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廠推漲背后的鋼市現狀

2010-3-14 20: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西本新干線特邀撰稿人 一家之言
    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數據顯示,春節后第一周(2月22日~2月26日)滬市建筑鋼價試探性小幅度上揚后即出現疲軟,部分報價開始下探,截至2月26日西本鋼材指數勉強維持在3720一線。在此期間,全國主要建筑鋼材市場價格運行繼續分化,截至2月26日,華南區域廣州市場螺紋鋼代表品種規格價格報在3870元/噸,較節前下跌10元/噸;華北區域北京市場螺紋鋼代表品種價格報在3800元/噸一線,較節前上漲50元/噸。
    如果說華東、華南區域市場建筑鋼材價格節后的表現,總體還是順應市場供需基本面狀況作出的正常反應,那么面對華北市場的開局強勢,自然是要在隨后著重關注分析一下。在此之前,還是一起進入本期庫存數據分析。
螺紋鋼庫存總量分析
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數據顯示,2009年2月26日,上海市場主要倉庫HRB335牌號Φ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6142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2月19日增倉24400噸,增倉幅度4.14%;同期,主要倉庫HRB400牌號Φ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3525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2月19日增倉9200噸,增倉幅度2.68%。綜合數據,本期滬上螺紋鋼總體增倉33600噸,總體增倉幅度為3.6%。西本新干線監控數據顯示,滬市螺紋鋼連續14周保持增倉。
分規格庫存量分析
從具體規格結構來看:(如下表一)
    截至2月26日,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監控數據顯示,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中增加的規格是:HRB335牌號螺紋鋼 Φ16mm、22mm、12mm、20mm、18mm和28mm規格,增倉幅度分別為8000噸、7800噸、6000噸、4100噸、3000噸和1400噸;HRB400牌號螺紋鋼Φ25mm增倉7000噸、Φ22mm增倉2700噸、Φ16mm增倉1300噸、20mm增倉1000噸、Φ10mm增倉600噸。
    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中減少的規格是:HRB335牌號螺紋鋼Φ32mm、14mm,減倉幅度分別為2000噸和900噸;HRB400牌號螺紋鋼Φ12mm減倉1300噸、Φ32mm減倉 800噸、22mm減倉 800噸、Φ14mm減倉300噸、Φ18mm減倉200噸。
    綜合本期庫存數據來看,西本新干線首席評論員分析認為,對照各規格最新庫存數據變化來看,變化趨緩的跡象十分明顯。從主要大規格例如Φ25mm螺紋鋼資源存量變化來看,根據歷史同期、同狀況數據分析來看,接下來庫存增量有限已基本成為后期的運行趨勢。
分產地類別存量分析
另從綜合產地結構方面看,截至2010年2月26日,上海市場螺紋鋼資源庫存量主導產地前十二位排名如下:
    從西本新干線總結的產地數據來看,本期庫存數據中總量超過萬噸的產地數量增加至25家,超萬噸產地庫存累計793000噸,較上期增加約50000噸(上期24家過萬噸產地累計742000噸),另有12個產地資源庫存量超過5000噸,累計90000噸(上期12家產地累計92000噸)。對比來看,本期庫存數據中超過5000噸的產地數量為37個,總庫存量883000噸(上期36家過5000噸產地累計庫存量834000噸)。
