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認證培訓

訂單式培養的利弊之辯

2010-4-1 2: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李衛衛
    對于開設物流專業的院校來說,提起訂單式培養一定不會陌生。所謂的訂單式培養也叫“人才定做”,是院校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招生,設立獨立專業或班級,并由用人單位參與教學全過程,學生畢業后進入用人單位工作的一種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校企有效實現共贏的一種模式,訂單式培養一直以來都備受物流院校和相關專業的青睞。目前,我國不少物流院校,尤其是職業院校的物流專業都將開展訂單式培養作為解決物流人才缺乏,提高物流人員隊伍素質,推進物流業管理、技術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但是最近,記者卻從北京一所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學科帶頭人馬老師那里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我們前幾年也曾經和一些企業合作開設過幾期訂單班。雖然當時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的反饋都還不錯,我們還是決定以后不再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了。”馬老師坦言。
    談及做出這種決定的原因,他表示,雖說訂單班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實現學生就業,學校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密切與物流企業的關系,但是在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失時,他們還是認為,訂單式的培養模式并不利于學校物流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訂單班的就業不成問題,可以很好的拉動專業的就業率。而對于一個新專業來說,高就業率就意味著生源有了保障,這就為專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學科建設之初,訂單式培養的確可以幫助新專業快速起步。”對于訂單式培養的一些優點,馬老師并不諱言。“當初我們也曾為能開設訂單班而興奮不已,但是隨著專業實力的逐步提升,我們開始一步步認識到物流專業要想健康發展,做大做強,老是圍繞著訂單式培養來‘打圈圈’是一種極為短視的行為。”
    馬老師坦言,專業過分依賴企業的訂單,一方面會使課程建設和教學體系一味滿足用人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也正是因為這種依賴性,專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會隨之減弱。“把專業未來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幾家企業身上,無異于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了同一個籃子里。一旦這些企業的用人需求發生較大變化,我們的學生就業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會讓專業遭受毀滅性打擊。”正是因為出于這方面的考慮,馬老師所在的物流專業開始逐漸拋棄這種培養模式。
    雖說馬老師一直強調他們學校對訂單式培養的“排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仍然有很多老師對他們的這種做法表示異議。
    來自北京另外一所中職院校物流專業的于老師就是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忠實擁躉”。他認為,馬老師所謂的擔心并非是訂單式培養本身存在問題,而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將一些環節處理到位。
    于老師介紹說,他所在的學校已經送走了好幾批訂單班的學生,從目前反饋的情況來看,可以說實現了學生、企業和學校的三方共贏。作為物流專業的教研室主任,他感受最為明顯的是訂單式培養對于學科建設的促進。
    “在訂單班的培養過程中,我們同一些教授企業課程的實操專家建立了密切聯系。通過與他們的深入交流,不但加深了專業教師對物流行業的認識,更為重要的是提升了我們物流實踐教學的能力。而這些吸收到的經驗,我們直接也運用到了普通班學生的培養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們專業自身的教學質量。”于老師告訴記者。
    正是因為從訂單式培養中嘗到了不少甜頭,所以他認為此前馬老師對于這種人才培養的顧慮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在一所中職學校教授國際物流課程的劉老師,雖然也同于老師一樣認為訂單式培養益處多多,但他同時也毫不隱晦其中的一些弊端。“一些學生進入訂單班之后,因為沒有就業的壓力和后顧之憂,有少部分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降低。”劉老師頗為擔憂地說。
    在他看來,如果想改善這種狀況,進一步調動訂單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讓他們樹立一定的危機意識。所以,在同合同企業商議之后,劉老師所在的學校在訂單班的培養過程中引入了淘汰機制,一改以往“一進班,必進廠”的“終身制”培養模式,視學生的表現讓其“能上能下”。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一些學生的憂患意識,使他們在學習的時候不會再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