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鋼貿商眼中的鋼價走勢
2010-4-20 8: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江蘇 以利
今年的春天來得有點晚,但是南京的鋼材貿易商卻幾乎每天都如沐春風,因為今年的鋼材行情格外紅火。鋼價從年初的3800元/噸到現在的4500元/噸,幾乎一氣呵成。年初貿易商在高庫存背景下的憂心忡忡,變成了現在的賺得盆滿缽溢,這里我想就南京鋼市談談個人觀點。
庫存
年初南京的建材庫存保守估計在20萬~25萬噸左右(螺紋鋼、高線、盤螺),上海、杭州分別在100萬噸左右。從去年到今年正月十五的一段時間,由于很多工程沒有開工,農民工尚未返城,導致市場需求不能正常放量,加上國家流露出控制信貸的意圖,所以很多貿易商對后市看法也是撲朔迷離。有些貿易商擔心高庫存背景下價格崩盤拋售現貨,以至后來追悔莫及。
其實單從庫存來看,年后庫存一般都是比較高的。客觀上春節前后一段時間是需求的低迷期,庫存被動增倉;主觀上每年的3~4月份是工地開工高峰期,再加上鐵礦石談判的因素,所以每年春節都有囤貨,導致庫存處于一年之中的高位。雖然南京鋼市的庫存較往年同比依然較高,但是我們要看到有一些新的情況出現——即部分新的大型貿易商加入鋼貿陣營,從而帶來的庫存增加。
南京市場新增的貿易商主要是瑞冶聯和淮礦,往年,瑞冶聯和淮礦以及沙鋼南京辦事處,其庫存幾乎對市場沒有影響。但是今年,沙鋼辦事處和瑞冶聯年初的庫存大致都在2.5萬噸左右,淮礦的庫存大約在8000~10000噸區間。如果以總庫存量扣減這3家的庫存,那么總量和往年相比并不顯得特別高,也就是說,傳統的南京鋼貿商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較往年來說并沒有什么特別增加。另外,絕對庫存并不等于流動庫存,業內人士都知道,倉庫很多資源其實是被用于質押而不能隨時銷售的,再加上宏觀經濟的增長帶來更大需求,而需求增長需要更大的庫存來周轉,使得高庫存可能成為一種常態,并不存在系統性崩盤的風險。
需求
春節前后很長一段時間,需求一直萎靡不振,導致很多現貨貿易商在高庫存背景下對后市判斷出現分歧。其實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建材的需求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通常說的“鐵公基”項目。2008年經濟危機,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推出了4萬億元的項目,試圖以國家投資來拉動GDP增長,維持經濟的平穩。這4萬億是分兩年投入的,從時間節點上來說,2010年正處于繼往開來的一個中間時段,2009年的老項目沒有完工,而2010年的新項目在繼續開工,所以從國家基建這方面的需求應該是穩步增長的。(二)民間需求。這部分需求主要來源于房地產市場,2009年的房地產市場行情就不需多說了(舉個例子,我家門口的新開樓盤金域中央,樓價從2008年的6800元一路飆升到現在的15000元/平方米)。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高歌猛進,2009年的土地拍賣市場也是異常紅火,而大量土地市場的持續開發對2010年的建材行業又產生了更大的需求。
資金
去年國家金融機構一共投放了9.5萬億元的信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目標是7.5萬億元,去年的信貸數字是創記錄的,遠高于實體經濟的的增長速度,以將近30%的增速對應GDP8.7%的幅度來說,資金面上應該是非常寬裕的。
而且就鋼材貿易這個行業來說,大部分商家獲取資金的方法是抵押貸款,相對信用貸款,通過質押手段獲得資金,對于銀行業來說安全系數還是比較高的,系統性風險是微乎其微,所以商業銀行還是樂于為貿易商提供資金支持。在沒有資金壓力的背景下,貿易商如果不是極度悲觀,一般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拋貨現象,也就不會導致價格的崩盤。
成本
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對鋼材需求開始恢復性增加,尤其是中國政府4萬億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更是產生了強大的鋼鐵需求,在此背景下,作為鋼鐵的基礎原材料漲價也就成了一個必然的趨勢。另外,從貨幣層面來說,由于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各國中央銀行為了救市大多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有些則直接量化寬松,開動印鈔機,在這樣的背景下,貨幣市場的資金壓力得到大大的緩解,通貨緊縮變成了流動性泛濫,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就如影隨行,在預期貨幣貶值的背景下,大量的貨幣必然流入樓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場。
這一年樓市瘋漲,股市從1600點附近飆升到年底的3400點,大宗商品市場以原油為例,從2009年的2月份的30多美元/桶漲到年底的70多美元/桶,鋼材主要原材料(鐵礦石、焦碳、煤、廢鋼)的大幅漲價必然是需要轉移,所以,我們也就看到了這一輪鋼廠的推漲、瘋狂的成本轉移導致瘋狂的全民買單。
鐵礦石
去年鐵礦石談判的長協價大概是FOB60美元/噸左右,目前日韓已經達成的季度協議大概是105~110美元/噸左右。相對去年,每噸鐵礦石的成本增加了將近50美元左右,而品位63.5%的鐵礦石一般需要1.6噸左右才能煉出一噸鋼,再參考最新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假設按照日韓已經達成的價格,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從鐵礦石成本考慮,國內鋼企噸鋼成本可能就要增加550元。
再結合去年南京鋼市最低3200元/噸左右的價格,在不考慮其他成本的情況下,那么今年的底部價格起碼要在3800元/噸附近。如果完全采購現貨礦,按照現貨CIF的鐵礦石170美元/噸來算的話,那么噸鋼成本可能要增加1200元/噸,底部的價格則更會達到驚人的4400元/噸。不管怎樣核算,高漲的鐵礦石價格會對鋼材現貨的成本起到強力的支撐作用。
今年的市場可能是一個高成本、高價格、高需求、高庫存主導的“四高”局面。不過,最近鋼價的瘋漲也應該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在市場一片繁榮的背后,經銷商也應該牢記鋼價暴跌的前車之鑒,在爭取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保持合理庫存,有充足的風險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