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保稅港區建設對重慶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0-5-16 20:0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任銳 楊冰
●5月11日,重慶市長黃奇帆會見了來渝驗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 (一期)的國務院聯合驗收組成員。黃奇帆說,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目前已經為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發揮了巨大作用,此次一次性通過驗收,對重慶來說更具有里程碑意義。
● 將推動重慶加工貿易的大發展
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作為目前中西部地區20個省(市、區)惟一的保稅港區,一期一次性通過驗收,對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是國發[2009]3號文件的具體落實,被國務院批準后的這一年多時間里,已發揮了巨大作用,推動了重慶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
20年前中國內地第一個保稅港區誕生在上海,當時連英文翻譯成什么名稱都不知道,最后翻譯為“自由港”。其實保稅港區也就是國外所稱的自由貿易區,在政策、運行規則上與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自由貿易區是接軌的。自誕生第一個保稅區之后,沿海地區連續又擁有了多個保稅港區,從此進入了加工貿易的大發展時期。
加工貿易的特點是大進大出,涉及到品牌商下訂單和銷售,為其代工的企業進行加工,以及零部件企業的原材料大進大出,有了保稅港區,這三類企業在進出口方面都會很方便。因此,重慶有了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這塊“金字招牌”后,一年多來吸引了惠普、思科等重要的品牌商,隨后帶動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代工企業進入重慶,接著又帶動了上百家零部件企業到重慶設廠。
惠普4000萬臺筆記本生產項目,今年就能達到500萬~600萬臺的產能,后年將達到4000萬臺的產能,屆時將形成幾百億美元的進出口。目前就筆記本產業來說,已經形成了“1+3+100”的生產基地。最近思科進入重慶打造通信設備制造基地,預計兩三年后也將形成上百億美元的進出口,相信打印機、數碼相機等品牌商也會在重慶下單。屆時重慶將形成1000億美元進出口的加工貿易基地。
● 將對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起到重大作用
重慶加工貿易取得如此大的成績,功勞首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不僅如此,今年國務院又批準了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短短一年多時間,國家在一個省(市、區)批兩個保稅港區此前是絕無僅有的,兩個保稅港區給了重慶巨大的政策空間,極大地推進了重慶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為重慶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重慶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有10.3平方公里的面積,吸引了萬億產能的加工貿易,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又分成空港、內河港口兩塊。黃奇帆認為,就航空物流而言,從重慶運輸貨物到歐洲,與沿海運輸貨物到歐洲在成本、效率方面差不多,因此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在兩路空港的片區,引起了國家民航總局等相關部委以及航空公司的關注,意圖將重慶發展為國家的一大樞紐機場。
日前,民航總局已經批準了重慶機場的三期工程,明年將開建重慶機場的第三、四條跑道,以及1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屆時重慶機場將形成6000萬人次、200萬噸貨物的年吞吐量,成為我國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第四個躋身世界前十的樞紐機場。
從此意義上講,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在兩路空港的片區與機場之間是相得益彰的。
而重慶市寸灘港也將啟動三期建設,未來幾年將向每年200萬標箱發展,屆時加上東港、果園港、黃磏港等,重慶市將形成500萬標箱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寸灘港將成為西南、西北地區集裝箱由重慶轉北侖港、上海港的中轉站,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在寸灘港的片區將比沿海保稅港區早兩周到一個月實現為企業出口退稅,這對加工貿易企業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未來重慶市將形成陸空聯運、水陸聯運、江海聯運一體化的物流格局,這將發揮巨大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對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和西部經濟發展起到重大作用。
● 建議中國保稅港區實現聯動
保稅港驗收通過了,發展無止境。目前一些大的品牌商掌握著產品的核心技術、部件等戰略資源,這些品牌商往往在沿海也有生產基地,他們的這些重要部件、物資從沿海的保稅港區運到重慶的保稅港區,雖然是在中國境內運送,但卻要經過“進關-出關-進關”等很多手續。同樣,這些核心部件從重慶的保稅港區運到沿海的保稅港區也同樣如此。
都是在中國境內的保稅港區,這些手續通過物聯網、電子監控等手段完全可以省略,因此他建議驗收組能夠將此作為一個課題,實現中國保稅港區之間的聯動。
(根據重慶日報相關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