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 綠色經濟強勢崛起
2010-3-24 19: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20日,遂寧市綠色經濟指標體系研究評審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遂寧首次發布的綠色經濟指標體系——《遂寧市區域綠色經濟指標體系研究》受到與會專家高度肯定,遂寧提出的“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遂寧”戰略思路,引起了廣泛關注。
近年來,遂寧把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定位,積極探索以生態、循環、低碳、高效為特征,集原生態農業、可循環工業、可持續服務業三位一體的綠色經濟發展路子。
劉鐵梁濤美本報記者陳岳海
資源轉化豬糞也能發電
“養殖場所用的電全是我們用豬糞發的,一天可節約200多度。”蓬溪華亨泰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豬養殖為龍頭,集花卉、果蔬種植于一體的農業企業。公司有母豬1000頭,過去每日有近3噸的排泄物不知如何處置。
如今,公司通過修建“豬糞發電站”,將豬糞發酵,產生沼氣,沼氣脫水、脫硫后,經過阻火器用于發電,剩下的沼渣用作肥料。這種“養殖—沼氣—發電—沼肥”的循環種養模式,不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讓環境得到改善,還使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目前,遂寧的規模養殖場全部實現了“零排放”。而這只是遂寧發展綠色經濟的一個縮影。
“遂寧地處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區腹地,是典型的西部欠發達地區,人口密度大,地下缺資源,地上缺資金。如何發揮好生態環境的后發優勢,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走出一條綠色文明發展的新路子,是我們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彼鞂幨形瘯洿薇HA這樣表達遂寧發展綠色經濟的思考。
遂寧通過制定一系列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農業原生態、工業可循環、服務業可持續”為基本特征的綠色經濟體系,綠色產品總產值占全市GDP的60%。
環境立市353天是“藍天”
遂寧市市長胡昌升認為,作為丘陵“零資源”地區,遂寧沒有資源優勢和資本優勢,但遂寧完全可以實施“環境立市”戰略,著力打造最宜人居和最宜創業的綠色生態環境,將優美的人居環境和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聚集資源的條件。
近3年來,該市先后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10張國家級城市名片。市區空氣優良天數年均達到353天,其中空氣質量Ⅰ級標準達到123天。城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和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穿過市區的涪江水質優于Ⅲ類標準,其中5個月達到Ⅱ類水質標準。
在對環境的提升上,該市重點打造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投資環境,狠抓機關效能建設。
環境的改善成為該市綠色經濟的“推手”,一批電子、物流等綠色產業慕名而來,去年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31.3億元,同比增長28.1%。
發展低碳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3月12日,記者來到青山環繞的遂寧市經濟開發區,沒有機器轟鳴,沒有傾瀉的污水。“彎管、涂燈粉、繃絲、檢測……”在生產節能燈的雪萊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緊張工作。自投產以來,雪萊特產品供不應求,企業力爭今年實現節能燈年產量5000萬只、經濟效益3億多元。
隨著綠色經濟的發展,遂寧電子產業從無到有,兩年多時間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電子企業157家,建成投產45家,形成了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并初步形成了綠色高效節能照明產業群。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遂寧市的高效節能照明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50個億,成為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高效節能照明產業集群。
在綠色經濟的推動下,遂寧以光伏產業、電子制造、物流業、生物醫藥和旅游業為代表的低碳產業異軍突起:2009年電子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69億元,增長99.9%;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已引進物流企業53家,現代物流業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年產值達50億元的西部藥都正式營業;去年接待游客912萬人次,旅游收入57億元,增長34.4%……重點圍繞光伏產業、電子制造、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著力占領市場制高點,形成先發競爭優勢,到2015年三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將突破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