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危急中如何選擇道路
2010-4-6 0: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京
一面是中國進口國際鐵礦石價格預期瘋漲;一面是“高庫存、高產能、低需求”的中國鋼鐵業現狀。
盡管目前鋼鐵市場已是“漲”聲一片。但有著資深經驗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依然表示出了對2010年的擔憂。“2010年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總體供大于求。”羅冰生在近日發表的題為《2010年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態勢及運行情況預測》報告中指出,從鋼鐵行業運行的情況來看,國內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外需不足,鋼鐵產品出口依舊面臨較大困難,鋼鐵生產成本上升面臨著巨大壓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68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553.88億元,同比下降31.43%。2009年我國鋼鐵產能達到7億噸,當年國內市場粗鋼表面消費量僅為5.65億噸,且其中約有3000萬噸進入社會庫存,實際消費還不到5.3億噸。
同時,記者調查得知,我國粗鋼產能超過1000萬噸的大型鋼鐵企業已達11家。
毋庸置疑,現在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已經走到了“調結構、促轉變”的關鍵時期,走到了“危急之中的道路選擇”時期,走到了更深層次的變革時期。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樂江近日在寶鋼黨委中心組舉行“兩會精神報告會”上發出了感嘆。
他強調,加大淘汰落后力度,控制新增產能;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向集團化方向發展;走自主集成創新的道路;走低能耗、少污染、低排放、高環保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惟一出路。
據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投資分析顯示,2008年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鋼鐵行業的沖擊很大。尤其作為國內鋼鐵企業的龍頭,寶鋼在這一海浪襲來時也未能實現“獨善其身”。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公司的業績跌到近幾年的谷底。
盡管當時,中國鋼鐵業產能很低,利用率才40%~60%。但徐樂江深信,伴隨中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中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會有一定地提升。
羅冰生在報告中呼吁,2010年鋼鐵行業要按照《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把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作為工作的主線,以品種、質量和服務增效益,以環保和節能減排求生存,以深化改革、加快聯合重組求發展,以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添活力,進一步優化鋼鐵工業結構,提高行業競爭力。
這一觀點也同樣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的認同。鄧崎琳建議,從政策、投資和稅收等多個層面,鼓勵中央企業并購重組,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解決鋼鐵行業現存的“散、亂、弱”問題,避免產能盲目擴張。
對此,記者近日獲悉,自2009年寶鋼以20.214億元從杭鋼手中收購寧波鋼鐵56.15%的股權順利成為控股股東后,目前對于“杭鋼被寶鋼合并重組的消息”一躍成為市場熱炒話題。杭鋼未來命運究竟如何?在備受關注的《鋼鐵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出臺前夕,抑或這不再單單是鋼鐵企業“未雨綢繆”的一種策略。
近期,業內紛紛傳聞的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石家莊鋼鐵已成事實。根據框架協議,最終河北鋼鐵集團以19億元成功持有石家莊鋼鐵80%的股權。
不難看出,繼2008年我國鋼鐵企業頻頻豎起“整合”大旗之后,步入2010年它們必將迎來又一輪的“聯姻大潮”。業內專家分析,隨著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未來中國鐵礦石需求格局也將發生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到那時“中國價格”將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