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53條主要道路4月底開始大修
2010-3-22 14: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沈陽的馬路是怎么了,不是突陷大坑,就是積水太多?”
昨日,沈陽市城建局局長于沈光召開緊急會議,請來了道路交通規劃、市政設計方面的知名專家為今冬沈陽道路出現大面積破損現象進行了“會診”,對市政部門如何進行道路維修以及養護開出了“良方”。
此外,今年沈陽的53條主要道路要在4月底開始大修,9月底之前全部大修完成。
城建局請專家“會診”
“今年的冬天雨雪多,水多,這對路面的影響特別大,主要反映在排水不暢,返水不利,進而造成路面損壞,形成坑槽、層陷和裂紋。”
昨日下午,市城管局請來了知名專家為沈陽市破損的道路把脈會診。遼寧省交通設計院原院長胡建勛、沈陽市公路設計院原總工程師張弘、沈陽市市政工程設計院現副總工程師朱海鵬在昨天的緊急會議上,分別談了對道理整修的看法和意見。
天氣異常對路面影響大
作為交通設計方面的知名專家,胡建勛說,在沈陽生活了五十多年,今年的雨雪特別多,而路面破損和氣候有直接關系。
遼寧省所處的地理位置屬于冬冷夏熱、凍融交替的地帶。這樣的氣候特別不利于道路養護。地面在一個冬季反復地凍融,導致路面凍脹、翻漿、坑槽、裂縫。
尤其是每年清明前后,氣溫升高,大多路面全面開化,路面出現翻漿的時候又多了。胡建勛建議,大修道路應該提高路基強度,也就是將路面“大被”掀開后,進行晾曬,重復碾軋,然后加水泥白灰。應該等氣溫穩妥再進行道路修補。每年的4月底是比較適合修路的時段, 胡建勛說,現在可以進行大修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縫縫補補”。比如積水多的地方可以補坑槽、邊溝。
為啥現在不能徹底修
“整修道路對氣溫是有要求的,如果氣溫過低,熱量一下去就受涼,會大大影響道路的壽命。雖然現在路面問題不少,但也得按照施工規范,在適宜的時候大修。”市公路設計院原總工程師張弘說, 通常來說,城市道路結構由3層構成:最上層為10-15厘米的瀝青面層,中間為15-20厘米的水泥穩定基層,最下層為20-30厘米的級配沙礫基層。
現在雖然已經是陽春3月,但受天氣影響,凍土并未完全開化。此時道路破損大多僅限于最上層和中間層,很少觸及最下層。而根據以往經驗,到了春暖花開、凍土開化時,沈城的道路還要面臨翻漿這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因此現在修補道路只能用冷料修補坑槽。
“冷補”僅僅是一種應急處理措施。目的只是讓車輛更便于通行,但要想根本解決問題,仍要等到春暖花開,才能實施大規模的維修和養護。
破損道路為啥越來越多
2003年沈陽曾對城市主次路實施過一次大規模改造,此后至今沒進行過大規模道路整修。市政工程設計院現副總工程師朱海鵬說,“一條路除了交通出行,道路還承載著景觀、地下管道、地鐵等多功能,隨著機動車的增多,道路背負的重量也越多,路損壞的就越多。在建設期的道路結構方面,沈陽一直也在學習其他城市的經驗,在結構層的修整方面,尤其是如何修整積水路面,我覺得要增加路面材料的厚度以及坡面設計。”
專家們一致的意見是,道路大修必須要在10℃以上才能進行。因為大修要用熱瀝青實施“熱補”,這就要求地面必須全部解凍,而且路基的含水量要適度。此外,要給舊路蓋上“新被”,最好采用稀漿封層,稀漿封層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4月下旬開始大修
由于沈城道路近期頻頻患病,城建部門急上眉梢。為避免大修后的道路出現“馬路拉鏈”現象,確保地下管網與道路大修同步施工,昨日城建局對各管網單位以及開發建設單位發出通知,要求:一、各管網單位立即對今年大修的53條道路管線進行詳細調查,對老舊、經常出現損壞的管線(包括擬新敷設的管線)要抓緊制訂建設改造計劃,并在道路大修前完成道路挖掘施工。二、各沿路開發建設單位需要挖掘道路配套各種管網工程的,要在道路大修前完成道路挖掘施工,避免道路大修后再開挖道路。三、根據《沈陽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規定,凡是今年大修的道路,5年內不再辦理道路挖掘審批手續。四、要求相關挖掘單位將挖掘計劃于3月31日前報市城建局,并由市城建局統一安排施工工期。
昨日市城建局局長于沈光表示,目前,城建局對市內53條主要道路做好了大修前的準備工作,將采用滾動式通報的形式,及時對道路整修情況進行公示。為了盡可能地方便百姓出行,會將道路的實施步驟與交警部門及時溝通,對于道路大修期間可能造成的封路繞路情況,還希望百姓理解。
此次大修將在4月底開始,9月底之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