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市食品冷鏈體系尚未形成
2010-4-19 8: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范云兵)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09年超市食品安全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食品安全法》出臺、農產品采購模式變化、行業整合帶動食品安全管理等三大要素,促進了2009年我國超市食品安全的提升。但是,在超市的采購環節上,食品的冷鏈管理體系尚未形成。
該報告顯示,在可能給超市食品帶來危害的各項因素中,供應商和產品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來,超市生鮮食品的比重不斷加大,如沃爾瑪去年生鮮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成為超市的核心競爭力,但生鮮食品的比重加大后,又給食品的安全監管和冷鏈管控帶來很大困難。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表示,目前我國大部分超市的冷鏈管控,只能從收貨檢驗環節開始,對于易腐食品進行全程冷鏈管理的還非常少,甚至很多食品到超市之前是解凍過的,然后再冷凍。
目前,我國超市完整獨立的食品冷鏈體系尚未形成。調查顯示,只有29.67%的超市擁有自己的冷藏車,36.26%的超市由供貨商的冷藏車為其配送生鮮食品,13.19%的超市由生鮮供貨商尋找第三方物流,5.39%的超市自己尋找第三方物流。
目前除華潤萬家在華南地區有自己的冷藏車外,大多數超市的配送主要通過第三方物流。但目前的條件下,一般超市門店都是常溫環境下卸貨,經常出現30分鐘左右的斷鏈情況。而且,供應商對于不同的超市也會區別對待,這就更增加了超市對于供應商運輸溫度的管理難度。
因此,郭戈平呼吁,由于冷鏈投資屬于長期投資,希望政府給予政策支持,以幫助零售企業購買相關設備,打造食品冷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