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采取措施推進醫藥經濟強市建設
2010-3-24 19: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一三六四一”思路舉措,我市藥監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助推全市醫藥經濟發展,努力實現我市由醫藥大市向醫藥強市的跨越,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為促進全市醫藥經濟快速發展,我市明確發展目標。通過“打造一帶、拉動兩區、壯大兩園、構建八體、重點扶持33企36項目”,推動醫藥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即打造南起諸城、北至濱海的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隆起帶,拉動安丘、高密、昌邑和青州、壽光、昌樂、臨朐兩個醫藥產業聚集區,壯大濰坊高新區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和奎文區醫藥物流園,努力構建全市藥械研發、化學原料藥、生物醫藥、藥物制劑、中藥現代化、醫療器械、現代醫藥物流、藥品零售連鎖等8大發展群體,重點扶持市場占有率高、發展潛力大的33個企業和36個項目,到“十一五”末,完成投資21億元,實現藥械生產、經營銷售雙過100億元;力爭到“十二五”末,實現藥械生產銷售過300億元、經營銷售過200億元,將濰坊建成全國重要的藥品研發基地、原料藥生產基地和山東省最大的醫藥物流中心。
為確保上述目標實現,我市藥監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搞好服務:
一是清理行政審批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取消所有行政審批項目收費,實行零收費,減輕行政相對人經濟負擔;啟用行政審批系統,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提高審批效能;解決審批系統技術接口,將藥品營銷人員備案工作納入市政府行政審批大廳,為行政相對人提供便捷服務;放寬開辦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條件,開辟“綠色通道”,隨時受理、即來即辦、優先審批。
二是堅持“五制工作法”,提速行政審批。以醫藥產業發展和社會公眾滿意為目標,不斷豐富和完善“五制工作法”,堅持“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制”。嚴格按照規定的工作時限完成,審批事項提速30%以上。堅持“局長現場辦公和帶班領導一支筆簽字制”,確保隨辦隨批。堅持“業務科室負責人輪流值班制”,現場解決審批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并向辦事人員提供宣傳、咨詢和指導服務。堅持“現場統一驗收制”,完善現場檢查人員工作守則、工作紀律和責任追究辦法,保證現場檢查的公正、公平和公開。堅持“專業技術人員備案制”,確保行政審批的質量和效率。
三是幫促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整體水平。積極引導并支持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藥學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實現校企對接,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走“產、學、研聯合創新”的新路子。引導企業積極推進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廣泛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一批節能環保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快淘汰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標準的老舊落后設備。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濰發展現代醫藥產業,引導醫藥高等院校畢業生來濰坊創業。邀請國內外醫藥界知名專家教授來濰坊授課和技術指導。有計劃地帶領企業負責人或技術人員,到國內的外資醫藥企業、大型制藥集團進行現場考察,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推進我市醫藥企業管理創新。
四是拓展融資渠道,加快發展醫藥產業集群。鼓勵各地充分挖掘運用本地資源優勢,建設集醫藥研發、生產、流通、檢驗、醫藥信息人才服務于一體的醫藥產業多功能園區。對核心基地、龍頭企業、重點產業化項目、市場前景好的產品,敞開綠色通道,主動上門服務。鼓勵各種形式的兼并聯合,引導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機構加大對醫藥產業的支持力度,吸收創業投資資金、社會民間資金向現代醫藥產業的投入;特別抓住創業板上市的有利時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上市、發行企業債券、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加快企業發展。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對來濰投資的醫藥企業給予政策優惠,推動全市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五是強化技術引導服務,加快企業和項目建設步伐。在企業籌建、擴建或新產品開發之前,提前介入加強項目和產品研發方向指導。對投資額較大的項目,積極幫助組織專家論證。推行“一事一人、一項一組”申報終結責任制,指派專人全程協助辦理,爭取項目建設和產品注冊早投資、早通過、早達產、早見效。堅持“幫服企業聯系點制度”,成立5個幫扶小組,確定30家重點幫扶企業,5名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到企業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醫藥企業實施零距離服務。加強培訓服務,采取集中辦班、“送法上門”、送培訓到企業等多種方式,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六是加強藥品檢驗能力建設,提升藥品質量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強市縣兩級藥品檢驗軟硬件建設,力爭將檢驗能力提高到國家規定檢驗項目的90%。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抽驗機制,發揮技術監督的導向性作用,為行政監督提供技術支撐。切實發揮技術服務職能,定期組織市藥檢所技術人員和GMP、GSP專業人員深入到企業特別是新建企業,在指導企業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解決技術難題等方面,幫扶企業提高藥品質量把關水平。
七是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年”活動,加快數字化監管進程,全面推行市場監管網格化和稽查辦案全員化,對轄區內的藥品市場進行全面巡查,全年監督檢查面要達到100%,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發展環境,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醫藥市場秩序。
八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成立專門領導機構,制定有效措施。切實加強隊伍建設,組織“假如我是服務對象”大討論活動,深入開展換位思考,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實。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干部職工的綜合業務技能。加強廉政建設,嚴格工作紀律,對違規操作、亂作為、推諉扯皮甚至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處理,對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韓立新 劉偉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