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南沙新區路徑:重推粵港澳綜合合作示范區

2010-4-3 2: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珠三角規劃綱要中,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都被賦予建設新區的使命。 
  如今,橫琴新區早已被批復成為國家戰略規劃,前海的戰略思路亦逐漸明晰。唯獨南沙新區的征途,依然漫長。
  “目前南沙已經是國家級開發區,要真正上升到國家層面,并不容易。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處理好新區概念與開發區之間的關系。”4月2日,廣州發改系統人士對本報說。
  而新區方案一直沒有出臺的原因,就在于思路依然需要進一步理清。
  而此前,南沙的歷史定位就一直反復搖擺。“南沙的發展思路一直不夠清晰。”上述廣州市發改系統人士告訴本報。
  如今,南沙又提出了一個新關鍵詞——粵港澳合作綜合示范區。這思路的提出源于其地理位置。
  南沙地處粵港澳的幾何中心,距離廣州、香港、澳門三地市中心不超過70公里,方圓150公里范圍內共有14個大中城市。
  “從地理位置看,南沙的這個思路,還是可行的。”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對本報說。
  不過,彭澎提醒,鑒于橫琴和前海分別靠近澳門和香港的優勢,因此定位比較明確,而南沙如何打好粵港澳合作這張牌,仍需深入考慮。
  南沙新使命
  按照廣東省府的意圖,南沙新區要作為加強與港澳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等方面合作的重要載體。
  在2009年8月中旬召開的粵港聯席會議第十二次會議后,南沙新區被列為廣東省推進粵港合作的重點區域列入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目前,《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已于近期通過國務院審批。
  按照該協議,南沙新區重點將推進粵港合作的領域,包括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商貿旅游、港口物流、服務外包、文化創意、醫療衛生、科技創新、教育培訓、鮮活農產品(14.57,-0.03,-0.21%)產供銷等內容。
  根據本報從廣州市府獲得的資料,此舉旨在把南沙新區打造成為服務內地、連結香港的商業服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教育培訓基地、大宗商品期貨交易中心、華南重要物流基地和世界郵輪旅游航線的著名節點。
  彭澎分析,在珠江兩岸的三角形格局中,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將把深港和珠澳聯系得更緊密,但廣州很可能被邊緣化。廣州急于提升南沙的地位,通過南沙來打粵港澳合作這張牌,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無論是珠三角規劃綱要中對南沙新區的提法,還是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提法,其實優惠政策都不明顯。而通過粵港澳合作的思路,是廣州建設南沙新區向國家爭取政策支持的切入口。”彭澎說。
  今年對接重點:科技教育和郵輪
  本報從廣州市發改委了解到,從今年的工作重點來看,合作示范區的規劃囊括了科技創新、教育培訓和郵輪對接等內容。
  比如,在科技創新和教育領域,將推進南沙資訊科技園與香港科技園、香港理工大學等結成戰略合作關系,加快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中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今年,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將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合作招收60名研究生。
  在彭澎看來,此前霍英東在南沙的投入,已經構建了粵港澳合作的基礎。
  “對這個合作項目,國家的態度是,程序上不批,但是放手讓地方去搞。”上述發改系統人士告訴本報。
  同時,還將規劃建設廣州珠三角港企港人綜合性職業培訓中心,為珠三角港企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能人才提供職業培訓。
  而在港口規劃層面,將加快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旅游航線母港規劃建設。
  將國際郵輪航線延伸至南沙,作為大珠三角郵輪經濟的重要母港和后勤服務中心,打造粵港郵輪市場對接的樞紐節點。目前正在籌建的南沙游艇俱樂部,首期計劃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該項目占地面積達500畝,規劃設計300個各類游艇泊位,融合游艇會和大型商業與高端地產物業,將成為廣州規模最大,可同時靠泊游艇最多、配套服務能力最強的游艇專用碼頭。
  “打造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港澳人士前來南沙一起建設粵港澳綜合合作實驗區。”南沙開發區人士說。
  研究設立國際航運綜合試驗區
  南沙作為廣州的出海口,如何用好這個優勢,是從南沙到廣州都必須考慮的命題。
  “這些年南沙港口雖然提升得很快,但是周邊港口也群雄并起,香港的定位是國際航運中心,而深圳鹽田港(8.90,0.03,0.34%)也發展相當迅猛。南沙港的思路究竟如何,需要盡快理清。”彭澎說。
  本報了解到,目前,為了尋求南沙經濟戰略轉型的發展思路,南沙開發區委托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協助開展了南沙新區臨港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上述發改系統人士告訴本報,目前,課題組已完成發展戰略課題研究系列報告初稿的編制工作。“課題組正在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南沙新區臨港經濟發展戰略》。”他告訴本報。
  而為促進“一國兩制”框架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優勢互補,整合大珠三角區域內各種航運要素資源,強化和鞏固粵港澳的東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南沙現正研究設立國際航運綜合試驗區。
  試驗區將探索設立國際航運交易所,實行粵港兩地牌船舶管理制度,放寬港澳港口物流企業準入限制,開展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將試驗區列入“中資國際航運船舶特案免稅登記政策”可供選擇的港口名單。
  對注冊在試驗區內的航運企業從事國際航運業務取得的收入以及倉儲、物流等服務企業從事貨物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業務取得的收入,均免征營業稅。
  由此設定的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將試驗區建成大珠三角海陸空聯運體系的關鍵節點;到2020年,將試驗區建成引領區域航運服務市場的航運高端要素集聚區,成為整合大珠三角地區航運要素資源的新引擎。
  而粵港澳國際航運綜合試驗區的提出,首先依賴于南沙保稅港區的落子。
  南沙保稅港區已經在去年7月通過了國務院十一個部委聯合驗收。2009年8月末,南沙保稅港區正式封關運作。
  “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彭澎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