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交通運輸系統支援玉樹抗震救災搶險保通紀實
2010-5-10 10: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一場突如其來的7.1級地震打破了玉樹的祥和安寧。
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頃刻間,玉樹一片廢墟,滿目瘡痍,四起的煙塵遮蔽了剛剛升起的晨曦。玉樹在嗚咽,高原在哭泣。受傷的群眾等待救援,救災的物資需要運輸……
在鄰省發生嚴重地震災情的危急時刻,甘肅交通人發揚“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的優良傳統,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交通運輸部的要求,緊急集結,迅速行動,為保障玉樹抗震救災生命線的暢通、挽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千里馳援。
晝夜兼程 千里馳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玉樹地震發生后,甘肅交通運輸職工時刻牽掛著災區群眾的安危。
地震發生的當天,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甘肅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詠中召集有關人員,于16時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成立援青交通搶險救災指揮部,并向青海玉樹災區派出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
18時,省交通運輸廳派出第一批由7名人員和2輛車組成的搶險聯絡突擊隊先行趕往青海,與青海省交通廳聯系協調開展搶險救災工作事宜。
21時,接到省交通運輸廳指示不到5個小時,由甘肅省公路局、甘肅省運管局、甘肅路橋建設集團、甘肅省交通設計院等6家單位的60名搶險隊員和18臺大型機械設備組成的甘肅交通搶險突擊隊在北龍口服務區完成集結,楊詠中親自為搶險隊送行。
22時,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冒雨出發,向青海挺進。
災情就是命令。行進中,搶險突擊隊員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向玉樹挺進,以最快的速度向玉樹挺進!然而,隨著海拔的升高,許多搶險突擊隊員出現了高原反應,惡心、頭疼、胸悶等癥狀接踵而來。對于駕駛員來說,長時間開車,造成身體極度勞累,經常需要同車的人提醒才能集中精力開車。就是在這樣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搶險隊員們晝夜兼程,進青海,過西寧,穿過日月山、河卡山,翻過海拔4499米的鄂拉山和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經過23個小時1100多公里的長途奔襲,于15日晚21時到達玉樹災區,成為第一支攜帶重裝設備由陸路進入災區的非軍警的交通專業救援突擊隊。
到達災區后,搶險突擊隊立即投入到駐地建設中,連夜搭設帳篷,設立援青指揮部,并于4月16日一大早,全面展開搶險救援工作。按照青海省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安排,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立即趕到結古公路管理段倒塌的辦公樓,冒著余震的危險,迅速投入到被埋壓職工的搜救工作中。結古公路段原來四層的辦公樓在地震中嚴重損毀,到處是殘垣斷壁。搶險突擊隊隊長裴古安、副隊長吳敏剛和董宏瑞現場指揮,搶險隊員們不顧個人安危、全力以赴進行搜救。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搶險隊員們在廢墟中找到了遇難職工的遺體。
“我家的房子全部倒塌了,請你們幫我挖一下糧食和衣被!苯拥揭晃蝗罕姷那缶群,搶險突擊隊又分派部分搶險隊員攜帶挖掘機趕到求救群眾的家里,迅速投入到搶險救援的戰斗中。挖掘機駕駛員杜亞鋒和吳鋒江師徒兩人默契配合,不到一個小時,就將一災民家中的衣服和被子挖了出來。副隊長董宏瑞帶領搶險隊員們爬上廢墟幫助災民把衣被抱了出來。廢墟旁,幾名群眾抱在一起痛哭不止?吹竭@揪心的一幕,搶險隊員們忍著悲痛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搶險救援中。糧食挖出來了,盛裝唐卡的箱子挖出來了,現金和存折挖出來了……男主人感激地說,挖出來的糧食他家一年都吃不完。他的愛人更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流著眼淚連聲向搶險隊員表示感謝。
奮戰高原 保通保暢
7.1級地震襲來,玉樹告急,青海告急!受傷群眾急需轉運治療,救災人員、物資需要進入災區。在搶險救災的關鍵時刻,保障公路暢通就是保障搶險救災生命線的暢通。
地震發生后,青海玉樹境內的公路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裂縫、橋臺移位、山體滑坡等災害。從4月16日下午開始,為了保證災區道路不影響抗震救災人員、機械和物資運輸,應青海省交通廳邀請,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立即組織路面、橋梁、地質等方面的專家,對玉樹境內的國省干線公路危險路段進行全面翔實的勘察,共同確定了橋梁加固和滑坡體治理技術方案,并組織人員機械積極修復受損公路、橋梁。
4月17日,青海省交通廳廳長楊伯讓與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專家組又一起實地查看了國道214線公路損毀情況。在向專家們詳細詢問了山體邊坡固定實施方案后,楊伯讓對甘肅交通搶險突擊隊專家組提出的滑坡治理方案和橋梁加固方案感到滿意,并把玉樹州到巴塘機場北段公路的保通任務交給了甘肅交通搶險突擊隊。
