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 新商業文明描繪未來商業圖景
2010-4-28 8: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金融危機欲走還留,對全球企業來說,正處在思考新的商業游戲規則、凝聚商業普世價值共識的十字路口。4月27日,主題為“浮現中的新商業文明”的新商業文明研究報告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辦。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發布了《新商業文明研究報告》的研究成果,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學界、互聯網企業、網商等方面的代表共同探討了推動新商業文明的必要性,以及未來商業變革的趨勢。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姜奇平指出,利用互聯網去重塑商業文明,讓企業回到商業原則的基礎,是人類面向未來,走出危機的一次很好的機會。
國際金融危機催化新商業文明
所謂商業文明,是以商業或工商業為發展中心的文明。中國的商業已經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也孕育了悠久的商業文明。
金融危機之前,全球商業文明是建立在工業革命基礎上的,它曾經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的巨大進步,但是在互聯網和信息革命的背景下,舊的商業文明日益顯露出它的歷史局限性。全球金融危機昭示了其價值觀的危機--過分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忽略、傷害、踐踏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經濟必然要改變商業價值觀。《新商業文明研究報告》指出,新商業文明,是在互聯網條件下,由電子商務引領,通過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方式變革實現的一種新的人類進步狀態。由信息技術革命引發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推動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文明范式和進步狀態。簡而言之,新商業文明是信息時代的商業文明。
“新商業文明”最早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提出。馬云認為,舊的商業文明的時代是企業以自己為中心,以利潤為中心,而不是以社會為中心。二十一世紀,將是新商業文明的時代。“開放、分享、責任、全球化”是新商業文明的重要內涵,“信息時代的商業文明”將是它的演進方向。這樣一種新的商業文明,對每一家企業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需要企業去重新思考與客戶、員工、股東、合作伙伴、社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等的關系,并為此做出實質性的轉變。
網商、網貨和網規的商業新世界
報告指出,網商、網貨、網規,是構成新商業文明的三大要素。其中,網商是新商業文明的主體,網貨是客體,網規則是主體之間的關系。
網商,是持續運用電子商務方式從事商務活動的個人和企業。同最初的定義不同,新的定義從個人網商延伸到了企業網商的范疇。這一群體隨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而崛起,按照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的統計,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中國的網商數量已經突破6300萬。
對許多人來說,網商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職業和身份。張翔是廣東中山菲兒服裝有限公司的老板,他的企業長期為國際知名內衣品牌做代工業務,積累了很強的設計、制造能力。2008年開始,看到國內網購的興起和背后的潛力,張翔開辟了互聯網銷售渠道,并獨創了自己的品牌“歌瑞爾”,由此互聯網成了該公司出口轉內銷的突破口,網絡銷售額一路飆升。如今,“歌瑞爾”已經成為網絡上炙手可熱的內衣品牌,張翔被評為2009年度“全球十大網商”。
企業網商的定位,對企業則意味著新的成長空間。2008年4月,李寧淘寶商城官方旗艦店開始營業,很快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由于網上銷售業績出色,李寧公司進一步擴大網絡銷售的產品線,專門為官方旗艦店設計制作了統一的物流包裝,并設立了專業的客服中心。2010年,李寧還將旗下的紅雙喜和樂途品牌也加入網絡銷售,開設了網絡旗艦店,標志著該公司的電子商務事業進入了新的階段。
網貨指的是通過互聯網分銷的組合商品。其特點是貨真價實、海量個性。由于網絡銷售大大降低了渠道成本以及24小時銷售、無限制貨架等諸多特點,使之成為中國制造企業良好的生存土壤,同時他們所產生的網貨品牌因為和國際知名品牌同源、同質但低價的特點而廣受網購一族的青睞。目前,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已經擁有超過一億的消費者,2009年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網絡零售已經逐漸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流消費模式。
網規特指電子商務服務商與網商群體、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以及網商群體自發形成的交易規則。在很大程度上,它代表了信息時代的商業規則。
新商業文明促進商業返璞歸真,加速中國崛起
世界經濟已經企穩,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戰。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其中商業領域的問題首當其沖。開放、透明、分享、責任的新商業文明將給全世界以信心。
舊商業文明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經營粗放,大量不合理的交易費用沉淀在流通中間環節之中,從中滋生了暴利的土壤,導致對商業基本原則的系統偏離。而新商業文明,讓人們回到商業本身。網上銷售,完成同樣工作,可能六七折、甚至四五折仍有利可圖。削除暴利后,人們將通過差異化服務實現增值。既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生產者。
新商業文明將顯著增進社會資本,促進人們的關系與信任,帶給上千萬企業以創業生存機會、創造上億的新就業機會,為全球10億人提供價廉物美的消費平臺,并且通過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的相互和諧與個性化發展。
在報告中,姜奇平認為,在上一代商業文明中,英美取代中國成為進步的引領者;在下一代商業文明中,中國有可能再一次成為進步的引領者。新商業文明是屬于全球的,中國如果領先一步,將為人類發展做出較大貢獻。
迎接變革就在此刻。如何實現和加速新商業文明普及,已經被社會各界多次討論。支持新商業文明的新技術如云計算正逐步成熟,現在需要的是社會的關注、各階層的通力合作和資源的協調整合。
令人欣喜的是,新商業文明的萌芽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各種行業、城市和社區,只是不均勻地分布著。一些具備新商業文明特質的先行者已經在信息時代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并以開放、分享的精神帶領他們身邊的人共同進步。這將是一場帶來巨大經濟能量的核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