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清同城打造“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2010-4-25 7: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實現廣清同城,讓清遠成為“大廣州的衛星城市”,交通對接具有先行優勢。在陸路方面,有武廣鐵路、廣清輕軌、廣清高速公路擴建、廣洛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佛清從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等;在水路方面,水利樞紐工程和北江航道整治;在航空方面,白云機場離清遠市區60多公里,一小時可抵達國際機場。這些密集的交通區位優勢為廣清同城化打下基礎,更關鍵的是這些項目在三到五年內可逐步建成啟用。
此外,據了解,廣州清遠同城化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合作框架協議有望近期簽署,該協議圍繞建設廣清半小時城市圈的要求,立足構建現代化廣清同城網絡,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形成網絡完善、布局合理、運行高效、開放便捷和安全有序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可以肯定,屆時“廣清同城”效應將更為明顯。
打造“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近年來,清遠以“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的理念,完善了交通路網規劃,強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打造連接珠三角的快速通道,一直在為融入珠三角做著不遺余力的努力。
據清遠市交通局資料顯示,今年清遠市開工的高速公路將有5項,總里程330公里。其中廣樂高速計劃今年6月全線開工,2013年12月全線建成通車。廣清高速擴建清遠段先行工程已經于去年11月動工,計劃2013年底完工,清連高速公路連南段已經進入全封閉施工階段,力爭今年年底建成通車。還有佛清從高速公路北段、二廣高速公路連州至懷集段、佛清從高速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力爭今年動工。同時,英連高速、汕昆高速、汕湛高速、清連高速與廣清高速連接線及韶關賀州高速等一批儲備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另外,隨著清遠旅游大道、鳳翔北路、清遠旅游碼頭的建設項目的推進以及京珠高速復線即將建成,二廣高速、佛清從高速相繼動工,武廣高鐵建成通車,廣清同城之勢正在加速。
屆時,清遠將形成以京珠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清連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主動脈;距新白云國際機場僅28公里;清遠火車站、高鐵清遠站、清遠港等與珠江三角洲發達地區聯成一體,成為接納港澳臺和珠三角輻射的最前沿。武廣高鐵建成通車,讓清遠已完全融入珠三角“半小時生活圈”。目前清遠市即將形成發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將使清遠與廣州和佛山的“同城效應”充分顯露。
城際輕軌將拉近廣清時空距離
在城市輕軌方面,廣清城際輕軌按清遠市B線方案與廣州地鐵3號線在白云國際機場的對接,二期延伸至廣州北站與廣州地鐵5號線互接,全長約50公里,力爭2013年投入運營,形成直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和廣州市區的直達快線。
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可行性研究、勘察及初步設計的實質性工作階段,并不斷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使之成為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計劃修編以后第一條通車的線路。
同時,廣清輕軌的具體路線也公開亮相,起點分別為廣州火車北站和白云機場,終點為清遠清新站,基本呈倒“Y”字形分布。全長為67.84公里的廣清輕軌,共設11座車站,列車時速高達200公里/小時,25分鐘清遠可抵廣州。快速、準點、大容量的輕軌,不只是簡單的城市交通工具,更快速縮短了城際間行程,提速生活空間轉換。
另外,武廣鐵路客運專線清遠段投入運營,同時,客運專線清遠站站前廣場及道路等工程也建成投入使用。武廣新清遠站緊靠廣清高速公路,是武廣客運專線的18個車站之一,建筑面積近22665平方米,廣場占地面積約14.5785公頃,包括站前廣場、公交車站場、出租車和私家車站場、站前中心廣場、商業廣場及廣場周邊道路。項目總投資1.776億元,爭取將武廣鐵路客運專線清遠站上升到“廣州北站”的功能和定位。武廣客運專線通車,促進清遠經濟社會加快融入珠三角,加快了清遠市區交通與廣州交通實現同城化。
高速公路網實現無縫對接
目前,清遠市境內已經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廣清高速及清連高速,通車里程共32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有清連高速連南段、廣清高速擴建、廣樂高速,爭取二廣高速、佛清從高速年內開工。上述5條高速公路清遠境內建設里程約330公里,計劃投資300多億元,將于2013年通車,汕湛高速、汕昆高速、英連高速正抓緊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爭取“十二五”期末開工建設,到“十二五”期末至“十三五”期初,清遠市境內將形成總里程1088公里,總投資1000億元的“五縱三橫”高速公路網。
其中廣州樂昌高速公路清遠段,經清遠市英德沙口鎮、映紅鎮、連江口鎮、黎溪鎮、清城區飛來峽鎮、源潭鎮、龍塘鎮,連接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雙向六車道,全場122.4公里,預計投資132.6億元,將再加速清遠南部地區融入廣州。此外,和廣州連接更為直接的廣清高速公路擴建工程起于慶豐,經石井、神山、江高、新華、獅嶺、銀盞、龍塘、橫荷,終于廣清告訴清遠西出口,雙向八車道,已經動工興建。
“黃金水道”直通珠三角
清遠正在著手編制航道“十二五”規劃,計劃將北江干支流航道都提高航道等級,連成通航網絡,實現干支互通,直達珠三角地區。同時為解決北江塞船頑疾,北江有望建設為3級航道(1000噸級船舶通航標準)。北江(白石窯樞紐至三水河口)航道整治工程成為其重要一環。
今年3月份,省交通廳在清遠市舉行北江(白石窯樞紐至三水河口)航道整治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據悉,規劃的工程包括航道整治、航道疏浚、修建飛來峽水利樞紐的二線船閘和白石窯二線船閘,總投資約10億元。該航道全長180公里,是北江中下游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水上運輸的唯一通道,也是未來的“黃金水道”,這項工程的建設,將大大提高北江河段通航能力。
另外,加大對北江航道淺灘航段的整治就要將各階梯間的水位銜接起來,使北江中下游近期內全年可通航300噸級船舶,中遠期全年可通航1000噸級船舶;此外,飛來峽水利樞紐已不能滿足通航,需盡快按1000噸級、年最大單向通過能力1500萬噸標準設計,修建第二座船閘。
目前,白石窯至北江大橋段106公里正按內河4級航道標準在整治建設中,北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估計明年完成。北江下游清遠北江大橋至三水河口74公里,上世紀90年代末按內河4級航道標準進行整治,工程已竣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