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晟盛:協會是做政府與企業間的商業活動的紐帶
2010-4-20 5: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中國信用4.17高峰論壇暨第五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年會于4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辦。本屆年會的主旨是堅定市場信心,交流信用建設經驗。以下是搜狐財經發回的現場報道: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今天非常感謝北京大學的信用研究中心創造一個機會,使我來學習,也來互相交流。
參加幾次活動以后及社團的誠信問題確實是第一次提到了日程上來,剛才我與胡教授說,你也沒告訴我要發言,我沒有很好的準備。但是,我也談幾點體會。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在行業協會當中算比較早的了,是1982年就成立了,我當年在國家的綜合研究運輸所,只是研究運輸業的綜合性的問題,因為運輸系統四個部管,在82我到國外考察以后,回來向國家經委建議,我說應該搭建一個平臺,成立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為各部門互相交流研究一些共同性的問題。獲得了國家經委批準,成立了這個協會,我們第一任的會長就是郭洪濤(音譯)同志。我做了8、9年,又到協會當副會長。現在把誠信提到議事日程,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好?我談一下我的感受。
市場經濟的特點,市場經濟是趨利主義,為了規范所以必須建立法制經濟、誠信經濟,我們在市場經濟當中是必須這樣做的。
那么,我們的協會在這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做的誠信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從成立一直關心,直接工作20年。
我覺得協會有一個首先的定位,因為中國的協會和發達國家國家不一樣,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雖然說基本建立,但仍然政府的作用是很大的。我記得當年我們名譽會長叫做張俊夫(音譯),他說協會要給政府幫忙不能添亂,要給國家做好事,不要給國家添亂。
第二個是協會的服務宗旨要定好。中國的交協是推動了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和物流的發展,我們的宗旨是要為社會、為政府、為行業、為企業四個服務。我們的位置是為這四個方面提供服務的,怎么有利于國家的發展,怎么有利于社會的發展,怎么有利于行業的發展,怎么有利于行業的發展,怎么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要把自己的宗旨定好。
第三個是我們的方向,我深深體會到的有為才能有位,協會必須做工作,然后社會再承認你,才有你的位置。怎么叫做有為呢?我深深體會到,協會要起四個作用。第一個是作為政府的參謀咨詢,我是一直跟政府打教導多,我一直認為說不說在我,理不理在你。我提出了意見同意了變成了國家的制度,不同意再思考一下。第二個是我作為一個橋梁紐帶,我把企業的呼聲反映給政府,把政府的要求傳達給企業,使得行業互相融合、互相貫通。第三件事,我作為一個交流平臺加快信息交流,國內外的信息、行業的信息、宏觀的、微觀的、通過會議、通過雜志、通過網站來加強交流。第四個是我作為一個窗口加強國內外的運輸行業、物流行業的交流。這四件事辦好,協會就有為了,所以國家就有需要了。
第四點體會,協會當年成立的時候,還要國家的事業部批編制,現在越來越改革,人也多了,變成了全國的收支單位。離退休的30、40個,國家財政部撥一點錢,剩下的一點錢沒有了。我來的時候協會十幾個人,現在協會將近300人。要給國家做事情,有的有收入,有的不一定有收入。所以,我也體會到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做協會的時候,我在工作當中給自己定了一個,國家需要的、社會需要的、協會應該做的、有錢沒錢我都干,我認為這是公益性的事業。
但是有的服務我可以收費的,我也不客氣,我是商業性的活動,我用我商業性的活動支持我公益性的活動。比如說前幾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委托我研究一下未來20年中國的需求怎么樣、中國的供應還緊張不緊張。研究了7、8個月,成本也有幾十萬,最后不錯獎勵了我2萬,不就賠了幾十萬嘛。
比如說我要推動物流業的發展,物流業做好做壞核心是企業問題,怎么把物流業做大,企業家也講過,我們國資委的領導講過,中國的500強企業只大不強,怎么把物流企業做大,才能把物流做上去。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搞了一個指標體系進行物流體系百強評選,國務院已經批準了作為國家的評選項目。
這個評選我每年抽出人力做,但是我一分錢也不收,為了保證公正性和為了保證我做強做大,我一分錢也不收。最后變成的國家意見,但是國家也沒有錢。
公益性的事業我怎么支持它,商業的事情我也干,協會下面成立了幾個公司,成立了船公司,我承接物流公司我也得交錢,所以我認為協會是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它作為一個社會中介組織。所以,體制改革是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完全理順的情況下,把我們的協會做強做大,對國家多做事情,我認為把自己的誠信搞好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也不是說協會做得很好,有經驗,也有問題,大家我從今天給大家學習的時候,從誠信建設方面,有哪些需要改正的我會認真思考,力爭把交通運輸協會做好,為國家做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