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營實務

淺談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

2010-4-19 7:3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秦海梅
    以人為本,快樂工作,是本文的中心所在。馬克思曾經說過,凡是許多人在一起協同勞動的地方,都必須有管理,并且組織規模越大,人員越多,管理越復雜。作為隸屬于中冶集團、有著近7000名員工的建筑企業——二冶,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深刻知曉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從而為整個企業創造出積極向上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獲得長遠發展。
    那么,企業如何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呢?
    首先,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當代企業的管理出發點。在以知識經濟為主流的當今社會,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知識的力量愈顯突出的地位。而作為知識的載體——人,則愈發表現出其巨大的影響力。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人的集合,對企業的管理首先就是對人的管理。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在能力,是增強企業活力的源泉。作為一名管理者,必須認識、理解、尊重、用好每一位員工,滿足其合理的需求,為其營造合理的工作環境,激發工作熱情,使企業內部、至少是大部分的人能夠為企業的發展目標而努力。保留人才、激勵人才,依靠人才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目的所在。企業的建立依靠每個人力量的點滴匯聚。英雄來自于群體中,比爾·蓋茨不是孤家寡人建立微軟帝國。可以說,企業作為一部開足馬力運行的機器,每個員工都是這部機器上的一枚螺絲釘,管理者是保證這部機器正常快速運行的操作者,只有充分肯定人的價值,善于從員工角度出發,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手段,擰緊每一顆螺絲釘,才是推動企業穩定快速發展的動力。
    其次,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是企業管理的保障。激勵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保障,包括對員工物質方面的獎勵和精神層面的激勵。個人與企業作為兩個不同的利益體,其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只有當兩者協調統一,達到一種平衡時,才能實現共同的長遠發展目標。一個人工作成績的大小取決于他的能力與動機激發程度,能力越強,動機激發程度越高,工作取得的成績也就越大,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也就越多。這就要求管理者靈活把握尺度,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作為管理的基本出發點,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充分重視每個人利益得失。
    物質利益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對個人來說是尤為看重的環節。物質獎勵不是唯一激勵個人的力量,但又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最現實的激勵因素。只有在企業中建立公平可信的物質獎勵機制,企業與個人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這里,還要重點談談精神激勵對員工激勵的必要性,同樣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個人在報酬引誘及社會壓力下工作,其能力的發揮僅有60%,而其余的40%能力需要靠管理者在精神層次上將其激發。一個員工工作目的除了簡單的物質利益獲取以外,還包括從工作中體驗到自身價值實現的滿足感。一個企業,要清楚把握物質利益是個體最根本的需求所在,而精神的滿足則是最強有力的輔助管理手段。當員工的工作價值得到充分肯定,會極大地激發其工作熱情,同時也增強了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向心力,進而成為凝聚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反之,若是忽略或無視員工的精神激勵,將會直接導致其工作情緒低下,精神疲憊,甚至對企業產生不信任感,縱然工作,也只是單純的物質追求,缺乏工作熱情,喪失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企業何談凝聚力和創新動力。
    還有,溝通的藝術是實現以人為本管理的重要方法。有句廣告詞講的精彩:溝通無極限。溝通廣泛存在于管理工作中。作為企業,直接面對的就是員工,與員工之間多層面順暢的溝通交流,是大多企業所缺乏的,但筆者認為溝通是企業實現民主管理最有效的辦法。溝通可以減少距離,溝通甚至可以消除隔閡。管理者的決策需要溝通,否則決策難以得到貫徹。對管理者來說,有效的溝通也是至關重要的。做好溝通,將會提高管理者的判斷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反之,缺乏溝通,往往會使管理者陷入錯誤的方向,誘發沖突,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既要對員工闡述公司的發展與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又要聽取員工工作生活上的問題與困難,并要盡量為之解決后顧之憂。溝通交流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若只是單純的聽取而不有效行之,就會失去員工的信任,影響甚至阻礙工作的開展。能夠與員工做好溝通,除了能夠解決沖突,取得員工信任,擴大管理者的影響力以外,還能獲取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員工的交流更要善于聽取意見、分析意見、采納意見。納諫,是取得進步的有效方法,中國共產黨歷來主張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古往今來善于溝通吸納的益處甚多,縱觀古今,善于納諫者皆成就一番事業,如唐太宗善納下意,造就大唐盛世;比爾·蓋茨吸取員工智慧,構筑微軟巨廈。廣開言路,多與員工交流,不要因個人沒有成熟建議而阻塞員工意見的提出。
    綜上所述,當代企業的競爭,與其說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倒不如說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吸納、培養、成就、留住人才,是一個成功企業的敲門磚。在以人為本的原則指導下,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密切關注員工的利益和精神狀態,與員工做好溝通交流,善納群諫,為員工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激發工作熱情與創造力,凝聚每一個員工的力量,使其實現自身價值,快樂工作,工作快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