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醫藥物流有望“破繭”

2010-2-27 19: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8月18日下發的《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指出:“2009年,每個省(區、市)在30%的政府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包括實行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實現零差率銷售。” 
  新醫改中的基本藥物配送招標對醫藥企業的物流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不少省份如河南、江蘇等地的基本藥物配送試點招標中也已提出了現代物流的若干要素,如倉庫面積、RF終端數量、車輛數量等都作為評分項目。 
  “圈地運動”盛行 
  在配送權的誘惑下,醫藥物流中心建設熱潮再次掀起。 
  意見甫出,國內最大的醫藥商業企業國藥集團即投入巨資在中部數省建立物流中心。2009年8月,國藥控股的湖北物流中心在武漢開工興建,投資額計1.5億元;一個月之后,其又在湖南長沙興建國藥控股長沙物流中心,計劃分兩期投資1.5億元。 
  排名第二的上藥集團同樣不甘示弱,2010年1月19日,上海醫藥(14.73,0.00,0.00%)宣布與亞洲最大的工業及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與服務商普洛斯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全國排名第三的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集團,也于2009年12月18日宣布斥資3億元在上海投建物流中心。 
  2009年曾經參觀過60余座在建的物流中心的張凌輝,是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中心特約物流專家。 
  感受到醫藥物流建設熱情的同時,張凌輝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隨著新醫改的擴張,農村醫療市場的開發,醫藥市場還將繼續擴大。從醫藥市場和政策引導角度講,醫藥物流中心建設還不夠熱。不過他提醒,“國內大量醫藥商業企業年銷售額在7億以下,這些企業動輒建設數萬平米的醫藥物流中心,規模跟具體企業規模比,確實有些超標。” 
  掌控終端銷售渠道成為醫藥商業企業贏得配送權的另一個殺手锏。 
  2009年9月中旬,九州通集團受讓武漢健民(14.93,-0.58,-3.74%)持有的山東藥山51%股權。2009年12月初,上海醫藥對河南商丘市新先鋒藥業進行重組。12月16日,國藥控股宣布國控山東戰略定位于山東省醫藥流通第一品牌。2009年年底,河南圣光集團在10天內完成了對6家醫藥公司的收購。 
  業界公認的是,根據新醫改的指導精神,政府扶持醫藥商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圖非常明顯。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曾經表示,無論是從應對國際競爭還是從發展藥品統一配送、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藥價來看,都需要通過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集中度;而且不能依靠行政力量強行推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鼓勵企業自發兼并重組。 
  打造“敲門磚” 
  迄今為止,大多數省份30%的試點區還沒有完全鋪開,而基本藥物只占總藥品市場的20% 左右。不過,在嗅覺靈敏的巨頭們看來,更重要的是基本藥物配送權背后的金礦。 
  “基本藥物屬于價廉物美的常見醫藥品種,與九州通目前低價、快速配送的經營模式非常匹配。”北京九州通行政副總陳燕武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九州通有望通過基本藥物配送,逐步進入占據我國全部藥品消費80%以上的醫院市場。 
  陳燕武說,在新醫改之前,社區醫院、農村市場即為九州通的市場份額之一。拿到基本藥物配送權后,九州可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奠定在流通領域的地位,在跟廠家爭取高端醫藥品種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有此想法的不止九州通。消息顯示,越來越多的醫藥商業企業希望利用配送權優勢,整合當地具有銷售網絡優勢的中小批發商,奠定區域競爭力,獲取規模效應實現外延式增長。 
  更讓陳燕武滿懷信心的是,在201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要求2010年各地政府必須在不少于60%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的二、三級醫院也要啟動基本藥物實施工作的政策。 
  黎明將現 
  仔細觀察便會察覺,讓醫藥商業企業向往的金燦燦的未來,或許很難在2010年實現。 
  在物流具體運作上,醫藥流通領域尚存在諸多難題。北京九州通物流管理部部長龔胤告訴本報記者,他最頭痛的是車輛問題,比如北京市的限行、通行證方面的限制。據本報記者了解,城市配送為物流領域的一個難題,至今尚未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2008年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版GSP征求意見稿,但時至今日,新版GSP文件遲遲沒有出臺。 
  “2010年出臺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有幾個難關需要跨過,第一,商務部亦開始參與醫藥物流標準,多頭參與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二,GSP本身為規范性、管理性的監管文件,醫藥物流標準則屬于標準性的東西,兩者內容本身有一定的距離。第三,中國醫藥(25.04,0.23,0.93%)企業情況各不一樣,用統一的標準去建設,本身值得商榷。”張凌輝說。 
  同時,即使醫藥商業企業拿到配送權,“2010年的基本藥物招標,大部分省份都是試點,市場有限。2013年之后才會顯現出規模效益。”張凌輝分析。 
  此外有業內人士擔憂,配送權方面,眼下實行的是以省為單位集中招標、統一配送的模式,在未來,如果國家的宏觀調控不能合理地解決國家和地方間的利益劃分,僅靠市場之手進行調節,那么,必然會出現不允許外地企業配送、政策設計傾向于區域企業、以保護當地稅收為主的區域保護性政策安排。 
  按照陳燕武的估計,“2010年,醫藥物流大的格局會初步形成,是大洗牌之前的黎明。”張凌輝則相信,現代醫藥物流產業將在2010年進入蓬勃發展的拐點。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