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擬投1.4億元 打造50公里黃河蘭州段“黃金河道”
2010-3-8 10: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港口 修碼頭 擴河道 抬高中山橋
為打造50公里的黃河蘭州段“黃金河道”,多年來,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重點打造。經過連續三年的艱辛努力,通過爆破、炸礁、拓寬河道、清理淤積等工程,目前航道深1.3米,寬22米,曲率半徑260米,通航保證率95%,斥資近4700萬元打造的蘭州“黃金水道”已經達到了五級航道水平。隨著黃河蘭州段航道開發工程的實施,水上運輸、水上游覽和公園游船發展迅速,這不僅為蘭州的水上游覽填補了空白,而且為發展水路運輸提供了可能。記者昨日從甘肅省水運管理局獲悉,為加快黃河蘭州段水運發展,甘肅省將投資1.4億元在位于蘭州市區黃河鐘家河至包蘭鐵路橋 38.4公里范圍內實施黃河蘭州新港建設工程,作為蘭州綜合運輸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的實施也將標志著蘭州將實現鐵路、公路、水運和城市公交、輕軌等多種運輸方式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
蘭州投資1.4億 打造黃河新港
據悉,黃河蘭州新港建設工程項目是《甘肅省內河水運發展規劃》中“十二五”實施的重點項目,是蘭州綜合運輸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快黃河蘭州段水運發展,結合蘭州鐵路、公路樞紐的重新布局,鐵路客運樞紐將在現西站貨場一帶建設西客站,在黃河北岸沙井驛建設蘭州北編組站,形成“南客北貨”、“外貨內客”的環形樞紐格局,實現鐵路、公路、水運和城市公交、輕軌等多種運輸方式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決定實施黃河蘭州新港建設工程。地點位于蘭州市區黃河鐘家河至包蘭鐵路橋 38.4公里范圍內。
“蘭州新港的建設絕不僅僅是建一個港口碼頭那么簡單,它的建設內容涵蓋了水上客運、水上貨運、水上安全管理、航道養護等諸多方面。”據該負責人介紹,蘭州新港的建設具體包括了六大建設項目,即客運中心、貨運中心、甘肅省水上搜救中心、蘭州航道養護基地、蘭州船檢起泊設施、鹽場堡碼頭。
其中,根據規劃,將在七里河區馬灘建設客運中心(含候船及管理站房樓、客運碼頭、停車場、碼頭廣場等),位置初步選定3個方案,方案1在馬灘、方案2在黃河啤酒廠和蘭州卷煙廠附近、方案3在崔家大灘,該項目還將配套建設候船及管理站房樓;在七里河區吳家園建設甘肅省水上搜救中心(含指揮樓及信息中心、直升機停機坪、搜救碼頭及客運碼頭、搜救艇等),位置初步選定3個方案,方案1在安西路口省交通運輸指揮中心前黃河岸邊、方案2在吳家園、在鹽場堡碼頭作為備選方案。甘肅省海事搜救中心建成后,將購置直升飛機,形成水下有潛水人員、水上有救生艇、空中有直升飛機的立體搜救體系,提升甘肅省水上安全保障和搜救水平。同時,將在安定區沙井驛建設貨運中心(含管理中心、一個集裝箱泊位、一個石化產品泊位、貨場、庫房等);在城關區東崗建設建材、煤炭等散貨碼頭;在城關區草地公園碼頭下游側建設蘭州航道養護基地;在城關區雁兒灣建設蘭州船檢起泊設施,結構為斜坡升船機,作為船檢和修造船基地。此外,還將在城關區鹽場堡建設客運碼頭,并作為甘肅省水上搜救中心的備選方案。
據悉,蘭州新港項目總投資規模控制在1.4億元以內(不包括貨運中心)。總體工程預計將在“十二五”中期全面竣工。
蘭州發展航運有三大優勢
“與其他大江大河相比,黃河蘭州段的通航條件雖有其特殊的困難和局限性,但是也有不少有利條件。”日前,在接受采訪時,一位在甘的全國政協委員向記者透露將在本次全國“兩會”上提交一份名為《把黃河通航達海再造工程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提案》。據這位委員介紹,蘭州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和著名的“茶馬互市”,昔日的黃河航運是一條繁忙的水上運輸線,特別是在陸路交通尚不發達的條件下,黃河航運一度在糧食、軍用物資等運輸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主導過運輸業。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黃河水流量明顯減少以及公路、鐵路、航運等其他運輸方式快速發展等因素,黃河航運逐漸衰落。同時,由于缺少國家統一的規劃指導和省區間的溝通協調,黃河航運開發主要集中在水庫地區和部分干流航道區段,且航道等級低、船舶噸位小、通航里程短,黃河航運遠距離運輸和高品位旅游的比較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黃河沿岸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隨著黃河蘭州段航道開發工程的實施,水上運輸、水上游覽和公園游船發展迅速,這不僅為蘭州的水上游覽填補了空白,而且為發展水路運輸提供了可能。在2009年召開的“首屆黃河航運發展論壇”
上,甘寧蒙三省區簽訂航運開發建設備忘錄。這為聯合開展黃河流域航運過壩過橋技術、航道整治技術、運量運能、船舶船型等制約黃河蘭州段發展的關鍵性技術研究和實現黃河水上運輸管理、航道技術開發、水上搜救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實現黃河蘭州以下航道通航達海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這位委員認為,利用黃河開辟一條水上運輸路線,既可避免在千溝萬壑上開山架橋、消耗大量資金,又不需要占用耕地和遷移人口,不失為一條花錢少、見效快的發展交通的較好途徑。從而加快流域內有色金屬冶煉、能源基地建設,促進“北煤南運、西煤東調”等產業轉移和沿黃經濟帶的持續協調發展。
該委員還表示,開發黃河蘭州段航運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相對于公路建設,水運建設投資少。內河航運不需要多少投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即使有些需要整治的河段,航運建設投資也比較低。尤其在失陷性黃土地區修鐵路、公路,造價要比其他地區要高出1-3倍,而船舶運輸在運價上不足公路的1/3,鐵路的1/2,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其次,可以有效改善旅游環境,促進黃河蘭州段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此外,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在蘭州發展航運可有效降低耗能,減少運輸成本,減少耕地的占用量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