從4月18日開始,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全面轉入到災區公路的保通工作中。18日8時,搶險突擊隊接到玉樹州交警部門的請求,在離玉樹縣20公里處國道214線旁邊整修了一處大型的救災物資集散場地,緩解了國道通行壓力。19日凌晨,搶險突擊隊接到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請求,稱距震中結古鎮50多公里的2處涵洞發生斷裂,影響救災車輛通行。搶險突擊隊立即派出了30名經驗豐富的搶險隊員和4臺大型機械設備趕赴受災路段。經專家現場勘察,涵洞上的路面出現裂縫,洞內橋臺明顯移位,路基下沉嚴重。專家組當即決定,拆去涵洞蓋板,用沙石料填充后壓實。為了不影響救災車輛通行,他們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辦法,邊搶險邊通車,僅僅用了1個半小時就完成了第一處涵洞的搶險任務。
第二處涵洞位于海拔4580米的雁口山上,搶險突擊隊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克服高原缺氧帶來的困難,硬是在最短時間內解除了受損涵洞對車輛通行的危害,保證了抗震救災生命線的暢通,受到了青海省交通廳領導的好評。
4月25日上午,根據青海省搶險救災指揮部的緊急通知,位于省道308線423公里處一段300多米長的高填方路基由于地震滑塌沉陷,路面裂縫最寬處達50厘米,通往玉樹縣城的省道308線公路交通中斷。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立即組織人員,攜帶8臺大型搶險機械設備趕往現場開展搶通工作。他們冒著大風和沙塵暴,經過12小時的連續作戰,挖運土方10000多立方米,處治路面2000多平方米,完成了省道308線的搶通任務,確保了運輸救災物資車輛的安全通行。在搶險救災工作中,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共搶通公路6條93公里,其中普通干線公路5條85公里,農村公路1條8公里,搶通橋梁3座,搶通涵洞2道,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道路交通服務保障。
國道214線是進入玉樹地震災區的生命通道。4月15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李華明確要求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業力量,協同公安交警支援青海,做好道路清障保通工作。當天,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由5名專業人員和3臺機械組成的另一支援青搶險突擊隊,同甘肅省高速公路交警支隊人員一同趕赴青海。從4月16日開始,按照青海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安排,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主要承擔國道214線倒淌河至鄂拉山260公里路段的道路清障、事故車輛施救、拋錨車輛維修、公路疏通等工作。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國道214線上,突擊隊員們克服高原缺氧等癥狀,每天早晨6時上路,晚上12時后才能在路邊的清障車上宿營。他們以河卡山隧道為執行保暢救援任務的中間點,每天往返于倒淌河至海拔4500米的鄂拉山路段上,除為搶險救援的大型車隊帶路外,還完成了救援事故車輛的任務。
4月18日上午10時,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與青海海南州交警支隊緊密配合、通力協作,對管轄區域的倒淌河點、共和點、河卡山點實行交通管制,禁止非救災車輛駛入,以保障災區公路的暢通。下午6時20分,搶險突擊隊在國道214線鄂拉山路段成功地幫助搶修了一輛在災區執行救援任務的軍車。
4月20日上午10時30分,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在國道214線發現一輛大型貨車翻倒在路基右邊坡下,搶險突擊隊立即調配吊車,奮戰2個多小時,成功對貨車實施了救援。
4月23日,河卡山路段一輛由玉樹方向開來的大貨車與迎面而來的東風本田越野車相撞,引發惡性道路交通事故。正在路上巡查的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發現這一情況后,及時通知交警部門處理事故,他們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將兩輛事故車輛吊到路邊,從而保證了運輸物資車隊的快速通過。
在保暢救援的10多個日日夜夜里,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隊員夜以繼日地在青海省境內的260公里的國道線上實施救援和保暢任務,配合當地交警為17500余輛進入玉樹災區的車輛服務,4次成功帶領引導50輛以上大型車隊通過事故易發路段,救援道路交通事故車輛9輛,幫助維修拋錨車輛3輛,同時還承擔了“軍地物資轉運站”起吊大型物資的任務,裝卸600余噸進入玉樹災區的物資。4月23日,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圓滿完成救援保暢任務,為國道214線這條救災“大動脈”的安全暢通作出了貢獻。
海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受青海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委托,專門向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送來寫有“甘青一家人,救災保暢通”的錦旗以示感謝。
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在青海的抗震救災行動,也得到了青海省交通廳的肯定,青海省交通廳副廳長王廷棟、青海省公路局黨委書記王海東分別到甘肅交通援青搶險突擊隊駐地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