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監管還是市場化服務
2010-5-12 9: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政府如何參與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依然還是一個難題。
蘇州工業園保稅區的信息化在我國的物流信息化領域屬于比較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類型,但又是一類比較特殊的案例。其特點是定位明確、起點高、有濃厚的政府背景,因此在借鑒其經驗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所謂定位明確,是指服務的基本客戶群及其需求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蘇州工業園保稅區的客戶及其保稅物流業務信息化;所謂起點高,是指業務外向型,一般是要與國際接軌的,無論商業模式、流程管理、技術標準都較規范,采用的技術也比較先進;所謂政府背景是指具有保稅物流的監管職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業務擴展。這幾點也是該案例成功的重要原因,忽視了這樣的基礎原因,簡單地照搬其做法也未必能夠復制成功。
蘇州工業園保稅區的信息化建設正是把握住了這些基本點,因勢利導,才取得了成功。首先是借助工業園區的背景和行政職能的權威性,有了基本的客戶群;統一了保稅物流信息化的流程和標準,提高了效率,產生了服務的價值,贏得了客戶;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整合范圍,延伸服務鏈條,增加了客戶群,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我們還注意到其信息系統的建設是隨上述業務的發展逐步完善起來的:電子圍網和自動化卡扣管理系統屬于基本的監管職能,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則有整合優化的功效,如一站式的電子通關服務、中小企業的ASP平臺服務等。在延伸服務鏈條方面則有大企業的供應鏈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等,充分體現了定位準確、循序漸進的務實精神。蘇州工業園保稅區并非屬于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的案例,但是在信息化道路上遵循“需求引導,效益為本,統籌規劃,循序漸進”的原則應該很好地被借鑒。
毋庸諱言的是,本案例作為一個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典型,也還有需要進一步探索之處,就是如何處理行政監管職能與市場化服務之間的關系問題。行政監管職能是壟斷的、非營利的,市場服務是競爭性的、營利性的,兩者的游戲規則不同,如何區分,如何結合?這是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因此在實踐中表現為政府如何參與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依然還是一個難題。就是蘇州工業園保稅區信息系統今后要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拓展,也需要進一步探索這兩類服務的關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