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黔江 日益崛起的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

2010-5-18 10: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清水一碧穿城中,霓光璀璨映夜空,萬畝吐翠蔭遮城,高樓林立道暢通……”,這是重慶飛揚食品公司的趙欣忠到黔江考察后,留下的黔江印象。
  “干凈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廠房,優美的園區環境,走進黔江正陽工業園區,四處機器聲轟鳴,物流車進進出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趙欣忠說,“這一切,都讓人深刻感受到黔江的發展活力。”
  作為重慶一圈兩翼中的一翼,六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黔江立體交通日臻完善,工農商貿興旺繁榮,城市建設提檔升級,人民生活日漸富裕。如今,越來越多的黔江市民感嘆著這座城市發生的巨變。
  經濟領跑
  建設“三大三新”產業集群中心
  在國外,硅谷作為美國的高科技信息產業集群,引領了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英國斯塔福德郡的陶器產業集群、德國索林根的刀具業集群、日本東京大田區的機械產業集群等都是產業集群的成功代表。
  小城市也能打造產業集群。現在正是我國東西部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黔江緊緊抓住這一機會,推出“工業強區”戰略,依托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理念,重點打造食品、化工、新材料三大百億產業集群。
  在工業方面,以工業園、職教園、創業園為載體,集中打造食品、化工、新材料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工業經濟體系。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抓手,強化產業培育,優化企業服務,力爭到2012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
  在農業方面,根據黔江的地理、土壤、氣候、資源等條件,提出“3+X”特色山地農業發展模式,“3”就是打造“200萬頭無公害生豬、30萬擔優質蠶繭、30萬擔優質烤煙”三大現代農業產業;“X”就是鼓勵發展獼猴桃、蔬菜、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
  “黔江要在區域發展中領跑,經濟總量必須要上去,我們的近期目標是要建成200億元產業的黔江,躋身全市區縣20強。”黔江區委書記洪天云說。
  商貿助推
  打造渝東南商貿物流中心
  黔江長空電腦公司經理張小寧,看上了一輛起亞福瑞迪轎車,又擔心在黔江保養維修不是很方便,最近聽說經銷商打算到黔江開設4S店,心頭的顧慮一下打消了。
  “現在很多商家把黔江網點升級成服務渝東南地區的區域總部,將人才培訓、商品配送、資金結算、商務會議等逐步集中在黔江。”重慶市工商聯的一位人士介紹,“黔江剛好處在重慶主城輻射半徑的外沿,最有條件成為一個功能完善、市場繁榮、有比較優勢的城市副中心,來承接重慶的輻射并對所屬區域發揮輻射作用,從而影響帶動區域的發展。”
  作為國家定位的渝東南中心城市,黔江有政策支持,有工業、農業、交通、旅游等資源優勢,交通改善使大宗商品物資通達深度加深、運輸時效提高、流通成本降低。大企業大市場在進入渝東南地區時,幾乎都把黔江作為橋頭堡,這已經成為趨勢。黔江也利用這一契機,大力發展區域總部經濟,加大了招商力度。
  雨潤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顯得有些興奮。他說,“雨潤在黔江投資的200萬頭生豬屠宰及深加工項目,其原材料生豬來源于渝東南、武陵山區,產品銷售地也涵蓋這個區域。”黔江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對雨潤的市場覆蓋和拓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們把投資地選擇放在黔江,也是看中黔江商貿物流的未來發展潛力。
  城市東進
  構建渝東南公共服務中心
  在黔江官渡中學念高三的李婷婷,打算高中畢業后讀高等職業學校,由于黔江之前沒有高等職業學校,讓她很犯難。她不知道,位于黔江的重慶旅游職業學院和重慶民族職業學院已開工建設,今年秋季就要開始招生了。
  為結束渝東南地區無一所高等院校的歷史,黔江正在建設渝東南片區首家規模化職業教育高地,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位于黔江新城區舟白組團,全力打造成為渝東南和武陵山職業教育品牌和教育基地。
  “就在黔江讀職業學校最理想不過了,回家也方便,還能節約不少讀書費用。”在得知這一信息后,李婷婷眉開眼笑。
  黔江除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外,還重點打造渝東南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解決渝東南片區群眾大病重病要到重慶市區就診的問題。在加大和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大力推動黔江中心醫院創建三甲醫院,促進黔江成為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技術力量最雄厚、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醫療服務中心。
  “一個城市需要完善的社會服務,才能集聚人氣、商氣和展示城市的靈氣,同時也是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經濟高地的前提。”黔江區區長楊宏偉認為。
  為了實現將黔江打造成渝東南公共服務中心的目標,黔江新城的建設被寄予厚望。按照區域性中心城市未來版圖的布局,黔江新城將被打造成渝東南及毗鄰區域以商貿物流、職業教育、旅游休閑服務、片區職能服務、居住為重點的公共服務中心。新城目前正按照“二年現雛形,五年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標全速推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