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進程提速 中小企業迎來發展春天
2010-4-7 8: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被業界稱為“經濟結構調整年”,中小企業如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業界普遍認為,加速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中小企業有切實需求
重慶源山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為重慶市源山濾清器有限公司。該公司引進意大利專業設備和生產線,成為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汽車、摩托車“三濾”產品的專業制造企業,現已具備年產300萬只的能力。
企業高速發展,公司業務不斷擴張,市場變化頻率加快,無一不對重慶源山公司的運營效率提出挑戰。他們首先遇到的是由于信息孤島造成的各部門數據脫節、各自為政等問題。
“財務部、銷售部各自獨立記賬,數據沒有共享,每次對賬真讓人頭疼。”該公司財務經理無奈地說。
由于信息不及時、數據不一致,給重慶源山公司管理層在決策上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如何提高運營效率,是企業管理人員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重慶源山公司高層意識到,企業要發展,信息化應用一定要加強。該公司通過信息化應用將數據有機整合,建立了信息化綜合業務平臺,實現了信息化資源互通互用以及“資源共享”,運營效率大大提高。
同樣的困擾也出現在寧波大鵬公司。世紀交替之際,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寧波大鵬公司抓住這個大好機遇,以趕超國際模具先進水平作為發展目標,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得到國內外客戶的信賴與支持。在短短的12年間,寧波大鵬公司已發展成為華東地區最具規模和實力的模具企業之一。
但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寧波大鵬公司出現了管理事務日漸龐雜、管理人員嚴重缺乏的問題。如何有效整合資源、優化管理,如何進行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成為公司管理層最為頭痛的問題。
2009年,寧波大鵬公司從正式實施管理軟件到物流系統、財務系統、生產系統的上線,整整用了半年的時間。系統上線后項目整體運轉正常,而且隨著人才的培養、制度的完善,大鵬管理軟件項目正在朝著預期的目標發展和完善。“通過實時高效的計劃系統,材料的庫存周轉率已經降到一天以內。”該公司物控部經理曹茂花認為,“零庫存”管理極大降低了庫存和生產成本,使企業物流、生產計劃的應變能力加強,滿足了企業對物流、生產基礎管理的需要。寧波大鵬公司成了遠近聞名的管理軟件成功實施的典型案例,時常會有慕名而來的企業前來參觀。
重慶源山公司和寧波大鵬公司是我國成長型企業的縮影。這類企業在步入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過程中,普遍遭遇管理瓶頸,同時人才匱乏、資金基礎薄弱等先天劣勢也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屏障。管理軟件獨辟蹊徑,以信息技術規范企業管理,無疑是幫助中小企業突破瓶頸的良方。
政府鼓勵再灑甘霖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抓緊修訂中小企業劃分標準,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信息服務網絡和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減少、簡化行政審批,堅決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費。二是繼續落實財政對中小企業支持政策,中央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06億元,對部分小型微利企業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中央財政預算內技術改造專項投資要覆蓋中小企業,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指出,目前經工商登記注冊的中小企業達1023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占50%左右,提供了約80%的城鎮就業崗位。因此,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近日舉行的中日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的中小企業最先受到沖擊和影響,我國政府在應對危機過程中給予了中小企業重要的支持。2009年9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36號文件”),36號文件集中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重要政策措施。2010年將進一步圍繞貫徹落實36號文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國家給中小企業創造了好的環境,希望廣大的中小企業優化自己的生產要素,調整產業結構,找準在市場中的定位。”李毅中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的分量很重。“調結構、促轉變”將是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年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秘書長、研究員宋新力認為,以管理軟件為主要代表的管理信息化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IT技術讓企業家頭腦中的管理理念變成現實。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今天,應清醒地認識到信息化是為企業管理者實現管理理念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離開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信息化就失去了靈魂,喪失了目標;反之,沒有信息化,企業管理也失去了騰飛的翅膀。
宋新力表示,如何有效地實施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利用管理信息化提升企業競爭力,是當前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部門最為關切的問題。
宋新力舉例說,2009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協調中心率先在全國開展了以實施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為先導,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的管理下企業工程,通過“送管理”、“送服務”,將管理信息化真正引入中小企業,通過中小企業對管理軟件的實際應用,使管理信息化成為中小企業效能提升的抓手。目前,管理下企業工程在廣東省先行先試取得初步成效。據悉,管理下企業工程工作委員會將在取得試點成效基礎上,今年擴大吸納國內頂尖級行業管理軟件豐富和充實到管理下企業工程中,擴大試點省份,繼續探索以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引領和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新方式、新途徑。
軟件服務商瞅準機會
經濟學認為企業是經濟社會生活的“細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就企業類別和規模而言,中小企業尚屬“細胞”成長初級階段,卻占“細胞”總量九成以上。中小企業成長的質量和狀況反映著經濟社會生活的質量和狀況,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目前,企業管理是中小企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弱項,主要表現為初創期的企業不重視管理,成長期的企業管理理念不清晰,發展期的企業對管理成本投入不足。因此,管理偏弱是中小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正是看準了這一機遇,用友公司今年3月專門成立用友暢捷通公司,專注于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用友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表示,未來3年,用友暢捷通公司市場目標直指策略控局中國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市場,“必須做到市場占有率達到60%”。言外之意,用友暢捷通第一個3年計劃要實現六成的市場占用率。
據悉,這家由原用友小型管理軟件事業本部為班底組建而成的新公司在業務規模、客戶保有量及技術團隊等方面,都是中國專業中小企業管理軟件服務機構中最大的。2005年1月,用友小型管理軟件事業本部正式成立,5年多的扎實經營打下了很好的客戶及營銷網絡基礎,在業內遙遙領先。目前,新成立的用友暢捷通公司已擁有超過40萬家中小企業管理軟件用戶和超過2000余家渠道合作伙伴;擁有中國最大的渠道網絡,并已深入到三四線城市;擁有全國最大的集研發、設計、服務、營銷為一體的專業化團隊;擁有強大的產業鏈各類伙伴的支持,通過價值鏈協同為客戶提供總成本最低的全面解決方案和服務。
從用友暢捷通的獨立運營可以看到用友對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的專注,這一戰略性舉措猶如為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將促進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的健康發展。
另據記者了解,我國目前的中小企業管理軟件廠商主要分為幾類,他們或出身于財務軟件,或從行業應用轉型而來,或來自于渠道合并。這些廠商在進入管理軟件市場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從為中小企業服務起家,而后向中端、中高端市場發展。因此,在國內,中小企業管理軟件有著格外重要的市場意義,這是我國管理軟件廠商立足的原始地盤。
在管理軟件產業,一直流傳著“得高端者得天下”、“得中小者得未來”的說法。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源不斷地創造并構建了其獨特的商業模式,滿足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的難度絲毫不亞于服務大中型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復雜度。盡管近年來我國管理軟件廠商已經在服務中大型、大型企業客戶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獲得很大發展空間,但中小企業市場依舊是其主要依托的商業根基。
事實上,軟件廠商一旦擁有了這種服務能力和眾多中小企業客戶群,也就意味著其具備了極強的市場發展能力。在我國中小企業被社會廣泛關注、蓬勃發展之際,更多的軟件服務商將會把握這一難得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