沒有一個專業標準的物流園區,而多是停車場、汽配城級別的駕駛員城。”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經理助理王偉說,這對企業降低物流成本來說有一定難度,畢竟不能在一個地方完成所有手續的辦理就意味著增加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此外,官渡缺乏整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指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布局與運輸節點缺乏有效銜接。“昆明物流并沒有先期規劃,這讓過去的物流基礎設施成為拖累昆明物流發展的‘包袱’。”王偉坦言,現在昆明的物流資源出現了嚴重的浪費,比如倉儲,很多公司以簡單的一層平房就開展倉儲業務,土地資源浪費、租金貴,都讓企業不愿意將倉儲業務外包。
按照目前情況分析,受成本和價格的雙重擠壓,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縮小。“要把推動物流政策的出臺和落實,作為物流行業的頭等大事。”王偉認為,物流行業的政策很難在短時間里落實。
今年年初,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獲得國家批準,這使得重慶的產業集聚效應和物流樞紐核心的優勢更加凸顯。王偉感慨說,因為重慶的種種優勢,嘉里大通西區的總部有可能從昆明搬遷到重慶。“雖然昆明制訂了‘十二五’現代物流規劃,但是還沒有開始實施,這與已經具備了種種物流便利條件和最低貿易成本的重慶相比確實遜色不少。”
2009年12月20日,昆明物流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一刻。
經過長時間的點評論證,昆明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通過了來自國家發改委等機構7位專家領導的驗收評審。據悉,“十二五”期間,昆明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把昆明打造成為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的重要節點,建設成為國際陸港和區域國際物流樞紐城市;構筑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將昆明建設成為帶動云南省,輻射大西南,連接東、中、西部,面向東南亞、南亞、西亞、南歐、非洲的國際陸港,用20年左右的時間,在基本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昆明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國際區域物流樞紐城市。
《昆明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將昆明物流資源進行了重新的分配與組合,共設立了嵩明保稅港區、安寧南亞國際陸港、晉寧東南亞國際陸港、國際空港物流基地、呈貢鐵路集裝箱物流基地5大物流基地。其中,至今仍占據昆明物流半壁江山的金馬涼亭片區被除名在外,官渡物流曾經的“鐵公機”立體模式將成歷史,以后官渡物流只能從空中走向世界。
隨著《規劃》的明朗化,整個官渡也將重心移向“空中”。
王副局長告訴記者,戰略上,官渡將成為中國西南面向世界的空港門戶;區域上為云南連接內地與東南亞、南亞的陸港核心;產業方面,為臨空型都市經濟產業發展區。
“我們主要的戰略是都市立區,空港興區,工業強區。”王副局長稱,在都市發展方面,將加快推進空港新城和南部新城建設,擴大都市發展空間,推進城市化進程,并利用空港,服務空港。
以港興區方面,將重點圍繞航空港發展“短、小、輕、薄”的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物流、航空配套服務業、總部經濟、旅游休閑等臨空產業,帶動全區產業結構升級,把空港開發區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集物流、科技、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型園區。
螺螄灣的升級模式
涼亭物流企業遇到的問題與老螺螄灣是一樣的,改造升級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企業希望像螺螄灣一樣好運
依舊肆虐的旱情,讓普通貨物流通變得異常通暢。往年此時,鮮花與蔬菜等鮮貨占據了80%的航空貨柜,普通貨物空運通常要積壓上一個星期,如今一切都在悄然變化。
“這種反常的現象還將持續。”云南省空港物流的一位負責人稱。
往年此時,五一小長假將會掀起第二波空港貨物流通的高峰,五一之后,時鮮野生菌將保持空港貨物的流量。“今年的旱情對鮮花的影響都那么巨大,更何況是野生菌了。所以空港物流還將繼續受到旱情的影響。”
如今云南空港物流每天的貨物流量依舊保持在400噸左右,普貨積壓的情況也得到了較大改善。
王偉認為,隨著昆明新機場在2011年的建成使用,昆明機場的貨運能力也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接下來考慮的就是有沒有那么多貨的問題。
這也是空港物流目前所擔心的事情。“云南除了花卉,沒有像電子產業一樣對航空運輸依賴性強的產業,由于花卉受到土地及物流配送等影響,產量已基本固定,不可能再有較大的增長。在沒有新的產業發展起來之前,昆明的航空貨運量難以得到大幅度的增長,這需要昆明加大對高新產業的扶持力度。”云南空港物流張副總分析道。
在涼亭貨運功能逐漸被弱化,空港物流的貨物總量難以在短時間增加的情況下,尋找新的第三產業支柱對于官渡來說至關重要。
2009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6.05億元,增長14.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53億元。商貿物流、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星耀、城投總部基地、世紀城購物中心、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相繼投入使用,專業市場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提升。
2009年12月16日,在一場紛擾的混亂之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在近10萬人次的見證下正式營業。專家認為,這是因為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發展思路與整個云南省的發展戰略相吻合。這讓其獲得了更大的政策空間,突然間螺螄灣就扮演了大西南外向型經濟的新引擎角色,這是云南尋找等待了很多年向南的領頭羊。
相比最初紛紛襲來的質疑與爭論,現在螺螄灣正用實際行動獲得市場和投資者的肯定。今年4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權威發布“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總評榜——2010年第一季度昆明樓市銷售排行榜”監測數據顯示,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一期成為昆明地區的最大贏家,該項目分別以75995萬元、104687.98平方米和2230套的優勢占據商品住宅銷售金額、銷售面積和套數排行榜榜首。
螺螄灣的產業發展戰略在搬遷之前就已經“被規劃”了。2009年12月28日,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空港經濟區加工基地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占地323.86公頃,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工期3年半,建成后可帶動20萬人就業。“昆明目前的貿易形式還是以代銷為主,但是這樣的發展模式是沒有生命力的,如果再有一個大型的商貿城起來,很容易就會被比下去。所以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很重要。”開發承建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云南中豪置業董事長劉衛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據了解,二期在年底完成投入使用,并在空港、呈貢開工建設小商品加工基地。
螺螄灣的鳳凰涅槃讓涼亭片區的楊建軍們看到希望。楊建軍、曹榮新都認為如今涼亭遇到的問題與老螺螄灣是一樣的,改造升級成為了大家的共識,而楊建軍們等待的是政府的一個態度和政策。無奈的是政府更多時候扮演的只是一個協調者,最終決定涼亭物流未來的是市場,他們希望能有和螺螄灣一樣的好運。
5月13日下午4時16分,李樹貴依舊沒有找到活計,他騎上陳舊的自行車向彩云北路努力駛去,沒有人知道他還能不能繼續堅持,因為這里的人都在為尋找新的出路奮斗著……(記者湯驥吳曉琛實習生張信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