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如果把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和去年第一季度這兩個一季度中國經濟做一個比較,會看到什么呢,第一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去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6.2%,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11.9%,這是兩個經濟增長率,今年一季度6.2%。那么你再來比較,我們大家都是工業戰線,去年第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的工業增長速度5.1%,這是去年第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的工業增長速度是5.1%,今年中國一季度工業增長速度19.6%,就是5.1%與19.6%。去年第一季度我們知道中國是有上千萬的農民工被迫回到家鄉,我們當時面臨的是一個嚴峻的失業局面,今年一季度,我在珠三角,長三角調研,我是剛回來,我們可以看到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又出現民工荒、用工難。去年第一季度我們中國財政收入是負8.3%,就是去年第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負8.3%,今年第一季度是正的34%,所以如果把這樣幾個數據把它作為一個比較,那么我們可以給中國第一季度國民經濟下一個什么樣的結論呢,就是中國第一季度的國民經濟是延續了去年企穩回升,企穩向好的這樣一個狀態。而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現在這種企穩回升的基礎是在進一步鞏固,所以如果要給一個最簡便的話來說,我說2010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就是2010年,我們中國經濟從第一季度整個世界運行上看,開局良好。
那么往后看,中國2010年中國經濟我覺得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管理好通脹預期,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管理好通脹預期。那么我們一定看到對于今年中國經濟來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局面,這個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他也明確講,他說如果說2009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我們極其復雜的一年。我們復雜在哪里呢?第一現在盡管外部需求整個世界經濟是在復蘇,但是我們的外需仍然帶有不確定性,我們自身還有諸多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如果說我們看2010年你看中國經濟,我說一方面我們可以講出很多有利的條件,有利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我們能夠找出很多的不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這叫什么呢,這叫有利條件因素和不利條件因素現在是同時顯現。而且我們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在相對交織,我們國內問題,國際問題在互相影響,所以2010年,我們復雜就復雜在我們要面對著一個諸多的兩難選擇。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這是中國經濟工作的核心。
那么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這樣一個狀態下,我們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我們的溫家寶總理在他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講,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我們加快結構調整力度,我們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就是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們怎么樣來理解中國的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到了刻不容緩呢?我們如果把中國經濟切開幾個層面來看,你就會看出我們真的是刻不容緩。那么你從供給這個層面看,如果從供給層面看,現在中國宏觀經濟是什么問題呢?我們第三產業的比重占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太低了。我們經過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我們第三產業占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41.8%,41.8%這個比重如果說和美國比,我們低了差不多40個百分點,美國是80,和世界平均水平比差不多低了20個百分點,全世界是60%,大家知道第三產業是吸納勞動力更多的產業,我們中國最大問題還是一個勞動力總量上就業壓力大這么一個問題。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按照國際標準,16歲到65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我們中國2004年是9億09,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知道我們全世界最發達的七大國家,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七大國家人數加在一起,我們跟張部長多次聊過,我們對汽車工業的貢獻是了不得的貢獻,那么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三產是整個比重不一樣,結構層次也不一樣。我們這個三產大家一提,餐飲業,吃飯喝酒,我們特別缺少現代服務,比如和我們汽車工業直接相連的,我們的物流,我們的金融、信用、物流,我們文化產業,都是問題。所以可能各位知道,我們的溫家寶總理明確地講,說是要把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所以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在哪里,在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這是從供給層面看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
那么從需求結構上看,中國經濟是什么問題呢?就是你看需求結構就是看三大需求,投資、消費和出口。我們中國經濟過去比較長時間的整個宏觀經濟角度看,我們過多依賴出口和投資方面,你看我們更多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結果世界經濟危機,發達國家一衰退,我們這邊工廠被迫關門,我們的員工就得失業,所以特別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夠像過去那樣,長時間更多依賴出口去拉動經濟。為什么我們通過汽車工業,08年09年能有這樣一個成就呢?我記得當時在最困難的時候,張部長他是一個專家,他給我講過,中國汽車三不靠,第一步靠出口,第二不靠銀行信貸,所以那個時候我說我們溫總理講說要大家有信心,總理說有信心則心暖,心暖經濟就暖,當時不少人沒有信心,但是張部長有信心。所以我們不能夠長時間更多依賴出口了,那么我們依賴投資拉動經濟過去我們也出現,因為大量投資意味著大量的生產能力形成,大量生產能力形成,消費上不來,產能過剩就過不去,我們現在確實到了這樣一個狀態。所以怎么辦呢?歸根結底還是要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里。剛才邵部長也講,為什么09年汽車有這樣一個成就,就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擴大和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使我們整個行業充滿生機,充滿發展。
如果說從第三個層面上看,就是我們要轉變發展方式,要優化結構,就是要解決我們過去長時間的這種主要依賴物質資源投入來支撐我們經濟增長這個問題。大家知道中國經濟過去我們增長更多是依賴大量的物質資源投入,你依賴大量物質資源投入,問題就出來了,于是我們就是高能耗,高污染,這一點現在形成了共識,我們在中國政府已經向全世界承諾,我們到2020年,我們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到45%,所以怎么來轉變呢?就是說我們能讓技術進步,讓創新,讓科技,讓這些來更多的替代我們現在主要大量的依賴物質資源消耗來支撐整個經濟增長的狀態。那么你把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你如果分成這樣三個層面來分析,那么你想每一個層面都跟我們汽車工業是息息相關的,密切相關的,都是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利好的一個重大政策措施。這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再一個就是管理好通脹預期,管理好通脹預期我在上個月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講過,我說今年我們中國政府提出來的,我們要把物價上漲控制目標就是控制在3%左右這樣一個目標,我是講這個目標,要實現它有難度,能實現,3%今年中國物價控制目標有難度,能實現,但是后來我講完之后,一看媒體報道,第二天看媒體報道,我看只有少數的媒體寫全了,我講的叫做有難度,能實現,就是把物價上漲控制在3%左右,不少媒體壓根兒沒有把后面三個字寫上去,他們標題就是姚景源講今年把物價控制在3%有難度,后面我說的能實現他不寫,我估計他們認為這個東西實現不了,所以他們就不給我寫。但是我是講,我們還得看到什么問題,今年確實有推高物價上漲的因素,但是推高物價上漲的因素和抑制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現在是同時存在,而且你應該相信我們的宏觀調控政策,相信我們能夠處理好把握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管理好通脹預期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