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武裝采購
2010-5-24 0: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研究員 楊延齡
一輪又一輪的鐵礦石談判,將鋼廠采購問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引發全社會持久關注,這是行業及鋼廠本身始料不及的。在供求雙方出招接招、見招拆招的博弈中,鋼廠采購部門能否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博弈中掌握藝術技巧與謀略,特別是國際貿易方式規則及求勝之道的研習掌握,凸顯重要。
長期以來,鋼廠采購部門所面對的內貿采購環境相對寬松,甚至有些資源長期供大于求。豎起采購旗,不愁應聲人。因而,鋼廠采購較長時期處于談判優勢地位,似乎新的貿易知識方法無用武之地。然而,面對國際礦山巨頭咄咄逼人的攻勢,賣方市場的形成以及“長協礦”的壽終,季度定價、指數定價、掉期交易等等尚顯陌生名詞與內容的花樣翻新,視而不見顯然不行,即便招架也得拿出充分理由,而理由來源于對其洞察與掌握。
鄧小平強調“不能把市場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衍生出多種方法手段及工具,不少方法是人類在資源配置中所共有的文明成果,而不是所謂投機者的專利,而投機行為又是與市場相生相伴、如影隨形的不能因噎廢食,如何減少過度投機成分乃是規則制定完善與否。
獲取相對短缺的鐵礦石,是資源占有的一部分,也是企業生存的要素之一。既然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作為資源獲取環節的采購部門自然首當其沖,如何做到資源長期穩定獲取,用什么方式獲取,用什么工具方法使其保值增值,學問大焉。
僅依賴目前國內貿易傳統采購模式去面對全球范圍花樣繁多的采購市場顯然力不從心,勝券難握。何況在資源獲取中考量評估、風險控制、參股合資、并購整合、法律法規、談判藝術、應急處理、策略制定等等都需要用學習來武裝頭腦。因為我們的鋼廠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及產品質量正與時代與世界同步接軌,而管理水平,特別是供應管理和技術水平若仍抱殘守缺、不思進取,顯然短板猶存。
打鐵還須本身硬。鋼廠需要有現代管理技能與知識武裝起來的采購隊伍,也有必要像聘請企業法律顧問那樣聘請采購專業顧問或機構,帶出自己隊伍與人才,在更大范圍的市場商戰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解招。否則,失利的后面可能還是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