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物流或將列入國家標準
2010-3-20 15: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實習記者 劉高巖
“據國家藥監局統計,我國醫藥企業共計1.3萬家,市場規模高達4700億元人民幣,如此巨大的市場份額,卻仍未有相關的商業醫藥標準進行有效的市場規范管理”。日前,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一位人士在談到商務部正著手制定醫藥商業企業市場準入及物流標準(下稱 “醫藥商業標準”)時透露,此標準預計將于本月出臺。
提升流通水平
根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2008年底統計,在4700億元市場份額中,行業前100強企業的銷售額占67%,行業前500強企業是85%。包含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和眾多企業,行業標準卻一直處于“模糊狀態”。
據了解,我國醫藥流通行業長期處于“多、小、散、亂”的發展格局,競爭力嚴重不足,“此次標準的出臺從小的方面說有助于藥品流通企業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從大的方面說有助于我國整個醫藥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談及該標準出臺的重要意義,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據相關人士介紹,未來醫藥流通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是隨著兼并重組的增多,醫藥流通將越來越集中,未來可能會出臺更多的政策以提高行業的集中度,規模效應也將逐漸體現;其次是醫藥流通行業的現代化,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將建立并進一步完善流通系統,促使網絡覆蓋面更大;第三是醫藥流通行業的規范化。隨著國家推進新GSP認證,未來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將逐漸規范,這樣有助于新醫改更加高效的推進。
面對這三大發展趨勢,郭凡禮指出,相關標準出臺將有助于規范市場。加強行業管理并提高集中度、減少中間環節、鼓勵企業自發兼并重組等將成為標準的重點內容。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就在此標準出臺前,商務部提前印發了《關于做好2010年藥品流通行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研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健全藥品流通體系;指導有規模、有實力的藥品零售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實行標準化統一配送,提高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而有消息稱,隨著商務部接管醫藥商業后,一系列的舉措還將陸續出臺。
涉及醫藥物流
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1.3萬家醫藥企業中藥品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流通企業不到500家,只約占全國藥品流通企業總數的3.7%。而在國外發達國家,醫藥商業流通企業只有幾十上百家。由此可見,我國現在醫藥商業流通的總體情況不容樂觀,這也是當前制定醫藥商業標準的一個重要原因。
郭凡禮表示,醫藥流通行業標準的明晰將使各部委及下屬部門的工作劃分更為清晰,有效規避以前各部委因為職能劃分不清晰而造成的尷尬局面。據相關人士透露,此次醫藥商業標準對于醫藥物流方面也將有所涉及,主要包括對我國醫藥物流的定義以及醫藥物流分級后的標準概括、起草醫藥物流、冷鏈物流相關技術標準等,同時可能會把當下作為輿論焦點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規范提進議題中去。郭凡禮也指出,如果未來第三方物流得以推進,可有效提高整個醫藥流通行業的效率。
在醫藥物流領域,一直大力倡導第三方物流。但在實際運作中,第三方物流總是不盡如人意,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此,郭凡禮稱,這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觀念仍然落后。二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如缺乏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信息缺乏相互鏈接和共享;缺乏專業的物流管理技術、硬件和軟件設施等。三是對醫藥服務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對醫藥行業的認識也存在不足。
基于此,第三方物流要想在巨大的市場份額中分得“一杯羹”,全面提升服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