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天津“華明模式”三區聯動破解農村城市化難題

2010-2-2 0: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機場出口旁,濱海新區空港物流區對面,坐落著一座現代化的新城鎮——東麗區華明示范小城鎮,這里居住著華明街原12個村的4萬多人。走進華明,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生態新城畫卷:錯落有致的樓房,寬闊干凈的馬路,富有文化氣息的公園、廣場。 
    近年來,天津創新農村城市化模式,在東麗區華明街探索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為龍頭,推進農村居住社區、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三區”統籌聯動發展,打造擁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金”農民,有效破解了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資金和出路三大難題,走出一條加快大城市近郊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新路子。 
    華明街黨委書記張長河告訴記者,“宅基地換房”就是堅持承包責任制不變、可耕種土地不減、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農民用宅基地不花一分錢即可按規定標準換取小城鎮中一套住宅,而農民原有宅基地統一組織整理復耕,實現了土地的高效集約利用。 
    據了解,華明街12個村原有宅基地12071畝,新建小城鎮農民住宅區占地3476畝,宅基地全部復耕后扣除小城鎮中農民住宅區以及商務區、產業園區、市場出讓土地后,仍節余3600余畝,而預留經營開發用地的出讓收益,完全可平衡農民還遷住宅和公共設施建設所需40億元資金,有效解決了土地和資金難題。 
    從華明示范小城鎮開始建設以來的近四年時間里,記者曾數次實地采訪,目睹了昔日散亂的村落聚合成現代化小城鎮的過程。目前,在這里,銀行、學校、醫院、圖書室、超市、健身廣場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人均居住面積超過30平方米,綠化面積超過45%。 
    “作為一個農民,做夢都沒想到,也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住在華明示范鎮的鄒玉起說,他的新家有100多平方米,寬敞又明亮,小區環境優美,家家都有太陽能、地熱,集中供熱更暖和,管道天然氣一擰開關就能用,而且現在的樓房比以前的平房值錢多了。
 “安居”還要“樂業、有保障”。隨著農民陸續遷入示范鎮,華明街將保證農民“有出路、住得起、過得好”作為重中之重,實行訂單式培訓和物業、保安等崗位安置,大力發展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目前華明工業園已吸引36個生產型項目入駐,投資總額達100億元,利用已完成復墾的2100畝土地建成了現代化的農業示范園區,保證有就業能力和需求的農民基本全部就業,增加農民的“薪金”收入。 
    同時,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加農民“股金”收入;對失地農戶另外給予每人15平方米的經營性用房,增加他們的“租金”收入;建立健全農村低保、養老保險以及每月500元的退養補助等保障網,增加農民的“保障金”收入。 
    54歲的王汝東是華明街永和村一位普通農民。搬進示范鎮后,他被招進了濱海華明農業公司。從那時起,他把自家的地租給了別人,自己則每天坐著班車到蔬菜大棚上班,一心當起了農業產業工人。他說:“以前自己種玉米、棉花,玩命干一畝地收入也就幾百元,現在‘種大棚’,實行立體種植,一畝地收入都上萬了,活兒不累,我每天能掙80元錢,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為減輕村民居住成本,示范鎮從每年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再加上部分商業用房的收益1.2億元中拿出一部分,在物業、取暖等費用方面實行一系列降、減、免、補政策,如通過實行物業費用補貼,物業費每平方米只需交1毛錢,5年后不超過3毛錢。 
    東麗區區委書記張有會說:“住新房只是一個方面,我們要通過提供系列生活服務以及加強社會福利保障,大力推進城鄉統籌,使還遷農民切實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和福利。” 
    按照計劃,華明示范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到2014年將達到26000元,是2009年的2倍,全街居民“四金”覆蓋率達到90%以上。 
    作為農村城市化的創新實踐者,華明示范鎮項目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充分認可,入選2010年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有關人士認為,“華明模式”是我國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成功創新實踐,探索出一條加快大城市近郊農村城市化進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可推廣性。(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