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展望“蘭北新區”未來蘭州發展增長極
2010-2-3 11: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針對城市建設用地不足、發展空間狹小、產業分布不合理等問題,國家相繼批準了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鄭州鄭東、沈北新區四個新區,給予一定優惠政策,進行新的城市發展嘗試。從各個新區發展實踐看,新區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帶動老城區發展、拉動區域經濟全面振興、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均衡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目前,西北地區尚沒有新區布局。
受地理條件限制,蘭州中心城區功能過度集中,人口、交通和環境壓力不斷加大,建設用地緊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的主要因素。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市提出以秦王川盆地、北山移山造地區和榆中盆地為依托,設立蘭北新區,在新區進行以新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建設為核心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以充分發揮蘭州對黃河中上游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西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年的市“兩會”期間,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市發改委及蘭北新區涉及開發區域永登縣、安寧區、城關區和榆中縣的主要負責同志。這個誕生近半年的大思路、大設想,在他們的行動中,正與我們漸行漸近,在他們的描繪中,撐起蘭州城市空間的“北城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體制機制創新 高效建設一區多園
市長助理、市發改委主任、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陶軍鋒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根據蘭州典型河谷城市的地形地貌特點,我市城市空間拓展宜采取近地域與跳躍式相結合的模式,因此,蘭北新區實行一區多園的建設思路。規劃中的蘭北新區包括由秦王川盆地、北山移山造地區和榆中盆地三部分組成。
作為未來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蘭北新區建設,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在完成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正在著手制定新區概念性規劃。規劃中的蘭北新區將以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設為核心,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和綜合配套改革,努力將蘭北新區建設為新型工業化的試驗區、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區、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生態良好的宜居區。
新型工業化的試驗區——立足蘭北新區,促進蘭州老工業基地的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以新型工業化建設為抓手,是我市經濟完成新的跨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區——規劃中的蘭北新區試圖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新型城市化示范:一是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區域空間一體化;二是整合優勢資源和產業,推進產業發展布局一體化;三是完善城鎮體系,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四是培育要素市場,推進市場建設一體化;五是強化節能減排和資源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體化;六是堅持協調發展,推進社會事業一體化。
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新區將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建設為核心,在土地管理、財稅體制、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城鄉規劃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
生態良好的宜居區——蘭北新區建設將通過科學規劃,促進產業集聚和城市空間布局的優化,通過生態治理和環境整治,營造生態良好的宜居區,改善區域人居環境。
陶軍鋒對記者說,作為蘭州市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近年來市、縣區政府在三個區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為蘭北新區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下一步的重點是,做好蘭北新區的策劃、規劃等各項前期準備和報批工作,加大與國家部委的銜接匯報,積極爭取國家批準新區設立。
就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蘭北新區構想后,幾個縣區緊緊盯住這一歷史性機遇,以超前的眼光和扎實的行動,積極參與到了“蘭北新區”的建設行列。
造地 造企 造城 新城區多舉措加緊對接
