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由降轉升 未來仍將上行
2010-4-23 16: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已經公布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經濟正朝著穩定、快速、協調方向發展,生產資料市場需求在逐漸穩固,出口恢復性增長明顯,成本因素推動市場價格持續上揚。3月份,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一改2月份小幅陰跌的整體走勢,呈現上揚的行情。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對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監測調查資料顯示,3月份我國生產資料價格環比(與上月相比)上升1.4%,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9.8%,累計同比上升17.7%。
據央行公告顯示,春節后央行已經連續第五周實現凈回籠,5周時間共回籠6330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此前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資金回籠量之和。然而,雖然3月央行發力回收流動性,年初的凈投放已盡數收回,但資金面仍然充裕,種種跡象表明,4月份繼續收緊流動性仍然是大勢所趨。但考慮當前我國經濟運行質量在逐漸好轉,當前相關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預計4月份我國生產資料市場仍將平穩運行,價格繼續呈上漲走勢。
主要大類產品價格呈明顯上漲走勢
3月份,監測的主要大類產品價格除煤炭、建材外,基本都呈明顯上漲走勢。其中:黑色金屬類產品價格由降轉升,3月環比價格漲幅高達4.8%;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劇烈,環比價格由2月份大幅回落5.7%,轉為3月上升2.5%,價格波動幅度高達8.2個百分點;化工產品價格3月環比上升1.2%;成品油價格在國際油價波動上揚的影響下,3月環比上升1.6%;煤炭市場價格繼續受到季節性等因素影響需求減弱,價格持續大幅下跌,3月環比跌幅達到7.4%;建材產品價格小幅下降0.8%。
鋼材價格環比上漲4.9%
3月份,鋼材平均價格環比上漲4.9%,同比上漲14.1%,1~3月累計上漲5.4%。監測的主要鋼材品種價格上漲幅度均較為明顯。其中,中板、線材、薄板、型材、優質鋼材環比價格分別上漲7.4%、5.6%、4.9%、4.6%和4.1%;同比分別上漲18.6%、19.4%、21.9%、8.2%和12.4%。
影響鋼材市場價格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要原材料如鐵礦石、鋼坯、焦炭的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是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正式向中國鋼鐵企業提出將2010年鐵礦石基準價格上調90%~100%的要求。受此影響,3月份進口鐵礦石價格瘋漲,幾乎每隔2~3天就刷新一次歷史新高;同時,國內各大礦上鐵礦石均價也呈大幅上漲的走勢,目前已接近進口礦價格。原料價格的堅挺走高,特別是在國內鋼廠進口礦依賴度從2008年的50%上升至目前的70%的情況下,成本因素成為3月份現貨鋼價大幅走高的最大推動因素。
二是盡管商務部表示將會同工信部,支持鋼鐵協會和國內大鋼廠對外談判,給鋼鐵企業以必要的支持,包括國際貿易政策的支持和必要的貿易手段支持。但鋼廠和商家均對于后期鋼材成本上漲的預期高漲,導致市場拉漲氣氛濃厚。鋼廠借機頻頻上調鋼材產品出廠價格,調價廠家數量呈現井噴之勢,而且價格漲幅也在不斷擴大。
三是隨著全國氣溫逐漸回升,各地陸續進入開工階段,全國鋼材市場需求逐漸轉暖,市場預期向好。
未來幾個月,鋼材市場將逐漸進入消費旺季,市場需求仍將繼續向好,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穩定發展,相關下游需求仍將支撐鋼材市場價格。同時,鐵礦石以及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預計后期市場價格的成本推動因素也將支撐鋼材價格持續走高,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有色金屬價格由降轉升波動劇烈
由于部分有色金屬品種漸入消費旺季,加上國際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上行,以及資金炒作因素影響,部分有色金屬品種價格已經超越了市場供需基本面的影響,金融屬性大增,價格波動劇烈。
監測的主要有色金屬平均價格環比由2月大幅下降5.7%,轉為3月上升2.5%;同比價格上升53.6%。其中,鎳、銅、錫和鋅的環比價格分別上漲8.5%、5.3%、2.7%和2.6%;同比價格分別上漲79.2%、87.2%、42.6%和66%。
化工產品價格小幅回升
3月份,化工產品市場價格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影響下,月環比價格上升1.2%,同比價格上升27.5%。
從3月份主要品種變化情況看,一是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價格雙雙上揚,3月環比分別上升2.4%、1.3%,同比分別上升72.9%、10.7%。二是國內塑料原料品種有升有降,其中聚乙烯環比下降2.6%、聚氯乙烯環比上升1.8%、聚丙烯環比上升1.3%、聚酯切片環比上升1.4%。三是醇酸類產品價格也呈現有升有降行情,其中甲醇、乙二醇環比價格分別下降1.7%、1.5%;正丁醇、異丁醇環比價格分別上升高達9.2%和20.3%。國內芳烴類產品價格普遍下跌,純苯,甲苯、二甲苯環比價格分別下降4.4%、2.5%和2.2%。四是“三酸兩堿”等無機化工產品價格以平穩上揚行情居多,其中硫酸價格月環比上升3.9%;純堿價格環比上升5.9%。
煤炭價格高位大幅回落
3月份我國煤炭市場價格繼續2月份的大幅下跌走勢,但隨著下游企業相繼復工復產,煤炭市場需求有所上升,再加上西南干旱以及突發礦難的影響,跌幅逐漸收窄,至3月最后一周市場價格已基本止跌企穩。
截止到2010年3月29日,發熱量為5800大卡/千克的大同優混煤秦皇島價格為735元/噸,5500大卡/千克的山西優混煤秦皇島價格為685元/噸,和上周價格相比上漲幅度在5元/噸左右,實現了近10周來首次上漲,但3月份整體仍有15~20元的跌幅。
3月份國內煤炭市場價格環比下降高達7.4%,其中煙煤環比價格下降7.8%,無煙煤環比價格下降5.7%;同比價格3月上升41.8%,其中,煙煤同比上升42%,無煙煤同比上升41.1%。
