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認證培訓

模擬法庭形象說法

2010-4-1 2: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彭六生 王頻 郭瑤
    高職學院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人才的物流法規教育的實踐性,決定了模擬法庭是實踐性法律教育的重要教學方法。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學院 (簡稱“高職學院”)對模擬法庭教學的作用、運行、質量的保障措施做了有益的探索,為了培養實用型法律人才,學校從制度、師資配置、教育方式、教學模式等各方面嘗試了模擬法庭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采取模擬法庭教學是高職教育對物流法規教學的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經濟建設第一線,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和綜合技術技能的人才為根本,以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應以基本技能訓練和職業綜合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
    而高職物流法規教育目的是為增強將來物流行業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物流法律意識和法律運用能力。《物流法規》是高等職業院校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由于我國目前沒有統一、完整的物流法規范性文件,教材只能對物流各環節涉及的法律內容進行集成,而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尚未具備較系統的法律知識,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還是單一地采用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習與實踐脫離;學相關法律法規時,死記硬背、似懂非懂;面對實際案例問題時,不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和解決。這些導致學生對學習專業課程失去信心,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制約教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
    因此,大膽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物流法規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就很重要。如案例法、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法教學方式,將在教學中產生良好的效果。這幾年高職學院在物流法規教學中進行了課程教學系列改革,推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模擬法庭教學法,深受學生歡迎,并產生很好效果。模擬法庭教學法是對傳統法學教學法的成功突破,適應高職教育對教學的要求。它真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將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以一種更為生動活潑的形式“學法、知法、用法”。
    二、模擬法庭對物流法規教學效果極佳
    模擬法庭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集中的模擬法律實踐的場所和機會,讓學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條文和理論知識圈,在模擬的訴訟環境中熟悉、掌握具體的審判過程,較直接地面對法律實踐問題的考驗,促進理論化、體系化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具有可感性、實用性、操作性的知識,讓書本中的理論在實踐工作中得到檢驗。
    通過模擬法庭教學使學生在未進入社會從事法律職業前,不僅培養和鞏固了用法律規范約束自我,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同時還掌握了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方法,縮短了法學教學與法律工作實踐的距離,使學生較深刻地體會到理論與實際情況的差異,有助于繼續學習時進行查漏補缺。
    按照著名法學教育家孫曉樓的觀點,法律學問的求得有三個層次:第一是認識法律,探究法律是怎么一回事,怎樣一個東西;第二是運用法律,于認識法律之外,再注意如何運用這個法律;最后是我們于認識運用法律之外,應當知道哪一種法律是適應現實的時代和社會,并且如何使法律現代化、社會化。
    以上三個層次相應的教學方法應是不同的,后兩個層次除了教師講授外,更多的是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并通過實踐得到的。
    作為一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模擬法庭充分調動了教師與學生兩大教學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尤其是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要他學”為“我要學”,刺激了其學習興趣,發揮了其聰明才智和個性能力,培養了其綜合素質。
    整個模擬法庭運作進程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具有隨機性、親歷性。“法官”、“當事人”要根據“相對人”活動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學生通過討論案情、制作相關法律文書、主持庭審、在庭上陳述、舉證、質證、辯論、評議、宜判等過程,實務操作的能力得到了切實提高,并訓練了司法速記、司法口才、司法文書寫作等基本專業技能。
    三、模擬法庭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模擬法庭教學能夠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我國傳統的法律教學模式是以聽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書本知識為主,學生的學習活動很大程度上依賴檢測、考試、師道訓誡。在這種模式中,教師直接向學生灌輸某一法律領域的原理、原則、基本概念、特征、性質、意義、歷史發展和具體規則等,學生只是“聽”、“記”、“背”。而常用的案例討論分析課,也多是針對某一章節的某個問題而設置的,其整體綜合應用性與實踐性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而模擬法庭則會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模擬的場所,學生在模擬法庭中,體驗法官、檢察官、律師、原告、被告等角色的活動過程,學會怎樣經歷一件案件的完整過程,怎樣運用法律和訴訟技巧,怎樣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模擬法庭中處于一個非控制的場景,他們必須自己動手檢索法律,共同討論對于法律適用的認識。這種教學方式也許不會像在課堂上那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法律知識,但在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則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所不能及的,學生在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大地縮短了教學和實踐的距離。
    (二)模擬法庭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我國傳統的法律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模擬法庭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角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引導學生去探討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指導學生怎樣去檢索有關的法律規范,怎樣去收集事實材料和相關證據,尋找有利和不利因素,發現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進行思索。
    這種教育方式突出了學生學習主體的位置,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法律實務工作能力和創造性的獨立思維能力來說,模擬法庭教學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模擬法庭教學能夠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使不同資質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模擬法庭在高職物流法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培養角色意識,對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與職業道德觀念具有重要作用。
    模擬法庭教學活動中,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每一個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不同的,每一個角色在案件中的功能與作用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處于不同的地位,對案件的理解與認知也是不同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法律的公平與公正。通過不同角色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使其理解不同職業的內涵,塑造其職業責任感與職業道德觀念,為今后的從業奠定良好的職業教育基礎。
    (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法律素養和創造精神
    法治社會需要的優秀法律工作者應當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出色的理解運用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活動組織能力。而模擬法庭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這些綜合素質。
    一個模擬法庭的成功舉辦需要全面的法律素質。首先要研透法律條文,具備運用這些條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應具備法律文書的書寫能力,無論是傳票、裁判書還是代理詞、辯護詞都應規范、準確。第三,要具備較好的司法口才。以己之口或審判或控辯或陳述,這是勇氣和智慧的體現,更是優秀的語言表達的舞臺。以上三方面的法律素質均可以在模擬法庭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一個模擬法庭的順利進行需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可以說,模擬法庭需要尋找素材,確定角色,當事人間互相協調,用證據證明主張要符合邏輯,程序進行應有條不紊,這些都離不開模擬法庭參與者的組織協調。
    一個成功的模擬法庭更能培養創造能力。法律條文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要用有限的條文解決千變萬化的生活問題,需要創造性地運用法律,這就是法律運用的靈活性。例如,程序性的法律條文不可能詳細到法庭中每一句話、每一行為,如何進行具體的庭審,需要用創造性的思維將法律變得生動和易于操作。而如何運用證據證明案情,如何修正不完備的法律條文,更是對學生創造力的直接考驗。可以說,學生在模擬法庭中的言談舉止,不僅僅是學習運用法律的過程,也是創造能力的學習和提高過程。
    (作者系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