作為安寧區委書記、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嚴志堅代表在接受采訪時說,“蘭北新區”建設是一個大思路、大設想。它不僅涉及范圍比較大,而且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既包括土地開發利用,也包括小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市委、市政府“蘭北新區”戰略提出以后,安寧區便積極啟動實施了更大范圍、更高層面的“造地、造企、造城”工程——30平方公里沙中工業園項目。工程項目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計劃總投資45億元,用5年左右時間移山造地30000畝,主要實施和完成土地平整、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實現開發土地“七通一平”,達到倉儲用地和一類、二類工業用地標準。目前已平整土地4000余畝,有效緩解了土地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了園區布局和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拉開了“蘭北新區”安寧區域開發建設的序幕。
嚴志堅說,下一步,安寧區將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緊緊圍繞“全域統籌,率先發展,打造蘭州現代都市核心區、新興產業聚集區和生態人文宜居區”的總體目標和“強化一個主導,實施五大戰略,推進三大工程,實現六個突破”的工作思路,積極融入“蘭北新區”建設,對接政策、對接產業、對接項目,最終實現安寧區與“蘭北新區”同步建設、同步發展。
對接政策,就是積極順應省市“蘭白經濟圈”發展戰略和“蘭北新區”新戰略,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加快與周邊縣區建立區域協調機制和經濟合作發展機制,爭取將更多的區域以國家級經濟區政策進行全覆蓋,聯動開發,整體推進,實現政策的有效共享和全覆蓋。
對接產業,就是依托蘭渝鐵路編組站建設的有利時機和沙井驛園區日漸完備的工業基礎,圍繞“蘭北新區”產業布局,在沙井驛地區和沙中工業園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倉儲物流、家居建材、機械設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重點建設好總投資140億元,總占地5000畝的蘭州金屬建材物流園、現代汽車物流園、國際家居物流園和甘肅圖書物流園等大型物流項目,將安寧打造成為蘭州西部生產資料物流集散中心。
對接項目,就是緊緊抓住國際、國內投資“西進北上”、產業投資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有利時機,主動承接沿海產業擴張,積極開展服務外包,重點引進現代物流、高新技術、財團總部等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資源能耗低、財稅貢獻大的“高、大、強、優”項目,使“大投入”快速轉化為“大產出”。大項目、好項目,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增強后勁。
東擴第一平臺 榆中積極融入“大蘭州”格局
在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結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市人大代表、榆中縣委書記胥波向記者講起了“蘭北新區”框架下的“榆中進行曲”。
他說,《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貫徹落實省委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推進“蘭白都市經濟圈”和“蘭北新區”建設,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榆中作為蘭北新區的三大組團之一,這既凸顯了榆中在“中心帶動”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對榆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既是我們加快東城區建設的壓力和動力,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落實好這一要求,關鍵是要緊緊圍繞推進科學發展這個主題,把握當前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條件,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積極主動地把東城區建設融入“大蘭州”發展格局之中。
榆中縣是蘭州的“東大門”,是蘭州實施東擴戰略的首選區域,也是“蘭北新區”開發的重點地帶。這一地帶便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榆中盆地”,即榆中縣中部川塬地區,包括和平盆地、定遠至連搭盆地、縣城至夏官營盆地以及宛川河中下游谷底。自被市委、市政府確定蘭州市“東城區”,再而提出“蘭北新區”構想后,榆中城鄉規劃已完成了“三城五鎮、三鄉十二村”的建設總體規劃和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
這其中包括《榆中盆地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約43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榆中盆地處于蘭州都市圈近域圈層的 “星形”區域,是蘭州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盆地規劃分為六大功能分區,分別為依托興隆山和縣城地區的文化人居旅游產業區,依托城關鎮和三角城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區,依托和平地區的新材料研發產業區,依托定遠、連搭地區的加工倉儲物流產業區,依托金崖、來紫堡地區的鋼鐵化工產業區,依托夏官營地區的高新科技產業區。
緊鄰蘭州市區的和平鎮是蘭州東擴的第一平臺,至目前,這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鎮已先后投資8527萬元,建成了“三縱三橫”6條城市主干道,并配套了雨水、污水、供水、供熱等管網;投資2800萬元建成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威立雅水務已開始向和平鎮供水;建成大型集中聯片供熱站一座,實現了與蘭州集中聯片供熱;與蘭州市區開通了公交車線路。
首善之區五管齊下 河北區域醞釀華麗轉身
