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長三角發展區域經濟面臨諸多問題

2010-3-22 1: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勁的地區之一,目前被列入“長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6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和臺州。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的這16座城市的土地面積約占全國的1%,人口占全國的1/10,創造了全國1/5的國內生產總值,近1/4的財政收入和進出口額,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從人均GDP水平看,長三角區域的江、浙、滬為最高,人均GDP為全國水平的2.13倍。從進出口總額方面看,江、浙、滬為1848億美元,占全國總量的29.78%。從外商直接投資方面看,江、浙、滬為175億美元,占全國實際吸收外資總量的33.25%。
    以上海為核心的區域發展目標指向是成為世界性的市場和服務中心之一,并成為全球制造業高地。其發展的主要抓手是以金融市場和航運市場的建設和完善為手段,加快資金、資本和貨物流轉,在這基礎上提升上海服務業的層次,特別是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同時,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大規模吸引外資,在這一區域奠定世界性重工業,特別是裝備產業的發展基礎,成為推進和提升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產業布點區域。
    長三角今后的發展趨勢主要是打造世界級制造業中心,并逐漸把產業的控制部門和高端部門留在中心城市,而把協作配套業務向周邊地區及全國擴散,并借此延伸長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務業輻射半徑和影響區域,把產業做大,增強作為服務業擴張的基礎和依托。
    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直接決定了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釋放。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市場、產業和制度的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是經濟一體化的基礎,產業一體化是核心,制度一體化是保障。三個一體化必須同時推進才能切實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協調、有序、高效地發展。沒有區域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沒有區域城市間合理的產業鏈條,沒有區域經濟一體化運行的制度保障,區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無法發揮集聚性的經濟能量。
    在長三角都市圈范圍內,各城市往往只著眼于本地行政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的現象嚴重。各級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確,這些中心大多自成體系,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封鎖。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長102公里,寬闊的6車道橫貫湖州、嘉興兩市,是浙北地區連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發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觀原因,嘉湖高速在滬浙交界的上海市楓涇鎮停止延伸,“斷頭”處距離上海高速公路網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許多地方政府在規劃地方產業發展時不顧自身的客觀條件,爭相發展高科技產業。產業同構是長三角一直都走不出的誤區,無論是過去的16個城市中12個城市上電信、11個城市造汽車、8個城市搞石化,還是現在各個城市都在發展的高新技術園區、創意產業園、物流園區、中央商務區,在食品飲料、紡織、印刷、塑料、辦公機械設備等產業方面,長三角江、浙、滬三地的同構率竟高達80%以上。據測算,上海與江蘇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是0.82,上海與浙江的相似系數為0.76,而江蘇與浙江的相似系數則高達0.97。 (吳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