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發展 成都劃13大產業功能區直指高端產業
2010-2-2 0: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重點旅游區
1 天府新城
2 金融總部商務區
3 東部新城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功能區
4 北部新城現代商貿綜合功能區
5 西部新城現代服務業綜合功能區
6 “198”生態及現代服務業綜合功能區
7 龍門山、龍泉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
8 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
9 新能源產業功能區
10 新材料產業功能區
11 石化產業功能區
12 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
13 國際鐵路物流樞紐功能區
在1月份的最后一天,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今年第四次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新出爐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規劃》,這是目前成都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編制完成的第一個相關規劃。
據悉,成都市委工作會提出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發展目標后,成都市規劃局牽頭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在“全域成都”規劃的基礎上,完成了全新的符合“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戰略目標的產業功能區布局規劃,劃定了4大總體功能區、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和19個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
依據“山水田林”生態本底 劃定四大總體功能區
“城市和產業發展應以市域生態本底為基礎和前提,根據成都市域不同區域資源稟賦,《規劃》進行了市域總體功能分區!睋幸巹澗志珠L張樵介紹,我市生態本底由“山、水、田、林”共同構成,“山”指龍門山、龍泉山,“水”指岷江水系、沱江水系,“田”指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優質農田,“林”指川西林盤。《規劃》以市域生態本底及現實條件為依據,在充分保護和尊重生態本底的基礎上,將市域劃分為兩帶生態及旅游發展區、優化型發展區、提升型發展區、擴展型發展區4大總體功能區,形成體現“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功能格局,這也是劃定產業功能區的依據。
兩帶生態及旅游發展區
龍門山、龍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態屏障,也是旅游產業的重點發展區。范圍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蒲江、雙流、龍泉驛、青白江和金堂的山區。
優化型發展區
是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調發展的區域。范圍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縣、溫江、崇州、大邑、邛崍和蒲江等以平原為主的地區。該區域是我市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和基本農田集中分布區,城鎮布局應注重顯山露水,充分體現“城在田中”。
提升型發展區
是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發展區域。范圍為中心城區,重點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城市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形成“園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擴展型發展區
是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協調發展的區域。范圍包括市域東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龍泉驛、雙流和新津以丘陵為主的地區。城鎮布局要在保護生態本底的基礎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時,在成都經濟區范圍內,規劃了成德綿、成資遂、成眉樂、成雅和成阿五個區域產業合作區,其中:成德綿合作區主要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合作為主;成資遂合作區主要以汽車制造、旅游產業合作為主;成眉樂合作區主要以新材料和石化下游產業合作為主;成雅、成阿合作區主要以旅游產業和現代農業合作為主。在區域合作基礎上形成產業功能合理分工、城鎮體系和基礎設施合理布局、生態環境充分協調的一體化格局。
確立成都區域產業發展定位 統籌發展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
《規劃》在總體功能分區的基礎上,根據發展戰略及戰略性產業功能,劃定了產業功能區。產業功能區分市管產業功能區和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
市管產業功能區是承載我市戰略性產業功能的主要功能區,由市級統籌發展和管理并單獨考核。按照戰略性重點產業功能,全市共劃定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規劃》初步確定了市管產業功能區的選址、范圍和定位。
天府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區: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含軟件)、生物醫藥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動漫游戲、文化旅游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商務中心區(CBD)。規劃范圍包括高新西區、高新南區及雙流縣成昆鐵路以東、貨運鐵路外繞線以北、成自瀘高速公路以西區域,涉及雙流縣華陽、西航港、中和、萬安、正興、興隆及公興部分區域,面積約237平方公里。
金融總部商務區:重點發展以金融業為主的金融總部商務區。規劃范圍北起繁雄大道及石勝路,南至孵化園北干道及外環路500米綠帶邊線,西連益州大道(站華路),東臨成仁快速路,涉及高新區站南組團部分區域及錦江區柳江片區部分區域,面積約5平方公里。
東部新城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和城市商業副中心。規劃范圍西至沙河,北至成渝高速五桂橋段及成洛路,東至繞城高速,南至老成渝路三環路內段及成龍路南側規劃建設用地,涉及成華區沙河堡片區、錦江區三圣片區及龍泉驛洪河、十陵部分區域,面積約41平方公里。
北部新城現代商貿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以國際商貿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和城市商業副中心。規劃范圍北至香城大道、西至成彭路及斑竹園鎮區西側,南至三環路,東至川陜路鳳凰山段及寶成鐵路,涉及成華區鳳凰山片區、新都區大豐、斑竹園部分區域以及金牛區天回部分區域,以“198”地區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總面積約64平方公里。