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1958年辟為公園,經過多年綠化,樹高林密,曲徑通幽,與山下的中山橋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游的必去之地。目前,城關區正在開展白塔山基礎設施改造的前期工作,擬投資對現有古建筑進行維修,并修建新的旅游景點。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城關區區委書記金祥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只是城關區在蘭北新區框架內系統項目開發中實施的一個項目,加上正在推進的廟灘子整體改造、甘肅會展中心、九州生態園和青白石白道坪項目,城關區正在“五管齊下”、組團拓展,以往與黃河南岸地區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的河北地區,正醞釀著以嶄新的、高檔次、現代化面貌示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廟灘子地區歷史上曾是蘭州市區黃河以北人流、物流集散中心,曾是著名的“水旱碼頭”,一派“茶馬互市”的繁榮景象。但目前廟灘子地區受城鄉交接點地理和交通等條件的限制,經濟社會發展逐漸滯后,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滯后,存在許多影響社會進步與社會發展的不利條件。
由利嘉集團開發建設的廟灘子整體改造項目立足打造蘭州乃至全國棚戶區(危舊房)整體改造的成功典范,力求把廟灘子地區建設成為“顯山露水透綠,清新淡雅靚麗,節地節能宜居” 的高品質住宅小區和集居住、商業、旅游、文化、休閑、辦公等為一體的“城市商業次中心”。金祥明說,廟灘子項目的實施既不等同于普通項目的開發建設,也不等同于一般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這是城關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連片舊城區改造項目、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最大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最時尚的新社區建設項目,將成為蘭北新區的一大亮點。
此外,從地處濱河北路北側的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一線傳來的消息,目前,會展中心外墻面保溫板完成,石材幕墻完成,玻璃幕墻完成95%,室內消防、空調、上下水等完成85%,金屬屋面面板安裝完成;大劇院兼會議中心4層主體完成;五星級酒店副樓地下室頂板完成;能源中心全面交付鍋爐、電氣、空調專業安裝。
按照概念性規劃方案,九州生態園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140畝左右,主要建設內容為公益性與經營性相兼的大型兒童公園(包括兒童樂園、少兒活動社會實踐基地),建成以休閑、度假、健身為題材,包括餐飲、旅游、娛樂為一體適應社會各階層的社會化綜合性體育公園。
青白石白道坪項目占地面積8680畝,項目總體策劃空間布局為“一心兩軸五園五區”,計劃分三期進行建設,預計總投資150億元,目前已委托國內著名策劃公司——北京王志綱工作室完成總體策劃和概念性規劃。
綜合開發節節突破 秦王川灌區生機無限
隆冬時節的秦王川,綜合開發的熱浪持續升騰,廣袤的大地上散發著無限的發展生機。作為“蘭北新區”一個重要的組團,秦王川以其廣闊的發展空間、獨有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成為新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市人大代表、永登縣委書記李彥龍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空港產業基地開發建設取得新的進展,投資260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投資3.2億元的甘肅天泰集團農用車生產項目動工建設。空港文明窗口“百里千戶”村莊整治活動圓滿完成,共投資1500萬元,以中川鎮區為中心,完成了中川機場出入口沿街商鋪和高速公路兩側村莊美化,使空港通道沿線面貌煥然一新。
李彥龍對記者說,按照我市“打好以秦王川綜合開發為重點的蘭北新區建設戰役”的總體要求,我們將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實的作風,全力推進秦王川綜合開發建設,力求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加強基礎建設,創新集中投入、集約開發的路子,以中川鎮區為核心,率先打造5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新城區,年內重點組建開發經營公司,啟動實施商貿核心區內給排水、供電、供氣、通信等配套管網和主干道路綠化項目。加快構建秦王川對外大交通網絡,重點配合省、市建設蘭州—中川—張掖城際鐵路,爭取協調開通高速公路樹屏出入口;抓緊規劃建設空港—蘭州、空港—白銀快速通道。
強化項目支撐,農業項目上,重點實施“千萬項目”推進工程,即在提高5個千畝示范點檔次和水平的同時,重點建設5000畝枸杞生產基地,實施3000畝生態濕地治理項目,累計改建水塘1000座以上;建成50萬只蛋雞生產基地,建設5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推廣萬畝露地蔬菜,發展萬畝優質洋芋,建設1.45萬畝生態防護林,設施農業面積達到萬畝以上;積極爭取石門溝水庫開工建設。工業項目上,全力爭取落實蘭州市“出城入園”優惠政策,對入園項目進一步搞好協調服務,支持吉利公司擴能改造項目,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力促大成綠色鍍膜、高壓閥門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確保甘肅天泰農業機械裝備生產項目建成投產,爭取蘭州獸研所生物制藥、太陽能等項目盡快落地;以吉利配套、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為主攻方向,千方百計引進更多大項目、好項目入駐,努力把秦王川培育成全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蘭北新區建設的號角中,秦王川引大灌區在省、市黨委、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正在崛起一座現代化的衛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