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4年投入500億建設大交通
2010-5-20 1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開元東路、芙蓉南路、金洲大道、長湘公路,這四條連接出城口的主干道如同彩練,向星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飄逸而出,輻射周邊區域。而在城區內,從今年開始,汽車西站、黎托站、北站、燕坡站、關口站、白馬橋站將全面實施新(改)建工程,總投資將高達20億元,有望3年內實現客運服務設施的全面升級。“內外兼修”中,一個通暢的交通環境在星城日臻完善。
建設 4年投資已超過500億元
“2001年,長沙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公路;2005年,全市實現了鄉鄉通油(水泥)路;2006年,實現省城至(縣)市鄉鎮‘一小時交通圈’。目前,長沙已成為全國第一批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市政府副巡視員、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立湘對近年長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數家珍,“2007年至2009年,市交通局規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350億元,加上今年計劃投入的160億元,長沙4年內在交通基礎設施硬件方面的投入已超過500億元。”
放眼長沙,京港澳、長永、長常、臨長、繞城、機場、長潭西線等高速公路交會于此,形成了以長沙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網;武廣高鐵在城東呼嘯而過;零換乘方式方便著南來北往的旅客進出長沙。地鐵2號線已開工建設,東連高鐵站,西接大河西交通樞紐站西客站。一個立體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城市交通日新月異,而農村公路建設成就也有目共睹。無論是在東邊瀏陽大圍山深處,還是西邊寧鄉黃材水庫庫區內,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上不時有班線車準點開過,直達縣城、省城。
據悉,全市已開通道路客運班線886條,其中跨省長途客運班線142條,市際班線299條,縣際班線270條,區內班線175條,道路客運網絡輻射全國22個省、直轄市,覆蓋全省87個縣級城市及部分鄉(鎮)。
監管 3年查處違規車輛6萬多臺
續建的快上,必建的先上,該建的趕上,長沙交通基礎設施在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中實現著“痛則不通”到“通則不痛”的轉變。陳立湘認為,不建設不行,只建設不監管更不行。只有建管并重,交通基礎設施才能更好地確保暢通,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基礎與先行作用。
據悉,近3年來,市交通局出動執法人員114853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9052臺次,查處各類違規運營車輛64654臺次,扣留證照5127本,確保市場有序運營。同時,加強站內管理,派駐執法人員下駐車站,督促各大汽車站嚴格執行“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管理規定,保證了各大車站全面實現“車進站、人歸點”。
除平時加大監管力度外,我們主要集中力量對重點階段、重點市場、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嚴抓共管,嚴打‘黑車、黑點、黑線’。”市交通局運管處處長張曉告訴記者,從今年年初開始,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監察局三方聯手,為期一年的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到本月上旬,暫扣各類違規運營車輛295臺,牌證490多本。
效益 企業收入逆“經濟寒流”年增25%
人便其行,物暢其流。大建設、大監管帶來的是大暢通與大活力,交通企業的效益指數即為最直觀的“晴雨表”。
“最近3年,企業主營收入增幅均在25%以上。去年,集團運營收入達到18億元,利潤超過1億元,上繳稅費1.2億元。”湖南龍驤交通客運發展集團董事長龔樂群認為,作為全國公路客運市場排行第五的大型企業,其發展離不開交通部門營造的良好的外部環境。“‘黑車’少了,客源自然多了,車站的收入也看著往上飆。即使2008年遇到金融危機,集團的客運主營收入也全線飄紅。而企業效益的提升,也為長沙交通保暢通、保安全、保優質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據悉,作為全省公路客運市場的龍頭企業,該集團已連續3年每年投入近1億元改造或更新車輛,無論是城區的巴士還是長途客車,其新度系數總保持在0.78左右,居全國先進行列。“車輛車況如果不行,一臺巴士或一臺長途客車拋錨就會在路上形成一個堵點。”龔樂群向記者透露,該集團準備在“十二五”末期向資本市場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