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數十萬鋼貿商面臨轉型壓力

2010-5-11 1: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以來,國內鋼價頻繁波動使得很多貿易商倍感壓力。有關專家指出,國內鋼鐵流通企業要善于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構筑鋼鐵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來提高應變能力和維護鋼市的平穩運行。
    目前,國內的鋼材貿易企業有15萬~20萬家之多,各類鋼材交易市場1500家左右。一個市場百萬噸級別的交易量看似可觀,實際上卻是由數百家企業完成的。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于鋼鐵流通行業這種小、散、亂的格局,使得貿易商并沒有發揮鋼材流通中的“蓄水池”作用,而是頻頻扮演助漲殺跌的角色。譬如,在預期鋼價上漲時,貿易商大量囤貨,給市場帶來一種虛假需求;而在預期鋼價下跌時,貿易商又大量甩貨,造成市場鋼價恐慌性下滑。鋼價時常“漲過度、跌過頭”的現象,給產業鏈上下游皆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縱觀國內鋼鐵流通行業,大量企業規模偏小、信息化程度偏低,由此導致了眾多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比如,同一批鋼材資源,在同一區域市場內,會經過反復倒手后才送至終端用戶手中,中間平白增加了數次物流成本。
    這種產業鏈運行中存在的痼疾,隨著2008年末金融危機的暴發,得以集中展現。鋼價波動最劇烈時,貿易商上午進貨,下午即虧錢,有的貿易商甚至宣稱,“一天的損失等于向黃浦江開進一輛轎車”,風險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對此,有的鋼貿商認為,當前鋼材流通企業還是習慣于做“死多頭”,利用“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而這種模式猶如和行情對賭,在鋼價上漲時,貿易商還有不少賺頭,而市場鋼價一旦下滑,貿易商則損失慘重。
    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國內鋼鐵流通行業要通過構筑專業的交易平臺,用先進的IT技術來盡量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以指導經營和組織生產,最終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鋼鐵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期現結合”功能,不但貿易企業能夠賺取合理利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護鋼材市場的平穩運行,從而促進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的和諧發展。 (何欣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