西部新城現代服務業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功能和城市商業副中心。規劃范圍西至楊柳河,南至規劃建設用地及老成溫路,東至三環路,北至成溫高速路及南熏大道,涉及青羊區光華新區、文家片區及溫江新城區,以“198”地區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
“198”生態及現代服務業綜合功能區:生態和旅游休閑功能,依托區內的建設用地,重點發展以文化創意、文博旅游、總部經濟為主的高端現代服務業。規劃范圍包括錦江、成華、金牛、青羊、武侯、高新外環路以內非城市建設用地區域以及龍泉驛、新都、郫縣、溫江、雙流伸入外環路以內非城市建設用地區域,面積約190平方公里。
龍門山、龍泉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該功能區由龍門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和龍泉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兩部分組成。其中,龍門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國際山地度假旅游產業;范圍包括市域西部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蒲江的龍門山區域,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該功能區向西北輻射大“九黃”旅游區,向西南輻射大康巴旅游區,向南輻射峨眉樂山旅游區。龍泉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休閑旅游產業;范圍包括雙流、龍泉驛、青白江和金堂的龍泉山區域,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該功能區向東輻射“兩湖一山”、向南輻射峨眉樂山旅游區。
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以整車研發和生產、關鍵零部件制造為主,配套發展汽車商貿、會展、娛樂等相關產業。功能區向東與資陽開展區域合作,建設以汽車配套產業為主的區域產業合作區。規劃范圍西至繞城高速路,東至東二路,南至成渝高速鐵路,北至成南高速路,涉及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龍泉驛區城區、西河、黃土、洛帶以及洪安部分區域,面積約161平方公里。
新能源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以太陽能、核能、風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規劃范圍包括雙流縣西航港街辦、黃甲、公興部分區域,面積約30平方公里。
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以硅材料、高性能纖維、稀土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向南與眉山開展區域合作,建設以新材料和石化下游產業為主的區域產業合作區。規劃范圍包括新津縣鄧雙、普興、金華部分區域,面積約33平方公里。
石化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以煉化一體為主的石化產業。規劃范圍包括石化基地及周邊配套設施,面積約8.4平方公里。
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該功能區由雙流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和規劃第二機場空港經濟功能區兩部分組成。其中,雙流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定位是以航空樞紐為主的綜合功能區,包括航空樞紐、航空物流和臨空經濟產業功能;規劃范圍包括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港物流園區、西航港街辦部分區域,面積約34平方公里。規劃第二機場空港經濟功能區定位是以臨空制造為主的產業功能區;第二機場初步選址在金堂縣龍泉山以東區域,功能區范圍待第二機場選址確定后另行規劃。
國際鐵路物流樞紐功能區:該功能區由青白江國際鐵路物流樞紐功能區和新津鐵路物流園區兩部分組成。其中,青白江國際鐵路物流樞紐功能區定位是以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鐵路散貨物流中心和大宗物資中轉中心為主的國際鐵路樞紐功能區,規劃范圍包括青白江大彎和城廂部分區域,面積約10平方公里。新津鐵路物流園區定位是以公鐵物流聯運為主的功能區,規劃范圍包括新津普興部分區域,面積約5平方公里。
差異化發展 布局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
《規劃》在我市工業集中發展區“一區一主業”產業定位的基礎上,按照我市重點產業功能,確定了各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19個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由市級重點考核,以區(市)縣為主體,自主配置資源、自主管理、自主發展。
錦江區:重點發展中央商業區(東區)、以傳媒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區、以工業設計為主的總部經濟區。
成華區:重點發展以數字音樂為重點的文化創意產業區、以裝備制造為主的總部經濟區。
金牛區:重點發展以綜合交通為主的總部經濟區、火車北站客運樞紐綜合功能區。
青羊區:重點發展中央商業區(西區)、航空產業基地、以文博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區。
武侯區:重點發展人民南路科技商務區、以輕工設計及電子信息服務為主的總部經濟區、城市商業物流配送中心。
新都區:重點發展機電裝備產業區、家具產業區、西部公路物流樞紐(北區)。
青白江區:重點發展冶金建材產業區、現代物流商貿產業區。
郫縣:重點發展電子電氣設備產業區、川菜產業基地、教育培訓基地、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
溫江區:重點發展國際醫療服務中心、通信及視聽設備產業區、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
雙流縣:重點發展國際體育賽事產業區、臨空經濟綜合功能區、以動漫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區。
龍泉驛區:重點發展西部農產品(果蔬)物流中心、西部公路物流樞紐(東區)。
金堂縣: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區,第二機場規劃確定后,設立以臨空制造為主的市管空港經濟功能區。
彭州市: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及農產品物流區、塑膠及服裝產業區。
都江堰市:重點發展聚源文化創意綜合功能區、健康食品產業區、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
崇州市:重點發展家具及皮革產業區、鄉村旅游區。
大邑縣:重點發展輕工產品與通用機械產業區、安仁文博旅游區。
邛崍市:重點發展農副食品加工及中成藥產業區、精細化工產業區。
蒲江縣:重點發展食品飲料產業區、印務包裝產業區。
新津縣:重點發展臨空經濟綜合功能區、水上運動休閑產業區、金融后臺中心。
相關解讀:
1、功能區產業選擇原則
市管產業功能區打破了現有的行政界線,一個市管產業功能區可能涵蓋幾個區(市)縣,而一個區(市)縣的行政區域范圍內,布局有1個乃至5個市管產業功能區;即使是19個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發展的產業也各不相同。《規劃》是依據什么來進行產業功能區分區的呢?布局上又是怎么考慮的呢?
