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港區助推渝北經濟大發展
2010-5-12 9: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保稅港區建設的主戰場和主要輻射帶動區域,保稅港區建成后,會對渝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渝北區政府區長黃玉林。
黃玉林表示,渝北地處保稅港區的核心,將借勢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全球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加速聚集,全面提升汽摩制造、機械裝備等傳統產業的競爭力。空港功能區強化了物流配套功能,大幅降低了企業投資和運營的成本,可以加快承接電子信息等主要依賴航空運輸的高附加值加工貿易產業,同時帶動更多配套企業落戶,形成臨港產業集聚,從而加速區域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渝北產業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發展。
此外,在帶動區域關聯產業發展、助推渝北城市化進程、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方面,保稅港區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此,渝北區將全力服務保稅港區加快建設,并借力保稅港區提速開放開發,早日建成重慶對外開放第一門戶。
目前,保稅港區建設正與機場三期擴建同期進行,這將進一步凸顯渝北獨有的臨港優勢,從而形成以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為核心的國際性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一般說來,物流成本越低,經濟效率就越高。有關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而我國的物流成本占到25%—30%。黃玉林粗略估算,渝北區的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個百分點,可以增加收入3億元。然而,目前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低層次的運輸型物流企業占一半以上,同時物流基礎設施配套性、兼容性較差,物流要素比較孤立,距第三方物流差距很大。
渝北區將凸顯并放大臨港優勢,按照“一核多極”網狀布局完善物流業發展規劃。“一核”,即以保稅港區為核心,在機場、火車站、深水港構成的“黃金三角”東側,機場高速、渝鄰高速、渝長高速和繞城高速環繞區中心位置的石坪場鎮,規劃建設重慶北部綜合物流中心。“多極”,即以園區、新城為載體,在空港園區、臺商園區、農業園區以及空港新城分別規劃建設加工制造、電子信息、醫藥器械等重點產業物流園,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現代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