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 輝煌重生
2010-5-13 16: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5月5日至8日,四川省在地震災區所在地召開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場會,以這一特殊形式紀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兩周年。歷時四天,行程近千里的現場考察和交流,各地災后恢復重建的新面貌、新風采、新局面,使與會代表大開眼界,震憾人心。
截至今年1月底,四川納入國家重建總體規劃的29704個項目,已開工28186個,占項目總數的94.89%。其中完工項目21944個,占調整后重建任務的73.88%。累計完成投資6145.75億元,占調整后規劃總投資的65.48%。而在此次現場會召開之際,這些數據又不同程度地刷新!
實踐證明:在黨中央的堅強指揮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四川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把推進“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基本任務,取得了矚目業績,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四川速度” 舉世矚目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災區530萬戶約1,200萬人無家可歸,其中175萬戶災民房屋需要全部重建,355萬戶的必須維修才可繼續使用,災后重建任務空前繁重。
按照中央關于“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的要求,四川堅持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全省中心工作抓緊抓實,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全省39個重災和極重災縣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2009年前三季度災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4.9%,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均達到災前水平。民生項目重建的進度和效果尤其好,受災農戶已在永久性住房過上新年,城鎮居民住房重建在今年“5.12”前基本完成,災區學生今年春季開學已全部告別板房校舍。四川省在加快災后重建進度的同時,高度重視提高重建質量和水平,特別要求注重風貌打造和功能完善,災區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四川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取得了災后恢復重建的決定性勝利。
“西部高地” 正在崛起
目前四川省已累計開工交通通信、郵政、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1358個,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8.76%,累計完成投資1081.21億元,占恢復重建規劃投資的40.14%。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重大部署,已經全面起步提速,西部經濟高地正在崛起。
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骨干框架已經奠定。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后,將基本奠定支撐四川長遠發展的交通格局,基本完成四川交通建設的百年使命,基本形成四川在全國鐵路“八縱八橫”、高速公路”“五縱七橫”中的應有地位,基本確立了四川經濟發展在西部地區的高地優勢。經過連續兩年的集中開工建設,四川省鐵路和高速公路雙雙出現“在建里程超過通車里程”
的建設高峰。2010年在建鐵路將達到18條,線路總里程3,358公里,基本上在現有通車里程上翻了一番。全省高速公路在建達到24條,總里程3,020公里,超過現有通車里程近800公里。
截至4月30日,國省干線和重要經濟干線恢復重建工作進展良好:總計88個項目已完工45個;總投資305.7億元,已累計完成160.95億元;總計4847.8公里,已完成路基工程3814.9公里、路面工程2637公里。除震中地區的重點、難點項目正在加緊攻堅外,災區原有干線公路的恢復重建已經完成,路況水平均達到或超過原來水平。
實施“7+3”產業發展規劃成效大顯。水電、天然氣、釩鈦等戰略資源開發力度加大,汽車、電子、油氣化工、新材料等一批大型項目開工建設。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成為支撐各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新增長點。農業基礎設施和綜合能力建設大大加強,啟動實施新增1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工程和 “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工程”。亭子口大型水利工程去年開工,武都、二郎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設;今年爭取開工大中型水利工程17處,力爭平均每季度有1個大型工程開工,每月有1個中型工程開工。
“民生工程”濃墨重彩
在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四川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保證質量、科學重建”的原則,成效顯著。
城鄉住房重建規劃投資完成92.70%。截至2010年1月31日,全省270個城鄉住房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2076.81億元。其中永久性農房開工148.49萬戶,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9%,其中已完工145.6萬戶,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8%,永久性城鎮住房開工25.39萬戶,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8%,其中已完工19.81萬戶,占恢復重建任務的76%。
城鄉社會福利恢復重建碩果累累。累計開工建設學校2998所,完工2372所,累計開工醫療衛生項目1837個,完工1148個,幫助158.03萬戶因災失地人員實現就業。1449名“三孤”人員:孤老635人,孤兒630人,孤殘184人中,通過社會福利機構集中安置2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農村公路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截至4月30日,已開工26731.4公里,完成投資214.5億元,占總投資的96.5%,農村公路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此外,利用亞行貸款修建災區3542公里農村斷頭公路項目正加緊推進,將實現災區鄉鄉通油路、95%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標。
此外,四川還把人文關懷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實施心理康復工程和文化撫慰工程,抓好災區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重建。
經濟增速 攀創新高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漸顯,震后加快回升的四川經濟遭遇快速下滑的壓力。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學分析形勢,強調“救經濟如同搶險救災”,鮮明確立“止滑提速、加快發展”的全省經濟工作基調,突出抓擴大投資和工業回升兩個重點,不僅災后重建成效顯著,而且全省經濟成功實現快速企穩回升、向好發展。經濟增速創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的歷史新高。
去年一季度全省經濟先于全國觸底回升,增速逐季加快,全年GDP達到14151.3億元,增長14.5%,增速居全國第四位,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經濟總量目標。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174.2億元,增長21.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1%,居全國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2%,居全國第4位。在外需急劇萎縮的情況下,進出口實現逆勢上揚,增長9.6%,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是全國唯一均保持正增長的省份;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明顯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發展速度較快,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
開放合作 譜寫新篇
在災后重建進程中,四川省委大力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出變“天府之國”為“天府之域”。 打好“資源牌”、“重建牌”、“西部牌”,大力招商引資、招大引強。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等親自帶隊到沿海發達省市和港澳地區開展感恩招商活動。同時加強行政效能建設,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化和提升了發展環境,承接產業轉移收獲多多,全方位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2009年,四川引進國內省外資金4,063.7億元,增長35.5%;實際利用外資41.3億美元,增長23.5%。同年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盛況空前,共計簽約投資項目1,146個,投資總額4,705億元。四川省作為國內外客商投資西部首選地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標志著四川進入充分開放合作的新階段。
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四川省還把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工作作為國內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加強協調,搞好服務,加快援建項目進度。積極推進對口援建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在干部掛職、教師醫生互派以及人才委托培訓等方面與援建省市加強交流,在產業投資、商務貿易、旅游協作、勞務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探索建立互利共贏長期合作機制。
“鳳凰涅槃,輝煌重生”,四川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場會期間,劉奇葆深有感觸地說:穿越災難,堅強奮起,靠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各級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他同時強調:2010年,是我省災后恢復重建“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決勝之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奠基“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四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不可懈怠,任重道遠。
按照中央“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的要求,2010年,四川災后恢復重建將完成投資和項目將達90%以上。北川、青川、汶川縣城和映秀、漢旺鎮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其它33個城鎮基本完成重建主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