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期貨離貿易商越來越遠
2010-3-14 20: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蘭格鋼鐵新聞中心饒威祥田國寶
本周,上期所螺紋鋼主力合約逐漸由5月份向10月份移位,截止到3月5日,成交量方面10月份是5月份的4倍左右,持倉量方面10月份與5月份基本持平,而中間4個月的持倉量加起來不到15萬手。
作為鋼材市場重要定價參考依據之一,主力合約呈現如此大幅度的跳躍意味著什么?眾多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期貨金融屬性進一步增強的具體表現。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葛昕指出,主力合約之所以出現大幅度的跳躍,雖然有其行業特殊性,但主要原因是為了避開現貨市場行情對期貨的影響。“期貨與電子盤不同,電子盤的參與群體主要是貿易商,反映的行情比較接近現貨市場,能真正反應現貨行情。但是期貨不同,其參與群體主要以金融資本為主,目前期貨參與群體以金融資本為主,而鋼鐵行業本身正日益被投機資本擠兌,期貨市場并不能真正的反映鋼材市場的現狀,期貨正在逐漸遠離鋼材現貨市場,遠離貿易商。”
蘭格鋼鐵電子交易市場分析師劉宇告訴記者:“鋼材市場向來有‘紅五月’、‘金九銀十’的說法,但目前是3月份剛開始,主力合約就跳到10月份,7個月后的行情走勢誰能預測到?這也說明目前期貨市場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賭博性。之所以跳躍性這么大,也是為了甩開中間月份的實盤壓力,這是由期貨的投機性決定的。主力合約從5月份一下跳到10月份,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期貨市場金融屬性進一步增強,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把現貨貿易商排擠出期貨體系之外,減少現貨行情對期貨帶來的市場風險。”
“主力合約跳躍移位不僅僅是因為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改變,資本力量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期貨分析師陳冠達認為,由于中間月份市場需求旺盛,金融資本發揮力量的空間較小,而移至10月份,一方面可以避開現貨交易高峰期,投機資本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而10份又是“金九銀十”的月份,比較適合炒作;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避開貿易商以及鋼材行情對投機資本的干預力度。
神華期貨分析師張永利告訴記者:“期貨之所以把主力合約移至10月份就是其投機屬性的一種體現,這樣可以避開目前天量庫存對走勢的影響,和目前市場供需聯系就比較小了,不會因為目前現貨價格的波動而受到影響,另外一方面,受市場供需影響小了,那么和政策、金融的聯系就緊密了,投機資本更容易操盤,這也是投機資本最樂意看到的結局,這樣的話,他們受現貨市場波動影響的風險會大大降低。”
對于螺紋鋼主力合約直接跳至10月份,業界當然也不乏“正常”一說。永安期貨分析師王翼就認為:“這就是一種正常移位,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為了交割上的需要,另一方面10月份一般都是行情上行的月份,有利于操作。”
盡管對鋼材期貨主力合約多級跳的原因說法不一,但是對鋼企和貿易商回歸電子盤出奇的一致。
“將來那些做期貨的鋼企和貿易商還是要回歸電子盤,因為他們參與期貨市場已經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了。”王翼如此建議貿易商:“因為電子盤相對和現貨聯系的更為緊密,據我了解,目前國內幾大鋼材電子交易參與群體大多以貿易商為主,這更能真實反應市場的現狀,也方便貿易商操作現貨,形成現貨和電子盤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形勢。”
鋼材期貨自2009年3月份上市以來,眾多的業內人士本以為現貨市場定價有了一定依據,但是據最近幾個月以來的走勢來看,業內人士的希望或許正在變得渺茫,螺紋主力合約呈現三級跳、甚至更多級跳的走勢更是讓眾多的貿易商大跌眼鏡。
看來,鋼貿商回歸電子盤和現貨交易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