據張樵介紹,功能區產業選擇有四大原則,即符合“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發展目標;符合“以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為核心、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強大的現代制造業和現代農業為基礎的市域現代產業體系”的產業導向,體現“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體現“西部第一、全國一流”;突出重點,體現差異化發展。
在布局原則上也同樣堅持了四個原則,即體現“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內涵要求;體現區域合作;符合“全域成都”規劃,與市域生態本底相協調;體現集中集約集群發展。
2、新規劃的“新”
這是成都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而編制完成的第一個相關規劃。與之前成都公布的系列新型產業發展規劃相比,這次規劃有沒有什么創新之處?
“新規劃是對過去規劃的深化和完善。”張樵說,產業功能區規劃是在過去全域成都規劃和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制定的,是對過去規劃的深化和完善,而不是揚棄。
新規劃有了一個更寬闊的視野,把成都放在了世界產業體系和世界城市體系這樣一個大的體系里面去審視,并最終確定成都的產業定位和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功能。
規劃著眼更長遠。以前的規劃時限最長也就是二十年,而新規劃把時間放長到了三十到五十年。為何要做如此長遠的考慮?就是為了避免產業定位、城市定位過于短期、過于局限。
新規劃的空間范圍更廣闊。以前規劃“全域成都”是在成都市域的12390平方公里范圍以內進行規劃,而新規劃把范圍放在了“成都經濟區”以及“成渝經濟區”這樣一個廣闊的空間里去安排、考慮產業布局以及城鎮體系的布局。
實現發展目標所確定的道路更科學。在充分分析國內外先進城市、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市的具體實際,跳出了傳統的梯次發展、漸進發展的路徑,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理念,在產業定位上直奔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
3、新規劃的亮點
新規劃亮點突出。第一,鮮明地提出了區域合作的產業發展規劃思路。(或者說:鮮明地提出了在區域合作基礎上形成產業發展布局的規劃思路。)第二,基于生態本底進行了總體功能分區,這是過去規劃所忽略的一個方面。在四大總體功能區的指導下,根據各個區域不同的資源稟賦、生態環境特征來選擇發展的產業和確定產業的布局,就不再像過去一樣,各個區域趨同發展。第三,按照“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的核心指導思想,把產業功能和城市功能充分結合起來進行統一規劃,這是第一次真正把產業規劃和城鎮規劃統一在一個規劃里面來統籌規劃。
4、《規劃》里提出,“市管產業功能區由市級統籌發展和管理并單獨考核。”請問如何考核?和現有考核機制有無不同之處?
張樵說,針對各市管產業功能區不同定位和產業發展,將確定新的考核指標體系。與以前“一套試題”考核所有對象不同,具體的考核辦法將根據各市管產業功能區發展特點具體制定,GDP和經濟指標將不再是考核的最終指標。我市將成立一個市一級的機構,對市管產業功能區進行統籌管理。
“今后,每一個功能區都要編制一個詳細、具體的建設規劃!睆堥员硎荆郧2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定位也進行了差異化,但是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機制來進行控制,在實際過程中往往趨同;現在提出新的功能區規劃,實際上也是為下一步轉變管理方式、管理體制、轉變發展方式奠定堅實的基礎。按照《規劃》所確定的產業定位,對每一個產業功能區依據規劃區設計考核指標,不再只考核GDP,通過這樣的考核機制促進差異化發展。
5、產業功能區規劃已經完成,接下來還將進行什么規劃?
成德綿、成資遂、成眉樂、成雅和成阿五個區域產業合作區都將落實區域合作規劃,接下來將分片完成。
同時,還要按照“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理念,對現有的規劃進行深化和完善,包括城市交通體系的完善規劃、實現“園在城中”的綠地系統規劃的完善,以及一些城市設計重要地區的規劃。在現代農村方面,已在全市范圍內選了若干示范片區,將著手編制這些示范片區的現代農村的規劃。 記者 王眉靈 張婷婷