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兩周年紀念:山路蜿蜒“絲帶”重現
2010-5-12 11: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隴南如今處處是通途,5年時間交通運輸能力將達全省一流
兩年前的“5·12”特大地震,致使隴南的交通遭受重創;如今,隴南交通處處是通途。2010年,是隴南公路災后恢復重建的決勝之年,隴南市提出新目標: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交通運輸能力達到全省一流水平。
最后決戰
5月8日清晨,經過一場夜雨的文縣,空氣潮濕而清新。一大早,來自文縣梨坪鄉的李光明,就和幾位工友來到國道212線文縣尚德段的施工路面上忙碌起來。
這段自文縣水壩到罐頭壩、總長47公里的國道災后重建施工,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負責標段施工的湖南株洲路橋公司技術員梁先生說:“再有3個月,工程就能基本完工了。”雖然從去年7月動工開始,施工受到了降雨、道路較窄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他對如期完工還是滿懷信心。
李光明所在的施工標段,屬國道212線隴南文縣臨江至罐子溝段及東青公路(文縣縣道484線)重建項目,這段總長224公里的道路,是我省災區道路重建中施工路線最長、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項目。
地處甘肅最南端的文縣,高山聳立,地勢險峻,公路腹貼山脈,背臨白水江,寬窄不一,彎曲延伸,施工難度大,很多施工人員都是第一次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作。震后,經過390多天的艱苦努力,2010年4月30日,隨著文縣尚德鎮最后一段公路上面層的鋪筑完成,由蘭州公路總段現場辦負責實施的國道212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臨江至罐子溝段一期工程全線貫通。
出武都,到臨江,災后重建的道路平整結實。
翻越海拔2100米的高樓山,蜿蜒的57公里山間公路上,處處可見身穿橄欖綠的工人忙碌的身影。
南下碧口,在這條沿山而建、地質構造復雜的川甘交通要道上,大部分完工的道路行車條件明顯改善。其余路段上,施工人員們正在進行最后的緊張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