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醫藥流通領域改革:期待維護市場公平

2010-3-20 15: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賈巖
    對于醫藥商業企業來說,商務部正在引導的醫藥流通領域的改革已經成為“兩會”代表和委員的熱門話題。在2009年新醫改語境下,醫藥流通領域的一場變革已不可避免,其中暴露出的矛盾在“兩會”上得到了高度關注。
    記者了解到,“兩會”剛剛召開,針對醫藥分業對醫藥商業的影響,代表和委員們的觀點即形成了不同的陣營。身為“兩會”代表的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在議案中指出,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施醫藥分業,醫藥商業市場的潛力將帶給醫藥行業較大的發展空間。
    但他的觀點卻并沒有得到一些制藥企業的認同。青州堯王制藥總經理、政協委員宗立成指出:“醫藥分家之后,等于給藥品流通增加了中間環節,企業回籠資金將更沒保障,這不利于醫藥產業發展。過去商業公司就常拖欠貨款,現在商業公司直接開口要求以后延緩3個月付款。”
    此外,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也組織“兩會”代表委員聯合提案建言流通領域改革。據了解,該提案的主要內容與商務部即將出臺的行業標準息息相關。提案指出,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現存的問題主要涉及國家政策的不協調,因此,醫藥流通行業的主管部門應積極促進部際協調,認真研究和客觀看待在新醫改過程中醫療機構、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的作用和運行成本,讓百姓、醫院和醫藥企業合理地分享各自利益。
行業秩序規范刻不容緩
    雖然宗立成針對“醫藥分家”的觀點比較激進,但他同時提及的拖欠貨款等經營問題卻是現實中無法回避的。在“兩會”代表和委員的提案中,對這一影響藥品流通行業正常秩序的現象給予了較多的關注。
    醫療機構在藥品購銷活動中處于強勢壟斷地位,其拖欠醫藥流通企業貨款的現象極為嚴重,這給藥品流通行業正常運行及健康發展造成了極大不利影響。雖然國家藥品招標辦法有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在60天內付清貨款,但因種種原因,這一規定根本無法執行。
    提案建議商務部應出臺相關政策,規定格式性合同條款,明確醫療機構的回款時間以及不按時回款的法律責任和處罰規則;同時,就醫療機構回款事項形成定期公告制度,公示醫療機構不按時履行合同的違約行為,建立醫療機構的誠信體系。
    另外,提案還建議應當大力整治目前活躍在醫藥流通領域的“醫藥居間人”現象。這些無證個體戶為了逃避稅收,洗出資金賄賂醫生開大處方,便利用倒賣稅票、掛靠經營等方式進行經營活動。這些行為嚴重沖擊了正規經營的企業,擾亂了有序的市場秩序。
期待維護市場公平性
    在商務部介入醫藥物流管理之后,很多企業都期望新的政策和標準能維護市場公平。
    一些省市地區已經開展的基本藥物招標中,商業企業配送的相關事宜就引發了許多爭議。一位組織聯合提案的協會人士告訴記者,2009年,醫藥物流企業在配送招標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在以前,配送有兩種模式,一是生產企業自己做,二是生產企業交給商業企業來完成。這兩種模式引發了很多爭議,但沒有得到協調解決。如此一來,地方就只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設計配送政策。顯然,地方制定的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針對上述現象,代表委員建議,首先應嚴厲打擊地方保護主義,對藥品流通企業實行地方保護,就不能形成全國的統一市場,也不可能提高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和行業的物流技術水平。其次,實行國有民營一視同仁的政策待遇。最后,應鼓勵支持現代醫藥物流企業。國家應盡快出臺現代醫藥物流企業認定標準,在產業政策上,針對采用現代醫藥物流的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如:土地政策、稅收政策等;同時,各省級政府在選定藥品配送商資格方面,應當給予采用現代物流的企業優先選取的政策,以促進行業技術水平的升級,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