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醫藥商業標準欲出 醫藥流通環節精簡在即

2010-3-3 22: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最近,湖北九州通集團副總經理牛正乾常去商務部的網站溜達,因為醫藥商業流通領域政策將有一些新動向。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管理工作會議上,有消息透露商務部正著手制定醫藥商業企業市場準入及物流標準(下稱“醫藥商業標準”)。此次制定工作邀請了中國醫藥設備工程協會、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參與其中。 

    據相關協會人士介紹,醫藥商業標準或將于今年3月出臺。該標準將成為醫藥流通行業的準入門檻,將促進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轉型。據參與此次標準制定的相關人士介紹,在行業標準制定過程中,“第三方物流的存廢”成為討論的焦點。 

    亂象 

    參加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管理工作會議的中國醫藥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標準的出臺實際是因為商務部得到了國務院授權,由商務部來管理醫藥流通,但現在該標準還沒正式起草。商務部是希望通過起草一些規則來表明政府主管部門的引導性意見。政府希望醫藥流通行業發展更為規模化、集約化,但這不會作為市場準入標準,因為市場準入標準不是輕易就能決定的。政府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按照政府標準來選擇對象支持,進行導向管理。 

    關于政策的下一步動向,于明德透露:估計是要制定全國流通發展總體規劃,作為指導性意見。 

    無疑,這次標準制定是政府希望針對現有的醫藥流通企業局勢混亂進行引導。據統計,我國現有醫藥流通企業1.6萬多家,數量龐大。然而,1.6萬多家醫藥商業企業的銷售總規模,卻比不上美國一家最大規模的醫藥商業公司銷售總額。醫藥流通行業目前存在的秩序混亂現象,體現在同質化競爭激烈,藥品流通中變相掛靠經營現象嚴重,倒買倒賣增值稅票泛濫成災等方面。而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醫藥代表、用藥單位、醫生等形成一條龐大的利益鏈,導致商業賄賂盛行、藥品價格虛高。醫藥流通領域的亂象已成制約醫改順利實施的瓶頸。 

    事實上,規范醫藥流通領域的行業標準早已成為商務部的工作重點之一。此前,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制定行業標準是目前醫藥商業管理的三大工作方向之一。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則如是解釋這次標準制定:未來的醫藥流通行業將通過制定行業標準,擋住一批;通過嚴格批發商定義,淘汰一批;通過公開市場競爭,兼并一批;通過政策宏觀調控,扶強一批,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醫藥批發企業和企業集團。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標準制定的著力點將是進一步壓縮醫藥流通中間環節,使流通環節更簡單,能夠更有效地接受監管,從而能夠削減藥品價格。 

    而根據新醫改方案實施細則的規定,對于基本藥物將采取實行直接配送(一次配送),即藥品從生產企業到終端醫療機構,只允許制定一家配送企業從事該藥品的配送工作。這使得原本處于商業渠道最末端,從事分銷活動的二三級中小配送商,由于配送的規模和覆蓋范圍有限而在競爭中成為弱者。而這次醫藥商業標準的推出,更進一步闡述了政府要醫藥流通企業做大做強,流通商業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轉型的立場。 

    強者恒強 

    對于此項政策可能帶來的市場波動,企業也在高度關注中。事實上,我國的中小醫藥企業多以仿制藥為生,缺乏核心競爭力,而目前國家對醫藥流通行業秩序的整頓過程所采取的手段,必然波及中小醫藥商業企業。 

    “這是大勢所趨,仿制藥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惡劣、狹小,國家在鼓勵原創藥。”重慶靈方生物集團成都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李平剛認為,以后流通資源高度集中,而仿制藥高度同質化,唯一比拼的就是價格優勢,價格戰的背后就是生存空間越來越受擠壓。沒有渠道和資源的中小企業日子越來越難。但對有品牌有創新的企業影響不大。 

    而四川省醫藥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中醫藥公司負責人王文輝則頗為支持這種政策取向。作為國字號的企業負責人,他認為:強者恒強,這是一個趨勢,但是現在還比較亂。現實中醫改和基本目錄的實施在有意識加快這個進程。這個標準的推出也是一個契機,這要看政府下多大的決心。 

    不過,王文輝認為這個標準出臺的效果還要看政府制定的具體的門檻、配送要求等。政府可以規范市場,但整合是要通過市場來進行的。而九州通集團副總經理牛正乾則認為未來的趨勢是行業集中度更為提高、企業經營更為規范。但是整合是必然趨勢,一個漫長的過程。 

    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標準推出后雖然會形成強者恒強的局面,但是最終還是得終端者得天下。而流通資源的集中,讓那些大的醫藥商業流通企業和醫藥生產企業的博弈上占據更大話語權,同時也不排除出現以后很多生產商逐漸成為流通商或者自建渠道的局面。 

    第三方物流存廢之辯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醫藥商業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第三方醫藥物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成為爭議的焦點。其中,一種觀點是封殺,以減少流通環節;另一種觀點是保留,但要制定標準來規范。 

    “癡心夢想,第三物流是不可能取消的,只會越做越大”于明德聽到取消第三方物流這個觀點后激動地表示。“誰有效益誰就有生命,不存在第一方第二方,向效率要效益。”于明德說,他認為有一部分企業提出取消第三方物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第三方物流是非常好的發展模式。 

    而王文輝則認為:第三方物流可以存在。物流這個行當也是比較復雜的行當。當然對第三方物流也應該有他的門檻。工商執照中必須要有專業知識,規范性。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則表示,第三方醫藥物流在現今的中國醫藥商業領域很有存在的必要。如今在社會勞動分工日趨細化、競爭不斷加劇、企業追求高效率的情況下,企業將自己不熟悉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來承擔無疑是明智之舉,這可以有效減輕企業和批發商的負擔。而且,在醫藥領域發展第三方物流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目前,很多中小商業企業都把第三方物流當作新的發展方向,以期利用自身與一些醫院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配送業務。然后,在中國醫藥商業模式中,第三方物流還是比較新的模式,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規范。醫藥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可能性在實踐中得到了有效驗證,能否迅速在全國推廣,目前業內的普遍觀點是“比較困難”。 

    從理論上講,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通過第三方物流的配送中心來配送,醫院就不需要大量庫存醫藥產品,也不需要建很大的倉庫,從而降低管理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無法打破省市的局限,因此效率并沒有提高;此外,醫院普遍做不到60天內回款,這也會導致第二方——批發商失去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物質基礎。由于目前醫藥流通渠道尚未理順,第三方物流的高效率仍然只是一種理想。對于欲在第三方物流領域大展拳腳的醫藥企業來說,這些瓶頸都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努力突破的。 (責任編輯:侯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