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航運巨頭陽明海運、臺灣航業造高價船涉貪
2010-4-8 17: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臺灣交通部官員前日低調證實,交通部政風單位去年下半年,主動移送檢調單位調查陽明海運、臺灣航業兩公司,在2008年中之前訂購船舶與部份投資案是否涉貪。 部內官員指出,陽明海運在08年年中之前,3年內購訂了40多艘船舶,又計劃投資非本業的高爾夫球場、商辦大樓等,金額超過新臺幣1,300億元,船只雖然是向臺灣國際造船公司訂造,但因船舶主機是向國外采購,疑有人為不法涉貪。
不過,08年8月盧峰海回任陽明董事長后,撤銷尚未簽訂6艘可裝載4,500個20尺柜船舶建造計劃,并取消高爾夫球場及商辦大樓等非本業投資案,原本今年到明年陸續要接收的14艘船,則與臺船達成協議,延后到明年第4季交船。
然而,臺航在08年5月21日執政黨易人后的第二天,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由子公司臺新海運向日本今治造船廠訂造2艘3.7萬噸級輕便極限型散裝貨輪,由于下單時間被認為相當不妥,且當時是以84億余日幣建造,每艘造價超過4,400萬美元,算是造在船價最高點,其后兩艘船合計船價下跌超過3千萬美元,去年中交通部以大股東身分要求臺航撤單,臺航與造船廠協商至今仍尚無結論。
有關人士指出,陽明屬于CKYH聯盟,造船計畫主要是與聯盟另外三家成員根據未來航線規劃決定造船計劃,這幾年陽明在全球集裝箱船公司的排名都停留在16名,顯示陽明造的船沒有比別人多,只是多數公司都沒有料到會發生金融海嘯,因此去年貨柜船公司都出現巨額虧損。
臺航案造船的時間點被認為相當不妥,不過目前擔任慧洋海運獨立董事的前臺航董事長黃仁宗曾經表示,造船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決定的,他并點名其它船公司也造了高價船,誰都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