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農產品供應鏈融資的創新之舉

2010-3-25 1:5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柴鳳偉 實習記者 劉高巖
    編者按:在我國,農產品流通缺乏資金支持的問題一直不容樂觀。由于農產品經營需要提前預購或在旺季賒銷,這就需要大量資金來滿足需求。但由于缺乏資金,許多農產品經營商戶往往眼看著很多商機白白溜走。在此形勢下,前不久,由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和深圳市農產品擔保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 “農產品供應鏈融資服務”,大大緩解了當地商戶的資金困境,受到廣泛好評。那么,這一模式為何受到追捧?該模式的推出對解決農產品流通融資問題有哪些重要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洪濤教授。
急需資金支持
“我國農產品流通領域一直缺少資金的支持。”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指出。據洪濤介紹,我國農產品具有產地分布較廣、消費群體較多、產銷不平衡的特點。這主要表現為:產地與銷地在空間上不均衡,需要空間的流動來滿足需求,產地與銷地在時間上不平衡,如生產的季節性和消費全年性,或者全年性生產和季節性消費,這些情況決定了沒有農產品運輸和儲藏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相對滯后,城鄉物流“二元結構”相當嚴重,不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對農產品物流的社會需求。洪濤說:“要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資金不可或缺。”
    洪濤進一步指出:“農產品流通需要大量的貨幣資金,以促進農產品采購、儲存、運輸、銷售4個環節的聯動,推動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從供應鏈的角度,就是必須打通‘生產者-供應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費者’等眾多環節。而資金就相當于打通這些環節的‘血液’,當農產品流通得到大量的‘血液’,它的生命就會具有更大的活力,流通速度會加快,會減少流通成本,減少流通過程中的浪費,提高流通的效率。”
    但實際情況是,我國農產品流通長期缺乏流動資金。在農村雖然有許多銀行及其金融機構,但是,這些銀行及其金融機構主要將其匯集起來的農村資金,“抽走”進入城市或高利潤的產業領域或只服務國有收儲流通企業。比如農村現有融資渠道主要有4條:商業性銀行、政策性銀行、合作金融機構、郵政儲蓄,農村現有6大融資金融機構有: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郵政儲蓄機構。“近幾年來,4條渠道和6大機構在促進農產品流通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是農村流通企業、農戶銷售貸款難、融資難仍然十分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3000億元資金被‘抽走’進入其他領域。”洪濤指出。
創新融資模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和深圳市農產品擔保有限公司推出的“農產品供應鏈融資服務”。據了解,“農產品供應鏈融資服務”首創“直貸+擔保”的合作模式,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為深圳農產品公司在全國各地批發市場的經營商戶、上游農戶以及下游二級批發商或零售商提供小額貸款融資服務。根據協議,國開行深圳分行首期向農產品擔保公司提供8000萬元人民幣的額度,并將視市場需求逐步增加合作額度。
    目前這項業務以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為主,今后雙方還將持續開展業務創新,陸續推出小額信用貸款、商戶聯保貸款、商鋪經營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倉單質押貸款、庫存商品抵押貸款、房產、動產等抵押貸款、基地經營權質押貸款、第三方保證貸款等多種形式,以適應商戶個性化的融資需求。
    在2010年春節,雙方已向商戶發放貸款。目前已放出上千萬元的貸款,成效顯著。
    基于對農產品流通領域多年的研究實踐經驗,洪濤對這一模式極為認可。他分析說:“這項業務對銀行來說,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對廣大的批發市場而言獲得了大量的所需資金,對促進流通的活躍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夠起到搞活流通,促進消費作用。”洪濤還強調指出,像這種銀企合作的經驗及其模式來說,在城市中有很多,銀行與流通企業,銀行與餐飲企業,在農業生產領域,銀行與保險部門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農業保險也有一些試點,但是,對農產品交易、物流、配送(含加工)等直接通過上市農產品市場公司作為擔保公司還沒有先例,這可以說是一個積極地探索,也是深圳農產品市場股份公司作為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業務的一個重要的推進。
    洪濤認為,銀行提供農產品流通過程所需要的資金,具有銀行支持“三農”的性質,而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上市的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更具備了“可擔保”的條件。據了解,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為核心業務,是我國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先后在深圳、南昌、上海、壽光、長沙、北京、成都、西安、柳州、合肥、惠州、昆明、沈陽、南寧等16個城市投資經營25家大型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和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市場,這些市場又緊密聯系了眾多的農戶或基地,初步構筑了全國性的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成為國內經營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第一品牌。目前,公司旗下市場的農產品年度總交易量超過2000萬噸,年度總交易額超過700億元,占全國較有規模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總量的近10%。
    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對20多個市場具有全資、控股、參股的某種市場經濟利益關系,同時也具有業務指導的關系,甚至具有上下游的關系,可以充分發揮其熟悉市場的優越性,真正起到擔保的作用。同時也是銀行與保險業的有機結合的一種探索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除此以外,創新農產品供應鏈的融資還有多種渠道模式,如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基金融資、保險融資、投保融資等,希望這些模式都能快速發展起來,真正使金融服務‘三農’落到實處。”洪濤最后強調。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