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三十億元打造大交通
2010-4-14 19: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2日,北海鐵山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場,工程車在港口貨場密集穿梭、筑路工人在進港鐵路線涵洞作業區揮汗如雨。
按照計劃,今年該市交通建設計劃完成26.02億元投資任務,全市交通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完成30億元,港口貨物吞吐量力爭實現20%以上增長,達到1250萬噸;水路運輸生產指標力爭實現10%以上增長,公路運輸生產指標力爭實現20%以上增長。
一個全方位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北部灣經濟區發展中聚集核變的力量。
搶抓大機遇 吹響項目攻堅戰號角
“北海交通加快發展、跨越發展正處于多個機遇重合、多種政策疊加的‘黃金機遇期’,具備諸多有利因素。機遇難得,發展信心十足!”北海市交通局局長左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清晰描述了北海未來3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路徑:2010至2012年,北海市將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主攻點,大力推進對外交通體系建設,打通連接玉林、貴港兩大高速公路通道,合理布局和建設完善區域公路網;打通連接南寧、湛江、玉林三大快速鐵路通道;全面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使港口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加快交通綜合運輸發展,促進公路、鐵路、港口和航空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初步建成“四位一體”的區域性立體綜合交通網絡,為實施“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我們要以項目攻堅為抓手,突出‘快’字當頭,‘干’字為好,‘好’字見效,早準備、早安排、早動手、早落實,搶抓機遇,實施‘項目攻堅年’,全力推進交通建設。”左曉峰說。
完善大交通 提升跨越發展現實動力
今年年初,北海市提出實施“三年跨越發展工程”,即:到2012年,把北海基本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化的現代產業集聚基地、旅游商貿物流中心、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和生態宜居文明城市。按照“一年繼續打基礎、兩年明顯見成效、三年實現大跨越”的部署要求,北海市交通部門提出了完善大交通的三年跨越發展項目安排,并以此推進全市跨越發展工程的實施。
北海市將加快推進兩條高速公路建設,逐步形成連接沿海港口和周邊城市的高等級公路網絡。同時,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結構,加強區域內內聯路網建設力度和服務鐵山港工業區配套公路建設,將主要公路與高速公路網實現有效連接,增強通達深度;加強國省干線公路提級改造,提高路網通行效率和效益;實現全市港區、工業園區、產業帶和旅游景區通二級以上公路,實現市縣通一級公路,鄉鎮通二級公路。
鐵路方面,我市積極配合加快廣西沿海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爭取早日實現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一小時經濟圈”。加快建設玉林至鐵山港鐵路、鐵山港鐵路支線(含興港站至鐵山港公共碼頭段),加快推進合浦至湛江鐵路和興港地區工業鐵路中石化鐵路專用線、林漿紙鐵路專用線、哈納利支線的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改變北海目前的鐵路終端局面,實現東通廣東、西達西南、北連中南的鐵路運輸網,拓寬和延伸經濟腹地,爭取實現北海鐵路樞紐的交通戰略。重點加快推進玉鐵高速公路、國道325線合浦至山口段改造工程、國道209線靈山至合浦段改造工程、迎賓大道及機場路改造工程、公館至黃羌平通鄉油路等5個項目,總投資21.5億元。
建設大港口,服務優勢產業快速做強做大
“產業是整個城市跨越式發展的支撐,而交通設施建設又是產業發展的動脈,在北海港口興,產業興!”左曉峰談及港口建設時說。
在北海市交通發展藍圖中,鐵山港區和石步嶺港區將發展成為吞吐能力強、配套服務優、管理水平高、輻射范圍廣的現代化大港。按計劃,3年內新建10萬噸級泊位6個、5萬噸級泊位6個,力爭到2012年全市港口吞吐能力新增2500萬噸。
為充分發揮鐵山港西港區的港口和岸線資源優勢,以鐵山港區港口航道建設為基礎,以建設新材料、裝備制造、能源等重工業為產業主導,以鐵山港工業區和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為平臺,北海將加快推進廣西投資集團北海產業一體化項目、誠德新材料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新項目;加快推進石步嶺港區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設,發揮石步嶺港區的位置優勢,以集裝箱、國際郵輪碼頭為主導,進一步增加國際海運航線航次,打造北部灣國際旅游港;推進潿洲島大型原油碼頭的建設和中小型游輪碼頭建設,在建設成為北部灣乃至南中國海第一超大型原油泊位的同時,通過建設游輪碼頭為打造“潿洲國際旅游島”提供基礎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