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的后果很嚴重 中國鋼企全年多付5000億
2010-5-1 1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個月前,中鋼協曾呼吁國內鋼廠統一行動,爭取做到兩個月內不進口三大礦山公司一噸礦石,以此對抗三大礦山公司在鐵礦石談判中的不合理要求和強硬態度。但一個月后,中鋼協開始放棄這一做法。 4月28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坦陳了中國在2010年鐵礦石談判中的不利局面,并表示,國內鋼鐵企業可以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問題進行分別接觸。羅冰生的這一表態,意味著中鋼協已經放棄了該機構此前一直強調的“在中鋼協的組織協調下統一行動”原則,這也基本宣告了2010年鐵礦石談判已經結束。
鋼鐵企業全年多付5000億
如鋼企都與礦商以現貨價結算,目前現貨價已超出180美元每噸,為2009年單價60美元每噸的3倍。按照2009年6.3億噸的進口量,我國鋼企全年要多付出超過7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61億元)!
高價鐵礦石讓鋼企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而其如將此轉嫁至下游,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數個關鍵行業都將起到重大的負面影響。
新興產業或是機遇
目前,我國提出“發展新興產業”的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如果傳統型產業再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重創,那么使用新材料、新技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的發展進程無疑將在管理層推動下加速。“陣痛”之后,或許是新的發展機會。
據了解,今年8月左右由發改委醞釀已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陸續出臺,初步劃定九大領域,此前提出的《新能源規劃》不過是當中的一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