    上述統計范圍中,屬于華東本地資源庫存規模為46萬噸(上期數據為45萬噸),來自東北、華北區域產地的資源庫存規模為21.5萬噸(上期數據為20萬噸),來自山東區域產地庫存資源總量17.5萬噸(上期數據為15.8萬噸)。
    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市建筑鋼材庫存資源產地來源統計數據顯示,上期庫存數據增速明顯放緩,這其中華東本區域(江蘇、安徽等地)鋼廠增量有限是主要因素,而縱觀華北、東北區域鋼廠以及山東區域鋼廠,抵滬資源量較春節期間還要增多,筆者就此請教了西本新干線首席評論員,他給出的意見是,庫存增倉接近尾聲,類似資源增倉應與到貨周期有關,換言之也就是這一部分資源也屬于春節期間發往滬市的。結合產地數據來看,庫存接近頂峰的趨勢或更明朗。
總結分析
    西本新干線綜合庫存監測數據顯示:滬市螺紋鋼庫存量繼續增倉至966700噸,盤螺庫存量約為47000噸,線材庫存量約為153000噸。綜合來看,本期滬市建筑鋼材庫存總規模約為117萬噸。
    就本期西本新干線監控的庫存數據變化情況,結合當前建筑鋼材市場運行趨勢,西本新干線首席評論員認為,市場總體運行壓力明顯,市場價格階段性選擇弱勢運行或不可避免。
    承接開篇的話題,在建筑鋼材市場冬儲開始之初,華東區域市場價適中,華南區域價格居高不下,對比主要建筑鋼材生產廠家狀況來看,上述區域較華北、東北更為廣闊的市場需求,都在客觀上分擔了華北市場壓力。從華東、華南區域市場節后庫存儲備數據來看,這種分擔是直接而有力的。這樣的分擔,使得華北、東北區域在本地終端需求有效啟動前,承載的庫存壓力降到了極點。
    另一方面,華北、東北區域生產廠家整合,該區域生產廠家對于市場價格的把控能力,或將在這個春天鮮活地表現一把。在華東區域鋼廠一再選擇靜默觀望的情況下,華北區域鋼廠春節后便開始火燒火燎地開始了“啟動儀式”,例如某廠出廠價格上調100元/噸,或者更甚。
    類似的調整也在此前得到了半官方、權威人士的贊同,認為這是市場行為,鋼廠自己要虧本了,成本要增加了,漲價無可厚非。
    對于此,撰稿人個人自認為不能茍同。首先是鋼鐵生產企業從來都是利潤源頭的實質控制方,以鋼廠出廠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對比來看,出廠價格基本上是一年366天、全國200%行政區域高于市場價格,“價格倒掛”現象之普遍,超出了所有人能夠想像的地步。
    按照此前市場運行的一貫邏輯,鋼廠與流通代理商簽訂代理協議后,可以肆意修改與代理商之間的合作協議,可以增加其代理量、也可以削減其代理量,可以任意上調結算價格,并冠以“按市場實際運行調整”之類的說法。類似的做法,使得鋼鐵生產企業養成了“并不在意原材料成本有多高、自身效率有多低的惡習”,因為成本總是能夠轉嫁出去的。
    而類似的做法在客觀上也造成了國內鋼鐵企業在生產計劃上的盲目,不管需求強弱,不論需求實際變化,鋼廠自管生產,這從客觀上造成了國內鋼鐵產能無序增長,也從客觀上造成了我們自身需求龐大且雜亂無章,造成了鋼鐵產業大而不精,大而不強。
    更為嚴重的是,鋼鐵產業類似的市場格局下,生產企業主要精力并不能擺在鉆研高精尖鋼鐵產品研發問題上,而是花大力氣關注鋼材產品銷售,緊緊抓住鋼材產品銷售利益不松手。無論放到哪一種經濟體制環境下,類似的關注重點誤差,毫無疑問會造成“社會化分工”不明確,會造成本末倒置,會形成混亂不堪的產業格局,國內鋼鐵產業現狀,已經很好地對這種分工不明的產業格局造成的惡果給出了詮釋。
    似乎是激動了一點,駁斥某些觀點筆墨過重,回到我們的微觀市場。以市場現階段庫存狀態來看,接下來的農歷二月開始后的市場消費能否有效啟動,將是市場運行方向關鍵中的關鍵。真實需求若能強勢啟動,市場會迎來一輪熱啟動,若真實需求無望,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給出的3月份預警“先抑后揚”,或將如約而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