4~5月是傳統的用煤淡季,電廠在夏季到來之前,會對發電機組進行例行檢修,為迎峰度夏滿負荷發電做準備。加之天氣轉暖,取暖用煤需求逐漸退出市場,煤炭消費的淡季特征會更加明顯,市場煤炭價格仍將低位震蕩整理。考慮到今年我國宏觀經濟仍將向好發展,電力行業以及其他用煤大戶運營狀況都比去年有了明顯好轉,同時今年我國水電形勢不容樂觀,預計在今年夏季的煤炭消費旺季,國內煤炭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價格將季節性回調。
建材及木材產品價格小幅下降
3月份,我國水泥、玻璃以及木材等產品價格均有小幅下降。其中水泥價格由于產量略顯過剩,同時需求不足,3月環比下降0.3%,同比上升1.1%;玻璃價格環比下降2.1%,同比上升9.7%;木材價格環比下降0.5%,同比上升1.5%。
成品油價格跟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
全球經濟數據利好,美國和歐洲制造業擴張;我國3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5.1,高于2月份的52.0,為經歷今年前兩個月連續下跌后首度反彈,表明我國制造業活動再度加速;日本大型企業悲觀情緒下降。美中日是當前世界上石油需求最大的三個國家,在這股喜人氣勢的刺激下,同時各方投資者的資金源源不斷流入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近期國際油價的上行走勢非常強勁。截止到3月底已基本徘徊在85美元/桶,觸及一年多來國際油價新高。
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跟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3月份環比上升1.6%,其中柴油環比上升1.6%,汽油環比上升1.7%,燃料油環比上升1.1%;同比價格上升39.3%,其中柴油同比上升47.4%,汽油同比上升25.8%,燃料油同比上升47.7%。
相關報道
一季度外貿順差降近八成
海關總署4月10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統計,1~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617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4.1%。其中出口3161.7億美元,增長28.7%;進口3016.8億美元,增長64.6%;貿易順差為144.9億美元,減少76.7%。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314.6億美元,增長42.8%。其中出口1121.1億美元,增長24.3%;進口1193.5億美元,增長66%。當月貿易逆差為72.4億美元。
由于國內需求旺盛拉動石油等原材料進口數量和價格雙雙強勁上升,以及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導致汽車類產品進口猛增,3月份當月我國進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1.7個百分點,當月出現72.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中止了我國自2004年5月開始連續70個月貿易順差的局面。其中3月份當月逆差主要來自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規模分別為79億、65.3億和61.3億美元。
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恢復性增長勢頭良好。與2008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增長8.2%;出口增長3.4%,進口增長13.8%。其中今年3月份進出口總值較2008年同期增長13.1%;出口增長2.9%,進口增長24.6%。從環比來看,今年3月份進出口較2月份環比增長27.6%;其中出口環比增長18.6%,進口環比增長37.3%。
前3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高于同期總體增速,加工貿易進口增長迅速。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3096.8億美元,增長47.9%,高出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3.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13.1億美元,增長26.6%;進口1683.7億美元,增長72.2%。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270.6億美元。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2405.1億美元,增長38.5%。其中出口1516.9億美元,增長29.8%;進口888.2億美元,增長56.3%。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628.7億美元,增長4.7%,相當于同期總體順差規模的4.3倍。
從國內來看,今年一季度,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532億美元,增長32.7%。同期,江蘇省、上海市和北京市進出口值分別為991億、790億和684.7億美元,分別增長52%、43.1%和69.3%。此外,浙江省、山東省和福建省進出口值分別為527.1億、395.9億和228.6億美元,分別增長41.1%、45.5%和45.3%。上述7省市進出口值合計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83.3%。
在出口商品中,今年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890.8億美元,增長31.5%,高出同期我國總體出口增速2.8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758.9億美元,增長34.5%;機械設備出口647.1億美元,增長28.8%。同期,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長,其中服裝出口240.4億美元,增長9.1%;紡織品出口152.1億美元,增長26.6%;鞋類出口72.6億美元,增長13.8%。
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據統計,鐵礦砂進口1.6億噸,增長18%,進口均價為每噸96.3美元,上漲20.7%;大豆進口1104萬噸,增長8.7%,進口均價為每噸456.9美元,上漲15.1%。此外,進口機電產品1377.6億美元,增長49.8%,其中汽車進口17.9萬輛,增長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