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綠色品質成就國際化夢想
2010-4-22 3: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占領省外市場到走進香港和臺灣甚至走出國門,鄭州毛莊農產品(14.53,0.37,2.61%)批發市場(以下簡稱毛莊市場)僅僅用了八年時間。
但是,今年對于張吉峰來說,注定是個很大的挑戰。面對臺商供貨合同,他除了驚喜,更多的是鎮定。
作為毛莊市場總經理,近段時間頻頻出入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地區,像這樣的商務考察,近段時間對他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
“通過去年一年時間對香港地區的供應情況來看,打通東南亞市場根本不成問題。”張吉峰表示。
今年和臺灣的合作,是張吉峰不辭辛苦努力的結果。“占領臺灣市場,是早有準備的。”從張吉峰的話中,可以看出他的自豪之情。
歷經十幾年艱辛發展的毛莊市場,歷經三次擴建,現已成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然而,通過擴張市場,毛莊市場又一次充滿了轉型的渴望。以升級求轉型,將毛莊市場逐步由產地市場向集散地市場轉變已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地攤”到“市場”
毛莊市場的形成,最初是以路邊農民出售自家地里過剩蔬菜為主,隨后漸漸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邊市場。
當時處于城市郊區的毛莊何以成為頗具影響力的蔬菜批發市場?
“主要是沿公路,又位于城市與郊區的邊緣。”毛莊市場辦公室主任王榮昌告訴記者,毛莊緊鄰310高速公路和北四環公路,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成就了毛莊市場的今天。
1992年,在鄭州市政府和新城街道辦事處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一個占地60畝的毛莊露天蔬菜批發市場,這樣一來,不僅吸引了周圍村民種植蔬菜的“野心”,也吸引了省內及周邊省份的上百家客戶到此來“買菜”。
“隨著市場份額的不斷變大,到1998年前后,周圍幾個村鎮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起了蔬菜,村民根本不愁賣,在自己家地頭就把蔬菜賣掉了。”王榮昌介紹到。
張吉峰介紹說:“當時,來這里買菜的客戶最遠的有哈爾濱、佳木斯、烏魯木齊等地的。”
然而,隨著客戶的增多以及客戶心里對市場層次的提高,當初形成的露天路攤,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2002年,我們開始對市場進行擴建升級,力爭重建商鋪、加強經營環境和市場管理等諸多方面的輸血改造。”張吉峰說,不僅如此,為適應新形勢發展,市場還開始做起了從外地調運蔬菜的方案,大打反季節差價戰。
2005年前后,毛莊市場進行了第三次升級改造。市場面積已由最初的60畝,變成現在的近300畝。年成交額也是猛然增長,以每年18億元的成交量位居河南省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
有了自己的物流中轉,毛莊市場這粒雪球越滾越大。
擴張之道
市場建成后,如何招商、如何吸引外地客商,如何在鄰里眾多的市場中求生存,成為張吉峰考慮的重要課題。
“我們跑北京、廣州等地招商,人家要么以我們的蔬菜質量不好、要么以我們的物流不好等婉拒,到頭來,只招來了幾個規模中等的客戶。”張吉峰介紹到。
張吉峰明白,毛莊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機遇,但更離不開與之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配合。痛定思痛的張吉峰決定先從質量抓起,就在他考察期間,偶然發現無公害蔬菜很受歡迎。于是他有了新的想法——建無公害蔬菜基地,他認為基地蔬菜的品質是保證毛莊蔬菜源源不斷運往外地的重要保證。
同時,為抓好毛莊市場生產與銷售這兩個環節,張吉峰采用“公司+基地”的種植開發模式。毛莊市場每年都會與之簽訂供貨協議的惠濟區古滎鎮、大河路街道辦事處、花園口辦事處等六家基地提供資金幫助和技術支持。
“連續三年了,每年補助資金2萬元,并派農技師到場指導。這種方法不僅為我們節省了時間,也為農戶做到了產銷方便。”張吉峰表示。
據了解,毛莊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是河南省第一批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現已有無公害蔬菜14500畝,并又在黃河灘區發展4000畝。
可以說,在毛莊基地建設的帶動下和經營模式的鮮有定位,對于處于深度擴張期的毛莊市場本身就是一張王牌。
這樣的發展速度,對于張吉峰來說,之前是完全沒有想到的。繼去年毛莊市場簽約香港,今年又簽約臺灣。
探尋轉型
張吉峰表示,管理好市場,是發展的根本,管理好一個市場完全抵得上十個企業,但管理不好市場,還不如一個企業。
“毛莊市場的升級不可否認帶有時代的機遇,但要想讓市場常青永駐,就必須加快腳步,走在其他市場的前列。”張吉峰解釋說。
“毛莊市場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面積,從目前看,與全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單從規模和環境這兩方面就不及人家。”毛莊市場財務經理張之金表示。
而張吉峰表示,僅僅將市場得以改觀、改造,是根本不能實現升級、轉型的。“以毛莊市場為例,基地面積逐年減少,菜農的可耕地面積也在減少,這無形就給我們帶來壓力。”
然而,一個現實是,從全國做得較好的蔬菜批發市場看,借助現代優越的交通地位,做大做強物流配送是一些大型市場的首選。
“其實,毛莊市場早在2006年就已經開始借助于物流配送,將產地市場向集散地市場轉變。每年從省外、東南亞地區運回的蔬菜接近20萬噸。”張吉峰表示。
張之金對此解釋說:“更重要的是,通過物流配送,將各地區蔬菜品種得以綜合轉接,這樣就不至于形成價格壟斷和品種區域化。”
另外,為了擴大銷售,便于物流配送、儲存,毛莊市場已于2006年進行了一項投資,在市場內建成了目前鄭州最大的5000噸大型中轉(冷)庫,為葉菜保鮮提供了方便。在隨后兩年內,市場還將建成萬噸級以上低溫中轉庫,為食品、肉類保鮮提供方便。
截至目前,市場共設全國蔬菜中轉區、產地蔬菜交易區、冷藏貨運區等八大功能區。蔬菜遠銷北京、遼寧、廣東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還有香港、臺灣及俄羅斯、東南亞等地。
談到毛莊市場未來走向,張吉峰信心滿懷:“建成全國的、國際化的農產品標準化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